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感興十二首·其十一原文
漢家宮闕暮雲凝,人世茫茫感廢興。
太液蒼波飛水鶴,寢園紅葉坐禪僧。
佞臣誰為誅張禹,鉤黨今猶惜李膺。
銷盡寒山金碧影,夕陽零亂十三陵。
詩詞問答
問:新秋感興十二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誰?答:毛澄
問:新秋感興十二首·其十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新秋感興十二首·其十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毛澄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澄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參考注釋
漢家
即漢朝
漢家山東二百州。—— 唐· 杜甫《兵車行》
為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鑑》
宮闕
古時帝王所居住的宮殿。因宮門外有雙闕,故稱宮闕
太行、碣石之間,宮闕小陵之所在。——明· 顧炎武《復庵記》
人世
整個人類社會;人類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廢興
(1).盛衰;興亡。《孟子·離婁上》:“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漢書·董仲舒傳》:“ 孔子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亂廢興在於己。” 清 洪昇 《京東雜感》詩:“遠望窮高下,孤懷感廢興。” * 《八十抒懷》詩:“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征接力有來人。”
(2).指官吏的晉升和黜退。《周禮·地官·遂大夫》:“凡為邑者,以四達戒其功事,而誅賞廢興之。”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餘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水鶴
(1).即鶴。 唐 杜甫 《詠懷古蹟》之四:“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2).鐵路上給蒸汽機車加水的裝置。上部伸出橫向的輸水管,能左右旋轉,管的前端彎下來的部分像鶴的頭部。
寢園
亦作“寑園”。陵園。《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諸廟寑園。” 唐 王維 《敕賜百官櫻桃》詩:“總是寢園春薦後,非關御苑鳥銜殘。”《清史稿·高宗紀一》:“葬 端慧皇太子 於 朱華山 寢園。”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不急新政之振興,惟事寢園之修補。”
紅葉
(1).秋天,楓、槭、黃櫨等樹的葉子都變成紅色,統稱紅葉。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萬株紅葉滿。” 唐 杜牧 《朱坡》詩:“倚川紅葉嶺,連寺緑楊堤。” 元 馬致遠 《夜行船·秋思》套曲:“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陳毅 《題西山紅葉》詩:“ 西山 紅葉好,霜重色愈濃。”
(2). 唐 代有“紅葉題詩”的佳話,後因以“紅葉”為傳情的媒介。 宋 晏幾道 《虞美人》詞:“一聲長笛倚樓時,應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明 沉受先 《三元記·慶緣》:“一段姻緣天上來,何須紅葉良媒。” 清 龔自珍 《小重山令》詞:“碧玉寒門產 麗華 。誤隨紅葉去,到天涯。”
(3).借指媒人。 沉從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著說:‘少爺歡喜,要總爺做紅葉,可以去說親。’”參見“ 紅葉題詩 ”。
禪僧
和尚。《宋書·夷蠻傳·婆黎國》:“時 鬭場寺 多禪僧,京師為之語曰:‘ 鬭場 禪師窟, 東安 談義林。’” 宋 蘇軾 《次韻穎叔觀燈》:“ 安西 老守是禪僧,到處應燃無盡燈。”《 * 詞話》第二七回:“又有那琳宮梵剎,羽士禪僧,住著那侵雲經閣,接漢鐘樓。”
佞臣
奸邪諂媚的臣子
鉤黨
謂相牽引為同黨。《後漢書·靈帝紀》:“中常侍 侯覧 諷有司奏前司空 虞放 ,太僕 杜密 ……皆為鉤黨,下獄,死者百餘人。” 李賢 註:“鉤謂相牽引也。”《文選·范曄<宦者傳論>》:“因復大考鉤黨,轉相誣染。” 李周翰 註:“鉤黨,謂鉤取諫者同類,使轉相誣謗而殺之也。” 明 楊璉 《龍膏記·起釁》:“非全氣體曾鉤黨,變倉皇有誰相信,須防。”
寒山
(1).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辭·大招》:“魂乎無北!北有寒山, 逴龍 赩只。” 王逸 註:“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陰不見日,名曰 逴龍 。” 晉 張協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靜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南州實炎德,桂樹凌寒山。” 唐 韓翃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詩:“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秋畦公取士》:“秋風幾樹天香動,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縣 的 寒岩 。 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詩》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無車馬蹤。” 唐 寒山 《詩》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棲息離煩緣。”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詩》之二二○:“時人見 寒山 ,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宋 陸游 《醉中題民家壁》詩:“吾詩戱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處題。”參見“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於此。
(6).地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晉書·劉遐傳》:“詔 遐 領 彭城 內史,與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 ,戰於 寒山 , 撫 敗走。”
(7).地名。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參閱《九域志》。
金碧
(1).金和玉。《後漢書·烏桓傳》:“婦人至嫁時乃養髮,分為髻,著句決,飾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為亦合其美並善而已。”
(2).金黃和碧綠的顏色。 唐 羅鄴 《上陽宮》詩:“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宋 蘇軾 《雍秀才畫草蟲八物·鬼蝶》詩:“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 清 杜岕 《報恩寺塔燈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壯麗殊。”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又有瓊瑤的軒館同金碧的台榭。”
(3).金馬、碧雞。《文選·陸機<演連珠>》:“金碧之巖,必辱鳳舉之使。” 劉孝標 注引《漢書》:“或言 益州 有 金馬 碧雞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陳子昂 《送殷大入蜀》詩:“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饒英靈。”參見“ 金馬碧雞 ”。
(4).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零亂
1.散亂。 2.景物紛呈貌。十三陵
明 代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陵名為: 長陵 ( 成祖 )、 獻陵 ( 仁宗 )、 景陵 ( 宣宗 )、 裕陵 ( 英宗 )、 茂陵 ( 憲宗 )、 泰陵 ( 孝宗 )、 康陵 ( 武宗 )、 永陵 ( 世宗 )、 昭陵 ( 穆宗 )、 定陵 ( 神宗 )、 慶陵 ( 光宗 )、 德陵 ( 熹宗 )、 思陵 ( 思宗 )。位於 北京市 昌平縣 天壽山 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中 長陵 規模最大。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二:“重聞百五日,遙祭十三陵。”參閱《大明一統志·京師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