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頤齋詩筒走寄

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代

答頤齋詩筒走寄原文

剪燭西窗聽雨聲,曉天又弄半陰晴。
黃金塢里知無分,紫翠樓前忍負盟。
君有磚花占日影,我慚瓦釜答雷鳴。
今朝茹素無清供,喜得鄰分玉版羹。

詩詞問答

問:答頤齋詩筒走寄的作者是誰?答:胡仲弓
問:答頤齋詩筒走寄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胡仲弓答頤齋詩筒走寄書法欣賞

胡仲弓答頤齋詩筒走寄書法作品欣賞
答頤齋詩筒走寄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王季海求父宣義輓詞二首

    蘇籀宋代〕里仁巾幾寂,遺懿滿瞻聽。濟美珪璋質,流芳琬琰銘。紙灰霏似雪,卷泣灑將冰。念念存伽釋,超超拔九冥。
  • 送僧

    釋文珦宋代〕雲作達人性,東西無定居。重逢在京闕,忽憶歸園廬。水宿傍江市,山行見樵車。後期難重尋,握手空躊躇。
  • 雷洞坪

    范成大宋代〕行人魄動風森森,兩崖奔黑愁太陰。不知七十二洞處,側足下窺雲海深。聞有神龍依佛住,棖觸鬚臾召雷雨。兩川
  • 錢元質飲客月岩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岩下四

    李流謙宋代〕兩山齊起屹雙闕,一岩突出刳寒月。成行松桂自昭穆,入耳流泉聞宮角。向來妙思發天蘊,突兀小亭著能穩。漁郎
  • 用山谷題借景軒賦史簿清蔭

    釋寶曇宋代〕竹君如餘子琴張,友此百十庸何傷。聽渠風雨夜深語,撼我窗幾無邊涼。起來顛倒急穿襪,直恐吾廬變林樾。卻煩
  • 岳州作

    張說唐代〕水國生秋草,離居再及瓜。山川臨洞穴,風日望長沙。物土南州異,關河北信賒。日昏聞怪鳥,地熱見修蛇。遠人
    答頤齋詩筒走寄原文_答頤齋詩筒走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明日欲宿石門,未到而風雨大作,泊靈星小

    楊萬里宋代〕石門未到未為遲,小泊靈星也自奇。此去五羊三十里,明朝還有到城時。
    答頤齋詩筒走寄原文_答頤齋詩筒走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同年楊廷秀使君寄題石湖

    范成大宋代〕半世輕隨出岫雲,如今歸作臥雲人。小山有賦招遊子,大塊無私佚老身。禪版夢中千嶂曉,鬢絲風裡萬花春。新年
  • 挽李左藏

    許月卿宋代〕少年謂子氣橫秋,壯已邊城汗漫遊。筮仕弗如歸亦好,讀書未了死方休。半生懶意琴三疊,千古詩情土一丘。月落
  • 次韻王解元

    陳造宋代〕觀名計利心,惴惴日交戰。洪濤探龍睡,赤手投虎圈。孰知青雲士,眼靜不及眩。中年琴書趣,早歲林壑原。我無
  • 晚泊金陵水亭

    杜荀鶴唐代〕江亭當廢國,秋景倍蕭騷。夕照殘荒壘,寒潮漲古濠。就田看鶴劣,隔水見僧高。無限前朝事,醒吟易覺勞。
  • 寄梁淑

    戎昱唐代〕長憶江頭執別時,論文未有不相思。雁過經秋無尺素,人來終日見新詩。心思食檗何由展,家似流萍任所之。悔學
  • 述祖德詩

    謝靈運南北朝〕中原昔喪亂。喪亂豈解已。崩騰永嘉末。逼迫太元始。河外無反正。江介有{?戚}圯。萬邦鹹震懾。橫流賴君子
  • 南鄉子

    朱埴宋代〕花柳隔重扃。送過鞦韆笑語聲。檐鵲也嗔人起晚,天晴。孤負東風趁踏青。細細砑紅綾。小字相思寫不成。心上可
  • 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

    梅堯臣宋代〕秋思公何高,堆積自嵱嵷。出為悲秋辭,萬仞見孤聳。念我老於詩,我發實種種。而後傷故人,故人多作冢。陰風
  • 逍遙詠

    宋太宗宋代〕虎龍本屬木, * 作華池。水炎恆為則,陰陽造化遲。清心常積德,凡眼豈能知。君子聽吾喻,神明勿喑欺。
  • 再至凌風亭

    韓元吉宋代〕目盡西風落照邊,危亭負景故依然。重來身忝二千石,老去心驚十九年。種柳已高丹檻外,栽花猶占綠窗前。不堪
  • 山家暮春

    陸游宋代〕遶屋清陰合,緣堤綠草纖。起蠶初放食,新麥已磨鐮。苦筍先調醬,青梅小蘸鹽。佳時幸無事,酒盡更須添。
  • 徐潭即事二首

    劉克莊宋代〕一生常寄人籬落,入手斯丘得自專。防墓向來封四尺,驪山何必錮三泉。暮年已作飾巾客,它日那無掛劍賢。種萬
    答頤齋詩筒走寄原文_答頤齋詩筒走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放魚

    李復宋代〕有客持巨魚,造門前自陳。敢致子產饋,可待姜侯賓。野人不知薄,但愧心美芹。橫盤五尺余,飛光生目輪。高鬣
答頤齋詩筒走寄原文_答頤齋詩筒走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