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家時三館諸公以風霜隨氣節河漢下文章分韻賦詩送別得節字

作者:陳協 朝代:宋代

原文

賈生陳治安,難與絳灌列。

汲黯觸公卿,不得補遺闕。

直道非身謀,古今同一轍。

吾觀蔡子賢,木訥有志節。

道山得良友,同舍顏色悅。

家學傳考亭,議論接賢哲。

塵污具瞻地,兩疏憤激切。

當寧垂寬容,在庭競稱說。

屢章丐投閒,一節往司臬。

獄情貴平反,人物宜區別。

要令大江東,精彩與昔別。

君誠給諫姿,上恩詎輕絕。

即當宣室對,忠言合稷契。

詩詞問答

問:《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家時三館諸公以風霜隨氣節河漢下文章分韻賦詩送別得節字》的作者是誰?答:陳協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2. 明蔡有鵾《蔡氏九儒書》卷八《久軒集》附錄

參考注釋

賈生

指 漢 賈誼 。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 賈生 有言曰:‘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詩:“去國哀 王粲 ,傷時哭 賈生 。” 呂志伊 《過黔楚界喜晴》詩:“既倒狂瀾難遽挽,上書徒抱 賈生 憂。”

治安

(1) 國家與社會的安寧

擾亂治安

(2) 治理,使社會安定

治安保衛工作

絳灌

漢 絳侯 周勃 與 潁陰侯 灌嬰 的並稱。均佐 漢高祖 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無文,曾讒嫉 陳平 、 賈誼 等。《晉書·劉元海載記》:“吾每觀書傳,常鄙 隨 ( 隨何 ) 陸 ( 陸賈 )無武, 絳 灌 無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人所恥也。” 唐 韓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詩:“ 椒 蘭 爭妬忌, 絳 灌 共讒諂。” 清 顧嗣立 《賈傅故宅》詩:“ 絳 灌 不知才子貴,漫輕年少 洛陽 人。” 景耀月 《讀史感言》詩:“ 汗漫 學屠龍, 絳 灌 學屠狗;屠狗位通侯,屠龍不餬口。”

公卿

(1).三公九卿的簡稱。《儀禮·喪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漢書·陳寵傳》:“及 竇憲 為大將軍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 劉師培 《悲佃篇》:“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

(2).泛指高官。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公卿上壽。”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賢彥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為君子矣,雖不為公卿,無害也;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 嚴復 《和荊公<賈生>》詩:“賦鵬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3).指丈夫。《敦煌曲子詞·鳳歸雲》:“待公卿迴故日,容顏憔悴,彼此何如。” 蔣禮鴻 曰:“‘公卿’指丈夫,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君王’相同。俗文學裡的所謂‘官人’,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遺闕

見“ 遺缺 ”。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築,北起 九原 (今 內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雲陽 (今 陝西 淳化 西北),是聯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的主要通道。《史記·蒙恬列傳論》:“吾適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築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於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書·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卒萬人治直道。”

(3).猶正道。指確當的道理、準則。《禮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岩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身謀

為自身謀慮。《新唐書·許季同傳》:“且忠臣事君,不以私害公,設有才,雖親舊當白用。避嫌不用,乃臣下身謀,非天子用人意。” 宋 范成大 《次韻馬少伊鬱舜舉示同游石湖》之四:“身謀已落園丁後,滿帽京塵日正中。”《封神演義》第六回:“非敢遠君而先身謀也。”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一轍

同一車輪碾出的痕跡。喻趨向相同。 晉 盧諶 《贈劉琨》詩:“惟同大觀,萬塗一轍。”《新唐書·后妃傳上贊》:“或稱 武 、 韋 亂 唐 同一轍, 武 持久, 韋 亟滅,何哉?” 宋 真德秀 《劉氏傳忠錄後序》:“由祖洎孫,若出一轍。”《清史稿·諸王傳六·理密親王允礽》:“稽古史冊,興亡雖非一轍,而得眾心者未有不興,失眾心者未有不亡。”

木訥

(1).指人質樸而不善辭令。《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何晏 集解引 王肅 曰:“木,質樸;訥,遲鈍。”《後漢書·韋彪傳》:“宜鑒 嗇夫 捷急之對,深思 絳侯 木訥之功也。” 宋 黃庭堅 《古意贈鄭彥能八音歌》:“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明史·傅珪傳》:“ 珪 居閒類木訥者。及當大事,毅然執持,人不能奪。”

(2).泛指質樸,無文飾。 唐 顏真卿 《尚書刑部侍郎贈尚書右僕射孫逖文公集序》:“文勝質,則綉其鞶帨;質勝文,則野於禮樂而木訥不華。”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一:“我聽著他那木訥而低抑的聲音……曉得他的內心是虔誠地在替 德甫 哀悼著的。”

(3).指木訥的人。 唐 林滋 《木人賦》:“既無喪無得,亦不識不知。跡異草萊,其言也無莠;情同木訥,其行也有枝。”

志節

志向和節操。《漢書·敘傳上》:“﹝ 班伯 ﹞家本北邊,志節忼慨,數求使 匈奴 。”《朱子語類》卷一二八:“如今有志節擔當大事人,亦須有平闊廣大之意始得。” 明 唐順之 《答王生宗道書》:“ 唐君 誠志節之士,所惜平生未與之接,不能得其心胸面目之詳。” 嚴復 《救亡決論》:“總之,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歲月於無用之地,墮壞志節於冥昧之中,長人虛驕,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輔國家,下不足以資事畜。”

道山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語出《後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 宋 張耒 《答林學士啟》:“攬轡按行,窾竇已解,已進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彝尊 《送葉參議映榴督儲楚中》詩:“道山槖筆入,粉署含香趨。”

(2).傳說中的仙山。 宋 蘇軾 《上虢州太守啟》:“至於事簡訟稀,瀟灑有道山之況。” 清 趙翼 《題蔣心餘攜子游廬山圖》詩:“事往空思寫木蓮,道山人已騎白鳳。”

(3).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宋 惠洪 《冷齋夜話》卷七:“世傳 端明 已歸道山,今尚爾遊戲人間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文字凝鍊》:“ 吳 楊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歸道山矣。”

(4).指 宋 無名氏所著之筆記小說《道山清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下》:“小説家一類,又自分數種。一曰志怪,《搜神》、《述異》、《宣室》、《酉陽》之類是也。一曰傳奇,《飛燕》、《太真》、《崔鶯》、《霍玉》之類是也。一曰雜録,《世説》、《語林》、《瑣言》、《因話》之類是也。一曰叢談,《容齋》、《夢溪》、《東谷》、《道山》之類是也。”

良友

益友,有才德而有助於己的朋友。今常泛指好友

同舍

所棄相同。《韓非子·奸劫弒臣》:“人臣之所毀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謂同舍。”

(1).共居一舍。舍,館舍或官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客游 梁 。 梁孝王 令與諸生同舍。”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宋 曾鞏 《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 治平 三年夏,得 洪君 於京師,始契約舍之士,聽其琴於 相國寺 之 維摩院 。”

(2).住同一館舍的人。《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

(3).指同僚。 唐 杜甫 《潭州送韋員外迢牧韶州》詩:“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輝光。”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予在館中時,盛暑中 傅崧卿 給事以冰餽同舍。”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同舍展歡謔,失語輒面斥。”

顏色

(1)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2)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指顏料或染料

(4)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 白居易《長恨歌》

家學

書香世家中相延續的學問

劉君有家學,三世道益孤。—— 蘇軾《劉壯與長官是堂》

傳考

逮捕審問。《後漢書·陳禪傳》:“時刺史為人所上受納臧賂, 禪 當傳考。” 李賢 註:“傳謂逮捕而考之也。”

議論

評議討論時表示的意見

賢哲

賢明的人

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西遊記》

塵污

(1).塵垢污染。 唐 項斯 《山友贈蘚花冠》詩:“塵污出山髮,慙君青蘚冠。” 宋 葉適 《<羅袁州文集>序》:“錢穀之塵污幾硯,刑獄之腥衊階陛,官業雖登而文義耗矣。”《二刻拍案驚奇》卷六:“﹝ 李將軍 ﹞分付拿出一套新衣服來與舅舅穿了,換下身上塵污的舊衣。”

(2).指塵垢。 清 黃景仁 《春雨望新安江》詩:“多時塵污積芒屩,獨夜鼠踏翻銀缸。”

具瞻

(1).謂為眾人所瞻望。語出《詩·小雅·節南山》:“赫赫師 尹 ,民具爾瞻。” 毛 傳:“具,俱;瞻,視。” 鄭玄 箋:“此言 尹氏 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視汝之所為。”《三國志·魏志·高柔傳》:“今公輔之臣,皆國之棟樑,民所具瞻。” 宋 周必大 《二志堂詩話·辨歐陽公釋奠詩》:“宰相者,人臣極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輕授。” 明 李贄 《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虛位,但取具瞻;高才者,處以重任,不問出入。”

(2).指宰輔重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序》:“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呂向 註:“具瞻、台衡並宰相之位也。”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在具瞻之地,自有國容。”

兩疏

漢 疏廣 與其侄 疏受 的合稱。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因年老同時主動辭官,受到人們尊重。 唐 孟浩然 《送告八從軍》詩:“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 疏 。” 宋 蘇軾 《次韻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白髮歸心憑説與,古來誰似兩 疏 賢。” 宋 范公偁 《過庭錄》:“田園粗足,兩 疏 那見於復來。” 明 屠隆 《綵毫記·母子慮禍》:“合則致主匡時,希 留侯 謝傅 之跡;不合則奉身而退,追兩 疏 都水 之風。”

憤激

(1).憤怒激動。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二》:“士卒皆有憤激之氣,救敗赴亡之急,以決一旦之命。”《資治通鑑·晉安帝義熙七年》:“﹝ 劉毅 ﹞及敗於 桑落 ,知物情已去,彌復憤激。” 蔣光慈 《短褲黨》四:“但是粗笨的工人民眾越受 * 越憤激,越受壓迫越反抗。” 葉聖陶 《多收了三五斗》:“而不糶那已經送到河埠頭來的米,卻只能作為一句憤激的話說說罷了。怎么能夠不糶呢?”

(2).激奮,激昂。 晉 張華 《壯士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南史·宋紀上·武帝》:“丹誠未宣,感慨憤激,望霄漢以永懷,盼山川以增佇。” 宋 葉適 《台州州學三老先生祠堂記》:“及 隆興 英睿憤激,大勢宜若遽振。”

(3).指偏激。 明 焦竑 《李氏<焚書>序》:“ 宏甫 快口直腸,目空一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忤者。” 清 王筠 《籙友肊說》:“ 筠 質性粗俗,多憤激過當之語。” 鄭觀應 《<盛世危言>自序》:“將先後所論洋務五十五篇……付諸手民,定名曰《盛世危言》。自知憤激之詞,不免狂戇僭越之罪。”

(4).形容氣勢猛烈。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畿輔雜記二·苑家口》:“獨一河承受諸水,河身狹隘,氣勢憤激,流沫盤渦,濤聲衝撞。”

當寧

(1).處在門屏之間。寧,古代宮室門內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諸侯的朝見。《禮記·曲禮下》:“天子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 孔穎達 疏:“天子當寧而立者,此為春夏受朝時也。寧者,《爾雅》云:‘門屏之間謂之寧。’ 郭 注云:‘人君視朝所寧立處。’”後以“當寧”指皇帝臨朝聽政。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酬庸報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寧,載慚懷悸者也。” 唐 張說 《開元正歷握乾符頌》:“﹝聖上﹞受禪當寧,而光大前烈;垂統拜璧,而慎寧後嗣。” 宋 陳亮 《論開誠之道》:“平居則何官不可為,緩急則何人不退縮!是宜陛下當寧而嘆天下人才無一之可用。”參見“ 當扆 ”。

(2).指皇帝。 唐 白居易 《畫元始天尊贊序》:“﹝皇帝﹞命設繪素,展儀形,五彩彰施,七寳嚴飾:所以表當寧之瞻仰,感在天之聖神。” 宋 陳造 《贈錢郎中》詩:“孤忠當寧知,宏圖時宰領。” 明 李東陽 《同年祭陸鼎儀文》:“疾疢嬰其志意,造化歛其形軀。當寧臨軒而嗟悼,士林掩涕而欷歔。”

寬容

(1) 寬厚能容忍

(2) 包涵;原諒;不計較

稱說

陳述。《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太常遣 錯 受《尚書》 伏生 所,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説。”《資治通鑑·漢淮陽王更始元年》:“及 漢 兵起,皆稱將軍,攻城略地,移書稱説, 莽 聞之,始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而 陸氏 直稱説煒曄以譎誑,何哉?”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七篇:“ 漢 初善言治道,亦擅文章者,先有 陸賈 佐 高祖 ,每稱説《詩》《書》。”

投閒

亦作“ 投閒 ”。謂置身於清閒境地。 宋 陸游 《入秋遊山賦詩》之三:“屢奏乞骸骨,寬恩許投閒。” 明 查士標 《雪後同方寶臣張諧石游北固》詩:“僻性從來厭市闤,投閒山寺歲將殘。” 清 鈕琇 《觚賸·劉將軍》:“某投閒何足惜,獨羣馬伏櫪思戰塲,為可惜耳。”

亦作“ 投間 ”。乘隙;伺機。《東觀漢記·桓榮傳》:“初 榮 遭倉卒困厄時,嘗與族人 桓元卿 俱捃拾,投閒輒誦詩。”《後漢書·延篤傳》:“百家眾氏,投閒而作。” 李賢 註:“言誦經典之餘,投射閒隙而翫百氏也。”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五:“ 文莊 葉公 巡撫 兩廣 時,素與 邱內翰 仲深 不合, 邱 每投間毀之。”

見“ 投閒 ”。

獄情

案情。《陳書·袁憲傳》:“ 憲 詳練朝章,尤明聽斷,至有獄情未盡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閒暇,常為上言之,其所申理者甚眾。”《明史·刑法志二》:“ 天順 中,詔獄繁興,三法司、錦衣獄多繫囚未決,吏往往洩獄情為姦。”《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話説天地間事,只有獄情,最難測度。”

平反

把判錯的案件或做錯的政治結論改正過來

物宜

指事物的性質、道理、規律等。《易·繫辭上》:“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宋書·謝靈運傳論》:“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耒耜》:“古聖通物宜,揉斲資粒食。”

區別

差別;不同之處

固有區別

沒有區別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國的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龜蛇鎖大江。——毛 * 《菩薩蠻·黃鶴樓》

精彩

(1) 出色;絕妙

表演精彩

精彩的論述

(2) 精神;神采

眼睛失去了精彩

給諫

唐 宋 時給事中及諫議大夫的合稱。 清 代用作六科給事中的別稱。 唐 韓愈 《酬崔十六少府》詩:“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給諫。”《新五代史·雜傳十八·何澤》:“ 澤 與宰相 趙鳳 有舊,數私於 鳳 ,求為給諫。”《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也收拾行李來到京師見 李給諫 ,給諫大喜。”

輕絕

輕易棄絕。《禮記·緇衣》:“輕絶貧賤而重絶富貴,則好賢不堅,而惡惡不著也。”《楚辭·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絶。”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三》:“天下諺曰:仁不輕絶,知不簡功。棄大者,仇也。輕絶厚利者,怨也。”

宣室

(1).古代宮殿名。 殷 代宮名。《淮南子·本經訓》:“ 武王 甲卒三千,破 紂 牧野 ,殺之 宣室 。” 高誘 註:“ 宣室 , 殷 宮名;一曰 宣室 ,獄也。”

(2).古代宮殿名。指 漢 代 未央宮 中之 宣室殿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孝文帝 方受釐,坐 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 賈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狀。”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 未央 前正室。” 司馬貞 索隱引《三輔故事》云:“ 宣室 在 未央殿 北。” 南朝 宋 劉孝標 《重答劉秣稜沼書》:“若使 墨翟 之言無爽, 宣室 之談有徵,冀 東平 之樹,望 鹹陽 而西靡。” 明 楊慎 《春興》詩:“ 宣室 鬼神思 賈誼 ,中原將帥用 廉頗 。” 清 查嗣瑮 《賈太傅祠》詩:“已遣 長沙 憂不返,如何 宣室 召空回。”

(3).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漢 焦贛 《易林·師之恆》:“乘龍從蜺,徵詣北闕,乃見宣室,拜守東城。”《陳書·宗元饒傳》:“ 元饒 劾奏曰:‘爰降曲恩,祖行宣室,親承規誨,事等言提。雖廉潔之懷,誠無素蓄,而稟茲嚴訓,可以厲精。’” 唐 駱賓王 《代李敬業以武后臨朝移諸郡縣檄》:“公等或居 漢 地,或葉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宋 蘇軾 《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新年對宣室,白首代 堯 言。” 清 龔自珍 《詠史》詩:“宣室今年起故侯,銜兼中外轄黃流。”

忠言

忠直之話

進盡忠言。——諸葛亮《出師表》

忠言逆耳。——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稷契

稷 和 契 的並稱。 唐 虞 時代的賢臣。 漢 王逸 《九思·守志》:“配 稷 契 兮恢 唐 功,嗟英俊兮未為雙。” 漢 蔡邕 《再讓高陽侯印綬符策表》:“臣聞 稷 契 之儔,以德受命,功德靡堪。” 唐 杜甫 《客居》詩:“ 稷 契 易為力, 犬戎 何足吞。” 明 方孝孺 《四月一日蒙賜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懷古偶作》詩:“徒抱 稷 契 心,莫覩 唐 虞 禪。”

標籤:送別詩,贈別詩

詩詞推薦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家時三館諸公以風霜隨氣節河漢下文章分韻賦詩送別得節字原文_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家時三館諸公以風霜隨氣節河漢下文章分韻賦詩送別得節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