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七十七·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庾信拭輕埃,溫生玉作台。

一枚燎豈得,百里照呈來。

執半鵲飛去,藏雙鯉剖開。

文皇舉三喻,獨惜魏徵才。

詩詞問答

問:《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七十七·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八

參考注釋

庾信

庾信(513-581) : 北周文學家。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初仕梁,出使西魏,梁亡被扣留。後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世稱“庾開府”。詩以《擬詠懷》二十七首為代表作,又有《哀江南賦》等名篇。有《庾子山集》。

玉作

製作玉器。亦指玉製品。《通典·職官九》:“大 唐 於京師置冶置,有令、丞各一人,掌造鑄金銀銅鐵、塗飾琉璃玉作等事。”《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便將 崔寧 到宅里相見官人,承攬了玉作生活,迴路歸家。”

豈得

猶怎能,怎可。《後漢書·孔融傳》:“王室大臣,豈得以見脇為辭。” 唐 李白 《擬古》詩之十二:“人生難稱意,豈得長為羣?” 宋 葉適 《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盜剽奪行之,豈得以敗亡為戲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維正之供,至欲藉勢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繩以嚴刑,豈得為過。”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雙鯉

(1).兩條鯉魚。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 祥 ( 王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

(2).一底一蓋。把書信夾在裡面的魚形木板,常指代書信。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鬚致雙鯉。” 錢仲聯 集釋引 孫汝聽 曰:“古樂府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宋 張輯 《垂楊柳·寓謁金門》詞:“前度蘭舟送客,雙鯉沉沉訊息。”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歸田》:“自憐,雙鯉音無見,離恨難傳,知甚日大刀環。”一說是結為鯉魚形的書信。 明 楊慎 《丹鉛總錄·雙鯉》:“古樂府詩:‘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據此詩,古人尺素結為鯉魚形,即緘也,非如今人用蠟。《文選》‘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即此事也。下雲烹魚得書,亦譬況之言耳,非真烹也。”

文皇

(1).指 三國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陳,其乖甚矣。”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謚 文武大聖皇帝 故稱。 唐 羅隱 《聞大駕巡幸》詩:“靜思貴族謀身易,危覺 文皇 創業難。”《宋史·寇準傳》:“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 ,猶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見 文皇 ,自慚不逮,甘心遜避。”

魏徵

魏徵(580-643) :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鉅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後移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西)。隋末參加瓦崗軍,後又被竇建德重用。入唐後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後,被破格提拔為諫議大夫,參預朝廷大事。先後上諫二百多次,屢勸太宗以隋亡為鑑,“居安思危”。

詩詞推薦

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七十七·鑒原文_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七十七·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