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雲原文
春雲作輕雪,雪止雲亦開。
入夕春山佳,山月照我懷。
鳴禽啅松巢,流泉淙蘚階。
愛此景致幽,稍坐虛明齋。
敲火煮石鐺,點筆勒煙崖。
林泉興堪托,翰墨意所諧。
匪雲事遨遊,多因便道來。
詩詞問答
問:春雲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春雲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四
參考注釋
春雲
春天的雲。喻女子的美發。 元 徐再思 《梧葉兒·春思》曲:“鴉鬢春雲嚲,象梳秋月敧,鸞鏡曉粧遲。”《花月痕》第七回:“春雲低掠兩鴉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維 《鳥鳴澗》詩:“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歸來心魄為動盪,曉夢月落春山空。”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潘太守詩》:“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處處子規聲。”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婦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隱 《代董秀才卻扇》詩:“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元 吳昌齡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兩點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園 《後南柯·釋酗》:“問何時消除芥蔕,終不免愁鎖春山未展開。”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立春日, 大興 、 宛平 縣令設案於午門外正中,奉恭進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鳴禽
(1)
(2) 先天就有或後來學得有鳴歌能力的鳥
(3) 鳥的一類,叫聲悅耳,如伯勞、畫眉、黃鸝等
流泉
(1).流動的泉水。《詩·大雅·公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潘庭堅王實之》:“ 庭堅 被酒豪甚,竟脫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纓》之章。” 碧野 《雪路雲程》:“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匯成的。”
(2).古代錢幣名。泛指錢幣。《隋書·刑法志》:“公平難遇其人,流泉易啟其齒。”
景致
風景
景致新奇
虛明
(1).空明;清澈明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唐 杜甫 《夏夜嘆》詩:“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光之正中,虛明凝湛,觀者各自見其形。現於虛明之處,毫釐無隱,一如對鏡。”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海淀》:“ 勺園 林水紓環,虛明敞豁。”
(2).指內心清虛純潔。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遞為心極,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虛明之絶境,不可窮者,其唯神用者乎。” 宋 蘇轍 《贈石台問長老二絕》之二:“ * 布衲一繩床,心地虛明睡自亡。” 清 魏源 《夏夜柬李希廉》詩:“冏在空中影,正如水有魚。虛明止一性,何辨君與吾。”
敲火
敲擊火石以取火。 唐 韓愈 《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元 倪瓚 《絕句》:“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濤翻雪小停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門扉隱隱有 * 大書字,敲火視之,則‘此寺多鬼,行人勿住’二語也。”
石鐺
陶製烹茶器具。 清 杜岕 《寄莘叟採茶》詩:“蕨芽深處草新晴,急采頭茶煮石鐺。”
點筆
猶染翰。 唐 杜甫 《重過何氏》詩之三:“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宋 蘇軾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憶昔江湖一釣舟,無數雲山供點筆。” 清 鈕琇 《觚賸·湯素畹》:“畫軫文楸,藉以永日,偶爾點筆,輒亦悲艷。”
林泉
(1).山林與泉石。《梁書·處士傳·庾詵》:“經史百家無不該綜,緯候書射,棊筭機巧,並一時之絶。而性記夷簡,特愛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此箇閤兒雖小,其間趣不讓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許渾》:“ 渾 樂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懷古,已見壯心。”
(2).指隱居之地。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張司馬啟》:“雖則放曠林泉,頗得閒居之趣。”《舊唐書·隱逸傳·崔覲》:“為儒不樂仕進,以耕稼為業……夫婦林泉相對,以嘯詠自娛。”《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後,縱然終老林泉,便算榮逾台閣。”
翰墨
原指筆、墨,借指文章、書畫
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曹丕《典論·論文》
遨遊
遠遊;漫遊
人造衛星遨遊太空
因便
順便。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陶副車求薦見忌》:“今夜領二三十人入驛,斫取蕃使頭,因便入衙殺了蕃王所差使長。” 宋 蘇軾 《乞令高麗僧從泉州歸國狀》:“差人船送到 明州 ,附因便船舶歸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春雲原文_春雲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