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其二·修善十一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求因果·其二·修善十一首原文

日日搥鍾吹法蠡,修善意輕羅。

一前一步踏蓮窠。

諸佛競來過。

此是上方行步處,識者皆來聚。

下界凡夫路得么。

修善最嘍囉。

詩詞問答

問:求因果·其二·修善十一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求因果·其二·修善十一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參考注釋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法蠡

即法螺。 唐 李白 《舍利佛》詩:“雲間妙音奏,天際法蠡吹。” 王琦 註:“法蠡,即法螺也。古‘螺’字一作‘蠡’,通用。”

善意

(1) 好意

出於善意

(2) 容易產生猜測

君子善謀,小人善意

輕羅

一種質地較薄的絲織品。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輕羅霧縠,冶服之麗也,而不可以御流鏑。” 宋 曾鞏 《南湖行》之一:“著紅少年裡中出,百金市上裁輕羅。”《花月痕》第十一回:“又見 采秋 晚粧如畫,頭上烏雲,一絲不亂,一身輕羅薄縠,映著玉骨冰肌,遂把前事忘了。”

一步

(1).行走時兩腳間的距離。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以萬里為一步,以千歲為一朝。”《朱子語類》卷二:“只似在圓地上走,一人過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緩,差數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馬兒往西行,坐車兒往東拽,兩口兒一步兒離得遠如一步也。”

(2).謂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兩口兒眉頭暫開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務的某一段。《景德傳燈錄·靈龕禪師》:“出處非千佛,春來草自清,問碌碌地時如何?試進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語錄·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雲養心莫善於寡慾, 周子 又進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無, 顏子 三月不違者,已到無欲之地。’”《兒女英雄傳》第二回:“我的意思,總等他進一步,功名成就,纔給他提親呢。”《紅樓夢》第七十回:“我們每日每人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兒去就完了。” 毛 *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六章第三節:“要從這種鬥爭中去肅清公開的或隱藏的漢奸勢力;要做到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眾的力量。”

(4).長度名。歷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為一步, 秦 以六尺為一步,後亦以五尺為一步。《禮記·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為步。” 孔穎達 疏:“古者八寸為尺,今以 周 尺八尺為步,則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書·突厥傳上》:“ 後魏 築長城,議者以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萬人。”

(5).中醫運氣學說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為“一步”。《素問·六微旨大論》:“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註:“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上方

(1).前面。《史記·滑稽列傳禇少孫論》:“﹝臣﹞竊不遜讓,復作故事滑稽之語六章,編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陰陽五行家指東方和北方。《漢書·翼奉傳》:“上方之情樂也,樂行姦邪,辰未主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謂北與東也,陽氣所萌生,故為上。”

(3).天上;上界。《雲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陽空虛之內,無色無象,無形無影。” 元 鄭廷玉 《忍字記》楔子:“有上方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羅漢,不聽我佛講經説法。”《 * 詞話》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兒·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葉疏鐘下界聞。”

(4).住持僧居住的內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瑞塔臨初期,金輿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涼寺》詩:“白寺荒灣略艤舟,攜笻來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歸寺》詩:“暝色延歸路,雲中見上方。” 潘飛聲 《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詩:“南來彈指又滄桑,斜日疏鐘聽上方。”

(5).上邦,大國。《西遊記》第二八回:“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當小可的。”

(6).上級。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們以為她應當馬上向上方報告,不應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漢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儲藏、供應帝王及皇宮中所用刀劍、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漢書·佞倖傳·董賢》:“下至 賢 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

(8).同“ 尚方 ”。泛指宮廷中主管膳食、方藥的官署。《明史·徐階傳》:“帝察 階 勤……召直 無逸殿 ,與大學士 張治 、 李本 俱賜飛魚服及上方珍饌。”《紅樓夢》第五七回:“彼時 賈母 又命將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各樣上方秘制諸藥,按方飲服。”

(9).上方劍的簡稱。 清 李漁 《玉搔頭·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軍威奮激人心癢,前旌未至聲至往。” 清 陸次雲 《圓圓傳》:“時 闖 師將迫畿輔矣,帝急召 三桂 對平臺,錫蟒玉,賜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關 。”參見“ 上方劍 ”。

行步

走動

行步如常。——清· 方苞《獄中雜記》

識者

有見識的人。《漢書·師丹傳》:“京師識者鹹以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請,四方所瞻卬也。” 顏師古 註:“識者,謂有識之人也。”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且有元戎命,悲歌識者誰。”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談小品文》:“這一層,卻要讀者有選擇的眼光,也希望識者給相當的指點的。”

下界

(1) 下方的界限

(2) 人間;對天上而言

凡夫

平常的人;平庸的人

凡夫俗子

修善

以善自勉,行善。 魯迅 《吶喊·兔和貓》:“我覺得母親實在太修善,於是不由的就說出模稜的近乎不以為然的答話來。”

嘍囉

亦作“ 嘍羅 ”。1.伶俐能幹;有本領。 唐 鄭綮 《題中書壁》詩:“側坡蛆蜫蜦,蟻子競來拖。一朝白雨中,無鈍無嘍囉。”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二折:“剗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嘍囉,請起來波小哥!”《水滸傳》第八四回:“郎主道:‘引兵的那蠻子,是甚人?這等嘍羅!’”

(2).舊稱占有固定地盤的強人部眾,現在多比喻追隨惡人的人。《水滸傳》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紮下一個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羅,有百十匹好馬。”《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那 赤松林 下 著地滾 周進 ,屯住四五十嘍囉。” 魯迅 《南腔北調集·題記》:“他( 梁實秋 )在北方一面做教授,一面編副刊,一位嘍羅兒就在那副刊上說我和 美國 的 門肯 (H.L.Mencken)相像,因為每年都要出一本書。”

(3).擾亂;喧噪。 明 劉基 《送人分題得鶴山》詩:“前飛烏鳶後駕鵝,啄腥爭腐聲嘍囉。” 清 洪昇 《長生殿·冥追》:“惡噷噷一場嘍囉,亂匆匆一生結果。”

詩詞推薦

求因果·其二·修善十一首原文_求因果·其二·修善十一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