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

漸覺寒輝淰淰披,流天淥水影輕漪。

陳琳檄勝謝莊賦,正是抨弦未發時。

詩詞問答

問: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七

參考注釋

淰淰

散亂不定貌。 唐 杜甫 《放船》詩:“江市戎戎暗,山雲淰淰寒。” 仇兆鰲 注引 董斯張 曰:“淰淰者,狀雲物散而不定。”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心香》:“翠亭亭別是清虛境,淰淰雲花映。” 清 錢謙益 《十三夜》詩:“浴鷗汀渚層層出,沒鸖溪田淰淰流。”

流天

運行於天空。《初學記》卷七引 晉 王彪之 《井賦》:“水帶地而壤潤,月流天而宵烱。”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白露曖空,素月流天。” 宋 蘇軾 《至真州再和》之一:“莫教門掩夜,坐待月流天。” 明 沉鯨 《雙珠記·月下相逢》:“你看流天素彩,至浄無塵。”

水影

(1).光線經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地面的幻景。遠觀如水,視地見景,故稱。《晉書·苻堅載記下》:“ 長安 有水影,遠觀若水,視地則見人,至是則止。”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神龍 中, 洛城 若水影,纖微必照,就視則無所見。”《舊唐書·五行志》:“ 洛陽 東七里有水影,側近樹木車馬之影,歷歷見水影中。”參見“ 海市蜃樓 ”。

(2).水中倒影。 南朝 梁 何遜 《夕望江橋》詩:“風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 唐 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詩:“螢光入竹去,水影過江來。” 宋 張耒 《出長夏門》詩:“岩聲答遠響,水影弄空翠。” 元 倪瓚 《小桃紅》曲:“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從清清的水影里,我們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這正是 秦淮河 的夜。”

陳琳檄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軍國書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琳 作諸書及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讀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數加厚賜。”後因以“陳琳檄”泛指檄文。 唐 李白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詩:“君草 陳琳 檄,我書 魯連 箭。” 明 邵璨 《香囊記·點將》:“一卷 呂公 書,七紙 陳琳 檄,甲兵十萬在胸中,筆底收功績。”

謝莊

(421-466)南朝宋文學家。字希逸,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官至金紫光祿大夫。能詩、賦,所作《月賦》為南朝詠物寫景小賦的代表作。明人輯有《謝光祿集》。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 。”

(2).恰是。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絶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裡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詩詞推薦

  • 體素書屋

    乾隆清代〕東來歷歷驗民風,樸素無華太古同。書屋憩居一體察,斯緣頗覺愜乎衷。
  • 鵲橋仙(秋日寄懷)

    程垓宋代〕角聲吹月,風聲落枕,夢與柔腸俱斷。誰教當日太情濃,颺不下、新愁一段。黃花開了,梅花開未,曾約那時相見
  • 山居詩

    釋延壽宋代〕心地須教合死灰,藏機泯跡絕梯媒。芳蘭只為因香折,良木多從被直摧。寒逼花枝紅未吐,日融水面綠全開。支頤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殘句:秋近草蟲乳

    王禹偁宋代〕秋近草蟲乳,夜遙霜月寒。扇聲酋泛暑,井氣忽生秋。
  • 大溈山外侍者求詩

    釋德洪宋代〕湘南古叢林,鍾梵百世傳。大圓百丈來,縛屋岩石邊。煥然成寶坊,服用如諸天。經今成幾何,已逾三百年。誰為
  • 鷓鴣天(詠梅菊呈撫州葛守)

    廖行之宋代〕九日東籬已泛觴。隴頭猶待返魂香。那知此日花神約,得得同登君子堂。迎臘雪,傲晴霜。西湖風韻接柴桑。壽潭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方回宋代〕好山多處說嚴陵,官事閒時定一登。野寺豈無僧十百,愛僧須是愛詩僧。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葛天民宋代〕黛拂雙粉襯毫,翅烘晴日伴相遭。戲勾穉子從花遠,恐惹遊絲莫斬高。栩栩倏來仍易散,深深交舞為誰勞。吳王花
  • 百年歌

    陸機魏晉〕八十時。明已損目聰去耳。前言往行不復紀。辭官致祿歸桑梓。安車駟馬入舊里。樂事告終憂事始。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漫興一首

    劉克莊宋代〕經行中野多新塚,檢點高陽少酒徒。縱不能陪雍疇禮,尚堪添入洛英圖。愛東皋子生沉醉,慕北山公死諡愚。賴有
  • 首尾吟

    邵雍宋代〕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代記時。官職固難稱太史,文章卻欲學宣尼。能歸豈謝陶元亮,善聽何慚鍾子期。德若
  • 送都憲張岐鎮遼東

    吳節明代〕都憲東行鎮大遼,手持丹詔下雲霄。叮嚀自覺龍顏近,蹀躞何知馬色遙。剩有嘉謨同客算,全憑威望壓天驕。胡塵
  •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

    陸游宋代〕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釋紹曇宋代〕九月九,重陽節。不向東籬賞菊花,只點茱萸茶一啜。苦澀難嘗舌如{上絕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腸裂。且道陶淵
  • 再用前韻賦

    蘇軾宋代〕樂天霜鬢如霜菅,始知謝遣素與蠻。我兄綠髮蔚如故,已了夢幻齊人間。蛾眉勸酒聊爾耳,處仲太忍茂弘孱。三杯
  • 送祖上人歸蜀

    釋廣聞宋代〕只因月下瓮吞蛇,贏得南來兩眼花。換手槌胸應有日,知他死款屬誰家。
  • 元丹丘歌

    李白唐代〕元丹丘,愛神仙。朝飲潁川之清流,暮還嵩岑之紫煙,三十六峰長周旋。長周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橫河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 復用前韻答明略並呈魯直

    晁補之宋代〕廖君憤世談刺口,人言寧食蔥三斗。軒然齃鼻頤隱肩,日日醉市驅驢還。我初目病視彷佛,望君有異大人間。新豐
  • 不寐

    司馬光宋代〕思夢久不效,良夜行已闌。此心如杯水,擾易澄苦難。百年能幾何,萬慮誰能殫。棄置勿復尋,專取形神安。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戲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黃庭堅宋代〕青莎徑里香未乾,黃鳥陰中實已團。蒸豆作烏鹽作白,屬聞丹杏薦牙盤。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
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原文_泛月十二詠·其三·弦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