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弟習靜東園構亭奉先慈志感一首

作者:李如一 朝代:明代

原文

聖善遺龕供小園,仲郎思永構層軒。

偏驚蔚草心空切,欲臥冰魚殤覺翻。

今日怡顏惟雁塔,昔年留訓在鴒原。

棲身恨不依祠側,吩咐司香莫過喧。

詩詞問答

問:《仲弟習靜東園構亭奉先慈志感一首》的作者是誰?答:李如一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參考注釋

聖善

(1).聰明賢良。《詩·邶風·凱風》:“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毛 傳:“聖,叡也。” 鄭玄 箋:“叡作聖,令,善也。母乃有叡知之善德。”

(2).專用以稱頌母德。《後漢書·鄧騭傳》:“伏惟 和熹皇后 聖善之德,為 漢 文母 。”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姜 ,仁深聖善。” 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詩:“痛念聖善母,平生少歡愉。”

(3).父母的代稱。《文選·楊修<答臨淄侯>》:“伏惟君侯少長貴盛,體 發 旦 之資,有聖善之教。” 呂向 註:“聖善,謂 植 父 武帝 也。”《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北魏元彧墓誌》:“早違陟岵,兼喪孔懷,訓育所資,寔唯聖善。”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免懷之歲,天奪聖善。”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豐城老人生子》:“ 東坡 即席戲作八句,其警聯云:‘聖善方當而立歲,迺翁已及古稀年。’”

思永

考慮長久之道。《書·皋陶謨》:“慎厥身,修思永。” 孔 傳:“慎修其身,思為長久之道。” 唐 趙蕃 《甸人獻嘉禾賦》:“聖慮彌深,皇猷思永。”

層軒

重軒。指多層的帶有長廊的敞廳。《楚辭·招魂》:“高堂邃宇,檻層軒些。” 唐 張九齡 《歲初巡屬縣登安南樓言懷》詩:“山城本孤峻,凴高結層軒。” 明 何景明 《七述》:“周櫩連樓,曲屋層軒。”

心空

佛教語。謂心性廣大,含容萬象,有如虛空之無際。亦指本心澄澈空寂無相。 唐 王維 《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詩:“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 唐 龐蘊 《雜詩》:“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冰魚

冰下之魚。亦以喻生命不絕如縷。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瞻望風雲,朝夕嗚咽,固乃遊魂已謝,非復全生,餘息空留,非為全死,同冰魚之不絶,似蟄蟲之猶蘇,良可哀也。” 清 錢謙益 《答王於一秀才論文》:“僕且倦,歸心空門。喉吻痒痒然,牙齒搰搰然,不自禁其葭灰將吹,冰魚欲渙。”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怡顏

(1).和悅的容顏。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怡顏高覽,弭翼鳳戢。”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柴四》:“卒至一村落,清流環繞,緑樹陰濃,板屋竹牆,儼如畫裡,就中黃童白叟,各有怡顏之色。”

(2).使容顏喜悅。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宋 岳珂 《桯史·壽星通犀帶》:“ 德壽 在北內,頗屬意玩好。 孝宗 極先意承志之道,時罔羅人間以供怡顏。”

雁塔

(1).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有比丘經行,忽見羣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言聲未絶,一雁退飛,當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者悲感,鹹相謂曰:‘ 如來 設法,導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此雁垂誡,誠為明導,宜旌厚德,傳記終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後因指佛塔。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銀龕佛影,遙承雁塔之花。”一本作“鴈塔”。 唐 元稹 《大雲寺二十韻》:“鶴林縈古道,雁塔沒歸雲。”一本作“鴈塔”。 明 楊珽 《龍膏記·成隙》:“聽寶磬聲傳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2).塔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稱 大雁塔 。系 唐高宗 為追薦其母而建。今為七層。 唐 代新進士常題名於此。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鹹陽 慈恩寺 西浮圖院也。沙門 玄奘 先起五層。 永徽 中, 武后 與王公捨錢重加營造,至七層,四周有纏腰。 唐 新進士同榜,題名塔上,有行次之列。 唐 韋 、 杜 、 裴 、 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後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台》詩:“關心 雁塔 功名晚,試手烏臺歲月忙。”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登紫閣題名 雁塔 ,從今後新風月緊趁逐,舊相思都畢罷。” 清 趙翼 《贈三元錢湘舲》詩:“設令國家更有別科目,不知又領幾次 雁塔 名。”參見“ 大雁塔 ”、“ 雁塔題名 ”。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鴒原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鄭玄 箋:“水鳥,而今在原,失其常處,則飛則鳴,求其類,天性也。猶兄弟之於急難。”脊令,也寫作“鶺鴒”。後因以“鴒原”謂兄弟友愛。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詩:“鴒原荒宿草,鳳沼接亨衢。” 宋 范成大 《新館》詩:“鴒原定相念,因風報無恙。” 郁達夫 《寄養吾二兄》詩:“與君念載鴒原上,舊事依稀記尚新。”

棲身

寄生;暫住

暫時在朋友家裡棲身

不依

(1).不聽從;不同意。《書·大禹謨》:“ 禹 曰:朕德罔克,民不依。” 孔穎達 疏:“我德實無所能,民必不依就我也。”《水滸傳》第八七回:“兄長之命,誰敢不依!”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只怕有大富大貴之人把勢力來相逼,到那時節,不怕你不依。” 梁斌 《紅旗譜》二三:“不能去‘寶地’,他爺爺要不依!”

(2).不按照;不遵守。《北齊書·文苑傳·樊遜》:“ 愔 曰:‘才高不依常例。’”《水滸傳》第二四回:“原來這個開茶坊的 王婆 ,也是不依本分的。” 范乃仲 《小技術員戰服神仙手》下:“哪知神仙手早已拿定了主意,到那時候再教訓教訓這班年青人,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吩咐

(方言又叫吩示) 口頭指派或命令

張大爺吩咐我好生照看小馬駒

司香

(1). 明 內侍官名,多由宦官擔任。負責燒香等事宜。見《明史·職官志三》。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每陵二太監,猶自稱司香。”

(2).泛指負責燒香的人。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六二:“臣 朔 家原有細君,司香 燕姞 略知文。” 劉逸生 註:“司香,管燒香。”

詩詞推薦

仲弟習靜東園構亭奉先慈志感一首原文_仲弟習靜東園構亭奉先慈志感一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