越調鬥鵪鶉

作者:鄭廷玉 朝代:元代

越調鬥鵪鶉原文

他走樊城兀自紅顏。過昭關早成皓首。

只道他暮景蕭蕭。依還的雄威赳赳。

他本為楚國縈心。權借這吳兵應手。

現如今太宰嚭敢突前。孫武子為合後。

只待要投鞭兒截斷長江。探囊兒平吞了俺這夏口。

詩詞問答

問:越調鬥鵪鶉的作者是誰?答:鄭廷玉
問:越調鬥鵪鶉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越調鬥鵪鶉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元曲選 楚昭公 第二折

參考注釋

兀自

(1).逕自。《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見他宅舍鮮淨,便即兀自占著。”

(2).亦作“ 兀子 ”。還;仍然。《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你記得當時在月臺上賞月,把我許你,你兀自拜謝。你記得也不記得?”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誰知今日見伊,尚兀子鰥居獨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范進 正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髮,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著掌。” 王統照 《刀柄》:“ 周老頭 聽見主人高興的評判話後,卻兀自沒停手。”

紅顏

(1).指年輕人的紅潤臉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詩:“憶子初尉 永嘉 去,紅顏白面花映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約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紅顏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贈孟浩然》詩:“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宋 王安石 《客至當飲酒》詩之二:“自從紅顏時,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麗的容顏。 漢 傅毅 《舞賦》:“貌嫽妙以妖蠱兮,紅顏曄其揚華。” 南朝 陳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還閨中有望》:“倡人歌吹罷,對鏡覽紅顏。” 清 李漁 《玉搔頭·訊玉》:“青眼難逢,紅顏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貞 《客談庚戌事》詩:“紅顏宛轉馬蹄間,玉筯雙垂別 漢 關。” 清 吳偉業 《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昭關

地名。在 安徽省 含山縣 北, 小峴山 西。山勢險仄,因以為關。 春秋 時為 吳 楚 界地,往來要衝。 楚 人 伍子胥 奔 吳 ,曾經此道。 宋 紹興 中 張浚 嘗因山築城,以抗 金 兵。《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伍子胥 橐載而出 昭關 。”《水滸傳》第十一回:“ 昭關 伍相 憂煎, 曹公 赤壁 火連天。”

早成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謂年少功成名就。《三國志·蜀志·諸葛瞻傳》:“ 瞻 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南史·文學傳·杜之偉》:“﹝ 之偉 ﹞年十五,遍觀文史及儀禮故事,時輩稱其早成。” 唐 韓愈 《獨孤府君墓志銘》:“始微有知,則好學問;咨稟教飭,不煩提諭;月開日益,卓然早成。”《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大抵功名遲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達。”

皓首

白頭,指老年

垂髮服戎,功成皓首。——《後書書·呂強傳》

只道

只說;只以為。 宋 楊萬里 《秋雨嘆》詩:“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料那人爭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負。”《水滸傳》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避難。”

暮景

(1) 傍晚的景色

(2) 比喻人晚年時的景況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依還

依舊。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四折:“父母雙亡,遺下幾個使數和那宅舍莊田,依還的享用富貴不盡。” 沙汀 《丁跛公》:“於是在衙門口讀了幾張告示,他又依還轉到半邊茶鋪去。”

雄威

雄壯威風

赳赳

威武雄壯的樣子

雄赳赳,氣昂昂

縈心

牽掛心間。 唐 段成式 《閒中好》詞:“閒中好,塵務不縈心。” 明 俞弁 《逸老堂詩話》卷下:“ 天台 王古直 有《述懷》詩‘窮將入骨詩還拙,事不縈心夢亦清’之句, 李西涯 稱賞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將軍好生不忍,把好言安慰他,叫他休把閒事縈心,且自將息。” 夏承燾 《<天風閣學詞日記>前言》:“迨抗戰爆發,時局動盪。陸沉之懼,旦夕縈心!”

應手

(1) 隨手而就

應手奏效

(2) 〈方〉∶用著覺得順手,運用自如

應手貨

現如今

〈方〉∶現在,如今

現如今他已升至處長了

宰嚭

即 太宰嚭 。本名 伯嚭 ,系 春秋 時 楚 伯州犁 之孫。 楚 誅 伯州犁 , 伯嚭 奔 吳 , 吳 以為大夫,後任太宰,故稱 太宰嚭 。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於難分之中,而無取捨之恨者,使臧否區分,抑揚鹹允, 武丁 、 姬文 不獨治,而 傅説 、 呂尚 不永棄, 高莽 、 宰嚭 不得成其惡, 弘恭 、 石顯 無所容其偽矣。”

孫武

①孫武。亦稱“孫子”。春秋末期軍事家。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人。曾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見吳王,被吳王重用為將。與伍子胥一起共佐吳王實施破楚擊越,爾後爭奪中原之方略,使吳成為一隅之霸。其軍事思想豐富而深邃,並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所著《孫子兵法》是中國軍事學的奠基作。 ②孫武(1880-1939)。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北夏口(治今漢口)人。曾參加自立軍起義。後參加組織共進會,並加入同盟會。1911年聯合文學社準備起義,被舉為參謀長。湖北軍政府成立後,任軍務部長。1912年組織民社,擁護黎元洪。晚年退居京滬,不問政事。

合後

(1).後援或斷後掩護。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一折:“您三將統領各部下人馬為合後,前去 虎牢關 下,與 呂布 交戰。”《水滸傳》第五五回:“開路人兵,齊擔大斧;合後軍將,盡拈長槍。”

(2).軍職名,與“先鋒”相對。《前漢書平話》卷上:“ 灌嬰 為合後…… 樊噲 為前步先鋒。”《水滸傳》第七六回:“再説 童樞密 調撥軍兵,點差 睢州 兵馬都監 段鵬舉 為正先鋒…… 陳州 都監 吳秉彝 為正合後, 許州 都監 李明 為副合後。”《東周列國志》第 * 回:“﹝ 齊莊公 ﹞以 王孫揮 為大將, 申鮮虞 副之, 州綽 邢蒯 為先鋒, 晏氂 為合後……擇吉出師。”

待要

打算;想要。《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待要賞新荷,爭知疾愈么?”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楔子:“可待要隔斷 巫山 窈窕娘,怨女鰥男各自傷。” 清 李漁 《風箏誤·請兵》:“俺待要戰呵,殘兵羸將誰堪鬭?”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五:“他現在光想找貧僱農嘮嗑,待要不進屋,又已經來了。”

投鞭

(1).扔掉馬鞭。借謂下馬。《三國志·魏志·孫禮傳》:“帝獵於 大石山 ,虎趨乘輿, 禮 便投鞭下馬,欲奮劍斫虎。” 宋 王安石 《王村》詩:“攬轡聯貂帽,投鞭各酒巵。”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董如彪》:“ 葛封 棄鎗投鞭,涕泣叩馬而諫。”

(2).見“ 投鞭斷流 ”。

截斷

(1) 切斷

高溫的火焰能截斷鋼板

(2) 打斷;攔住

電話鈴聲截斷了他的話

(3) 隔斷

長江

中國第一大河,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長江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流入東海

探囊

(1).到袋中摸取。喻偷竊;剽竊。語出《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全寫則揭篋,傍采則探囊。”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詩書資破冢,法制困探囊。”參見“ 探囊胠篋 ”。

(2).喻事情輕而易舉。 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謂言大義小不義,取易卷席如探囊。” 清 王夫之 《讀通鑑論·桓帝》:“賣官之令行,則富者探囊而得。” 清 姚鼐 《戲贈宏夫兄》詩:“鬢華攬鏡增霜雪,胸智探囊有甲兵。”

(3).解囊相助。 宋 蘇軾 《西新橋》詩:“探囊賴故侯,寳錢出金閨。”

平吞

全吞;一口吞沒。 唐 章碣 《贈邊將》詩:“千千鐵騎擁塵紅,去去平吞萬里空。” 宋 蘇轍 《同子瞻泛汴泗明日復賦》詩:“平吞百澗暴,滅盡三洪惡。”《三國演義》第六五回:“關上 張飛 恨不得平吞 馬超 ,三五番皆被 玄德 當住。”

夏口

古地名,位於漢水下游入長江處,由於漢水自沔陽以下古稱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國吳置夏口督屯於江南,北築城於武漢市黃鵠山上,與夏口隔江相對

詩詞推薦

越調鬥鵪鶉原文_越調鬥鵪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