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和李七木韻原文
悲風兼日夜,落木戰繁聲。
午爨看無色,宵籌咽不鳴。
冰條依霤注,炭結趁爐生。
猶有寒機淚,淒淒憶踐更。
詩詞問答
問:苦寒和李七木韻的作者是誰?答:李遂
問:苦寒和李七木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苦寒和李七木韻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遂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遂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悲風
使人倍覺淒涼的風聲
高樹多悲風。——魏· 曹植《野田黃雀行》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時日夜兵火交迫。——《廣州軍務記》
日夜望將軍至。——《史記·項羽本紀》
落木
落葉。 唐 杜甫 《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 長江 滾滾來。”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鋭進百餘步,困憊,又皆落木梗路,遂迴。” 清 顧炎武 《廣昌道中》詩之二:“枯荑春至遲,落木秋來早。”
繁聲
(1).指浮靡的音樂。《後漢書·伏湛宋弘等傳論》:“ 宋弘 止繁聲,戒 * ,其有《關雎》之風乎!”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聲色》:“至乃 鄭衛 繁聲,抑揚絶調,足使風雲變動,性靈感召。”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人情不能無所寄,而又不能使天下同出一途,《大雅》不多見,而繁聲於是乎作矣。”
(2).繁雜的聲音。 清 金農 《山中吉祥草忽爾吐花抽莖因賦轉韻五字詩記之》:“澗風無繁聲,逆鼻清香生。”
無色
即黯然失色
檀板之聲無色。——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冰條
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時凝潔而成的條狀物。 宋 梅堯臣 《欲雪復晴》詩:“陰雲不成雪,碧瓦有緐霜。日氣生簾額,冰條結井牀。” 清 魏源 《棧道雜詩》之五:“陰箐冰條死,陽厓日車匿。” 蕭紅 《看風箏》一:“﹝老人﹞拖著鞋,頭上沒有帽子,鼻涕在鬍鬚上結起網羅似的冰條來,縱橫的網羅著鬍鬚。”
寒機
寒夜的織布機。 南朝 宋 鮑照 《和王羲興七夕》詩:“寒機思孀婦,秋堂泣征客。” 宋 曾鞏 《山水屏》詩:“ 吳 縑落寒機,舒捲光亂目。”
淒淒
(1) 形容寒涼
風雨淒淒。——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形容悲傷淒涼
淒淒不似向前聲。——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踐更
(1).古代的一種徭役。輪到的可以出錢僱人代替。受錢代人服役叫踐更。《史記·吳王濞列傳》:“卒踐更,輒與平賈。” 張守節 正義:“踐更,若今唱更、行更者也,言民自著卒……貧者欲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月二千,是為踐更。” 宋 蘇軾 《策別厚貨財》之二:“昔 漢 之制,有踐更之卒,而無營田之兵。” 清 田從典 《擬七德九功舞歌效樂天體》:“今日公家免踐更,鼓腹行歌仍作息。”
(2).交替任職;先後任職。《舊唐書·楊於陵傳》:“居朝三十餘年,踐更中外,始終不失其正。” 唐 柳宗元 《為崔中丞請朝覲表》:“中外踐更,出入迭用。” 宋 陳亮 《謝趙同知啟》:“敬惟同知相公蚤以文墨,自結主知,出其才猷,遂為世用。踐更多矣,聲問偉然。”
(3).謂輪流,替換。 清 楊揆 《病兵吟》:“朝不得食,荷戈拓戟;暮不得息,踐更行汲。”《花月痕》第四七回:“此時各道援師,早撤防了。 顏 林 二將,部下各留千人,半年更換一班,就是 紫滄 子弟兵,也只是踐更而已。”
(4).經歷。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序》:“縱談所及,多故實舊聞,或古今嘉言善行,皆少日所傳於長老名流,及出入中朝身所踐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