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舉人何淨南還·其一原文
長才應擬早登科,遲速由天可奈何。
莫向歸途重惆悵,人間秋後月明多。
詩詞問答
問:送舉人何淨南還·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送舉人何淨南還·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舉人何淨南還·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歌韻
參考注釋
長才
優異的才能。 唐 白居易 《答杜兼謝上河南少尹知府事表文》:“亞理以明慎選,專領以展長才。”《金史·宣宗紀》:“內負長才不為人所知者,聽赴招賢所自陳。”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策劃賴長才,腐朽化神奇。”
登科
科舉時代應考人被錄取,也說“登第”
遲速
慢和快;緩慢或迅速。《左傳·昭公十三年》:“既聞命矣,敬共以往,遲速唯君。” 宋 歐陽修 《鑒畫》:“故飛走遲速,意淺之物易見;而閒和嚴靜,趣遠之心難形。”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學使以快短明衡文》:“ 肅順 問 碧湄 曰:‘子向來寫作遲速何如?’”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四章:“宜於每時之中分十刻如息緊之比,每刻之中分十秒,每秒之中分十微,其針輪之遲速,即以此定之。”
可奈
怎奈;可恨。 南唐 李煜 《採桑子》詞:“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二折:“可奈那 竇娥 百般的不肯隨順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八回:“可奈茶客太多,人聲嘈雜。”
歸途
回歸的路途
踏上歸途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秋後
(1).立秋以後。《魏書·廣陵王羽傳》:“今始維夏,且待至秋後。” 唐 杜甫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詩:“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 唐 皮日休 《懷鹿門縣名離合》詩之一:“山瘦更培秋後桂,溪澄閒數晚來魚。” 唐 羅隱 《寄徐濟進士》詩:“霜壓 楚 蓮秋後折,雨催蠻酒夜深酤。”
(2).指秋收以後。 王安友 《協作》:“現在什麼也別說了,等著秋後看產量吧。”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送舉人何淨南還·其一原文_送舉人何淨南還·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