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泛臥遊書室原文
閒雲縷遠空,新水漲中沚。
幾餘弄桂舟,盎然風物美。
書室何必室,汲古探幽旨。
時或眺西山,臥遊足萬里。
魚知春欲跳,鷗為人驚起。
青青柳罥絲,嫣嫣桃孕蕊。
篷窗疏密欞,倏忽移電晷。
古人惜分陰,固知良有以。
詩詞問答
問:春日泛臥遊書室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春日泛臥遊書室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三
2. 平聲
參考注釋
雲縷
(1).像白雲一樣裊裊不絕的絲縷。 宋 高觀國 《隔浦蓮·七夕》詞:“柔情不盡,好似冰綃雲縷。”
(2).輕柔飄灑如雲的織物。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之二:“不御鉛華如國色,秖裁雲縷想仙裝。”
(3).繚繞的煙篆。 宋 陸游 《夢遊山寺焚香煮茗甚適既覺悵然》詩:“毫盞雪濤驅滯思,篆盤雲縷洗塵襟。”
(4).柔美的長髮。 宋 盧祖皋 《卜運算元》詞:“簟冷捲風漪,髻滑拋雲縷。”
(5).輕柔的雨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細雨滴殘秋,盼迢遙千里含愁,瀟瀟雲縷拋紅豆。”
新水
(1).新汲之水。《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 漢 鄭玄 註:“明齊,新水也。言以新水溲釀此酒也。”《藝文類聚》卷五引 晉 夏侯湛 《大暑賦》:“沃新水以達夕,振輕箑以終日。”
(2).春水。 唐 雍陶 《晴》詩:“新水亂侵青草路,殘陽猶傍緑楊村。”
中沚
濁中,小洲里。《詩·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毛 傳:“中沚,沚中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覿游女於水濱,燿神景於中沚。” 宋 晁補之 《題周廉彥所收李甲畫》詩之二:“戲鴨眠鳧滿中沚, 衡陽 無意更南飛。”
桂舟
用桂木造的船。《楚辭·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王逸 註:“猶乘桂木之船,沛然而行,。”後亦用作對舟船的美稱。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臨泛》:“時看清雀舫,遙逐桂舟迴。” 唐 楊炯 《青苔賦》:“桂舟橫兮蘭枻觸,浦漵邅迴兮心斷續。”
盎然
形容氣氛、趣味等濃厚的樣子
今日洞庭,詩意盎然。——《珍珠賦》
一路行來,有雨趣而無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興盎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春意盎然
風物
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風物長宜放眼量
書室
書齋,書房。 宋 蘇軾 《留題仙遊潭中興寺》詩:“獨攀書室窺巖竇,還訪仙姝款石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蔣清容 ﹞晚年命工繪像,歲修春蘭秋菊之薦,命子孫世世祀於書室。”《詩刊》1978年第1期:“ 武漢 關的鐘聲,每半小時奏一次《東方紅》,午夜過後,市聲沉寂,鐘聲悠揚,入我書室。”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汲古
謂鑽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於井。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歸愚識夷塗,汲古得脩綆。” 明 何景明 《水營墅治田圃種樹》詩:“汲古綴遺言,欣焉秉柔翰。”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司馬達甫》:“汲古不倦,常收藏 漢 銅印譜最多。”
探幽
(1).探索深奧的事理。《後漢書·陳寵傳》:“陛下探幽析微,允執其中,革百載之失,建永年之功。” 晉 潘尼 《釋奠頌》:“探幽窮賾,溫故知新。”
(2).探尋幽境。 五代 齊己 《送僧游龍門香山寺》詩:“君到 香山寺 ,探幽莫損神。” 清 喬萊 《湘口》詩:“探幽更向 愚溪 去,野性偏宜鷗鷺羣。”
時或
有時;偶爾
斷瓦殘垣中間時或露出焦黃的破布碎片。——《第二次考試》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臥遊
指欣賞山水畫、遊記、圖片等代替遊覽
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宋史·宗炳傳》
滿壁江山作臥遊。——倪瓚《顧仲贄見訪》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態度
他為人正直
為人正派
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為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其為人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為人迂訥。——《聊齋志異·促織》
(2) 與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為人
(3) 像貌特徵
為人潔白晰。——《樂府詩集·陌上桑》
驚起
因受驚嚇而突然動作
深夜突然聽到槍聲,大家都從床上驚起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篷窗
猶船窗。 宋 張元乾 《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作》詞:“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 清 文德翼 《池口阻風》詩:“伸腳篷窗西日移,打頭蘆渚北風吹。” 清 曹寅 《北行雜詩》之六:“日氣挾飛燕,篷窗晚食時。”
疏密
(1) 稀疏與稠密
疏密不勻的排列
(2) 疏遠與親密
不間疏密
(3) 鬆散與堅密
地有疏密,則不能無差忒。——沈括《夢溪筆談》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間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惜分陰
極言珍惜時間。《晉書·陶侃傳》:“ 大禹 聖人,乃惜寸陰;至眾人,當惜分陰。”參見“ 惜寸陰 ”。
有以
(1).猶有因。有道理;有規律。《詩·邶風·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史記·田儋列傳》:“﹝ 橫 ﹞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 高帝 。 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乎哉!’” 晉 潘岳 《西征賦》:“豈虛名之可立,良致霸其有以。” 唐 白居易 《黑龍飲渭賦》:“或隱或見,時行時止,順冬夏而無乖,應昏明而有以。”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武林》:“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 靈隱 後山毋乃是此山,亦復用此名,細考其來真有以。”
(2).猶有為。有所作為。《老子》:“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王弼 註:“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猶有何。有什麼。《孟子·梁惠王上》:“ * 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4).表示具有某種條件、原因等。《孫子·九變》:“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自古立國,未嘗不有以處之也;無以處之,則地為棄地而國誰與共守!” 嚴復 《原強》:“彼西洋者,無法與法並用而皆有以勝我者也。”
詩詞推薦
【雙調】折桂令_農想田家作
劉時中〔元代〕農想田家作苦區區,有斗酒豚蹄,暢飲歌呼。瓦缽瓷甌,村簫社鼓,落得妝愚。吾將種牽衣自舞,婦秦人擊缶相娛
名句推薦
![春日泛臥遊書室原文_春日泛臥遊書室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