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被吟原文
霜風獵獵吹凍雨,山色淒迷路脩阻。
皇華使君重按部,屬吏奔趍疇敢侮。
土俗民風本貧窶,行台供張甚莽鹵。
繩床練帳竹撐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聞知不遑處,急呼里正加捶楚。
里正低頭呼且語,此邦樸陋傳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盡棄農功事刀弩。
倉無積粟衣無楮,村寨蕭然但環堵,那得奢華奉官府。
聽罷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闕摩撫。
五十衰慵慚守土,太倉竊食將何補。
使君寬洪請莫怒,禹稷憂民更艱苦。
詩詞問答
問:薄被吟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薄被吟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2. 請,嘉靖本作“且”。
參考注釋
霜風
(1).刺骨寒風。 北周 庾信 《衛王贈桑落酒奉答》詩:“霜風亂飄葉,寒水細澄沙。”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三折:“斷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風淅淅, 渭城 邊煙雨霏霏。”
(2).指嚴明的風紀。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風,教義窮於足跡。”
獵獵
形容風聲或風吹動旗幟等的聲音
北風獵獵
凍雨
以液態降落的雨,系與地面或暴露物體碰撞時凍結所致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參 《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詩:“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館秋。” 宋 歐陽修 《朝中措·平山堂》詞:“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葉聖陶 《從西安到蘭州》:“一會兒出了隧道,又看見窗外的天光山色。”
迷路
迷失道路
他迷路了
皇華使
皇帝的使臣。 唐 王維 《送李判官赴江東》詩:“聞道皇華使,方隨皁蓋臣。” 唐 杜甫 《寄韋有夏郎中》詩:“萬里皇華使,為僚記腐儒。” 宋 范成大 《趙州石橋》詩:“不因再度皇華使,誰洗奚車塞馬塵?”參見“ 皇華 ”。
按部
(1).按照部類。 漢 王粲 《浮淮賦》:“羣師按部,左右就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若夫善奕之文,則術有恆數,按部整伍,以待情會,因時順機,動不失正。” 唐 劉禕之 《酬鄭沁州》詩:“緝圖昭國典,按部留宸矚。”
(2).帶領部屬。《東觀漢記·祭遵傳》:“將軍連年拒難,眾兵即卻,復獨按部,功勞爛然。”
(3).巡視部屬。《新唐書·令狐峘傳》:“ 齊映 為 江西 觀察使,按部及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梁尚書》:“ 鄢陵 梁尚書 官 陝西 ,一日,按部 河州 ,有通官四人迎於道左。”
屬吏
下屬的官吏
土俗
(1) 地方風俗
(2) 粗俗;不雅觀
民風
民眾的風氣;民間風俗
民風淳樸
貧窶
亦作“ 貧寠 ”。1.貧乏,貧窮。《荀子·大略》:“然故民不困財,貧窶者有所竄其手。” 唐 杜甫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將老憂貧窶,筋力豈能及。”《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 至正 丙戌, 泰州 士人 何友仁 ,為貧窶所迫,不能聊生。” 清 方文 《贈白孟新仲調移居》詩之二:“故友皆貧窶,誰能送酒錢?” 梁啓超 《新羅馬·弔古》:“門閥寒微,家計貧窶。”
(2).指貧窮的人。《管子·五輔》:“衣凍寒,食飢渴,匡貧窶,振罷露,資乏絶,此謂振其窮。”
行台
(1).台省在外者稱行台。 魏 晉 始有之,為出征時隨其所駐之地設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務機構, 北朝 後期,稱尚書大行台,設定官屬無異於中央,自成行政系統。 唐 貞觀 以後漸廢。 金 、 元 時,因轄境遼闊,又按中央制度分設於各地區,有行中書省(行省),行樞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別執掌行政,軍事及監察權。行省實即繼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舊時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 宋 黃庭堅 《送顧子敦赴河東》詩之三:“攬轡都城風露秋,行臺無妾護衣篝。”《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其時城內早經預備,把個總督行臺,做了欽差行轅。”
(3).客寓,旅館。 蘇曼殊 《答柳亞子書》:“ 桐 兄前日抵 申 ,同寓行台,今擬明日同作 蘇台 之游。”
(4).臨時設立的戲台。《紅樓夢》第八五回:“這日一早, 王子勝 和親戚家已送過一班戲來,就在 賈母 正廳前,搭起行臺。”
供張
見“ 供帳 ”。
莽鹵
(1).粗疏;馬虎。 唐 寒山 《詩》之一六一:“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鹵。” 宋 王禹偁 《觀鄰家園中種黍示嘉祐》詩:“播種甚莽鹵,苗稼安能起。” 宋 葉適 《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謨閣李公墓志銘》:“上玩下怠,施置莽鹵,恐禍不可測。”
(2).模糊不明。 宋 葉適 《寄題鍾秀才詠歸堂》:“課兒讀《易》夜參五,香燼銷沉燈莽鹵。”
繩床
見“ 繩牀 ”。 一種可以折迭的輕便坐具。以板為之,並用繩穿織而成。又稱“胡床”、“交床”。《晉書·藝術傳·佛圖澄》:“迺與弟子 法首 等數人至故泉上,坐繩牀,燒安息香,呪願數百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至於坐止,鹹用繩牀。” 宋 王觀國 《學林·繩床》:“繩牀者,以繩貫穿為坐物,即俗謂之交椅之屬是也。” 清 杜濬 《為斯上人題》詩:“誰識山僧意,繩牀繪牡丹。” 清 黃宗羲 《陳乾初墓志銘》:“晚得拘攣之疾,不下繩床者十五年。”
撐拄
亦作“撐拄”。1.支撐;頂拄。 漢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君獨不見 長城 下,死者骸骨相撐拄。” 宋 蘇軾 《東坡》詩之四:“秋來霜穗重,顛倒相撐拄。”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上》:“中 唐 無 杜 材力學問,欲以一二致語撐拄其間,庸詎可乎!”
(2).支持;維持。《上蔡語錄》卷上:“非 孟子 恁地手腳,也撐拄此事不去。” 宋 陸游 《獨夜》詩:“雖雲久置散,飢飽尚撐拄。” 清 戴名世 《李節婦傳》:“而節婦以一女子巋然傑起,撐拄綱常,爭光日月,人皆謂 李氏 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 茅盾 《虹》四:“她好像是一個失敗的革命者,為要撐拄著自己不陷入於悲觀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氣斥罵那些愁眉淚眼的同難者。”
(3).猶抵賴。《宋史·陳襄傳》:“民有失物者,賊曹捕偷兒至,數輩相撐拄。”
布被
布制的被子。多以狀生活清苦。 漢 劉向 《列女傳·魯黔婁妻》:“ 曾子 弔之,上堂見先生之屍在牖下,枕墼席稿,緼袍不表,覆以布被,首足不盡斂,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後漢書·祭遵傳》:“家無私財,身衣韋絝,布被。”《晉書·楊軻傳》:“常臥土床,覆以布被,倮寢其中,下無茵褥。”
太守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後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聞知
(1).聽說;知道。《書·胤征》:“ 羲 和 屍厥官,罔聞知。”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使四面求醫藥,天下皆聞知。” 茅盾 《雨天雜寫之五》:“ 苻堅 聞知了他的大名,便派驍騎將軍 呂光 帶兵打 龜茲國 ,‘請’他進關。”
(2).見聞;知識。《書·無逸》:“否則,侮厥父母,曰:‘昔之人無聞知。’”《北史·列女傳·房愛親妻崔氏》:“性嚴明,有高節,歷覽書傳,多所聞知。” 宋 葉適 《漢陽軍新修學記》:“一其趨向,厚其師友,畜其聞知,廣其倫類。”
(3).謂由傳聞傳授而有所認識。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文王 至於 孔子 ,五百有餘歲,若 太公望 、 散宜生 ,則見而知之;若 孔子 ,則聞而知之。” 清 顏元 《存學編·總論諸儒講學》:“其郊使見知聞知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老名號。”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乾荔枝》:“古代 墨 家把知識來源分為三類,這就是‘親知’、‘聞知’、‘說知’……‘聞知’是從旁人口頭或書面傳授得來的知識。”
不遑
沒有時間;來不及
然而剛腸激發,不遑辭候,驚擾宮中,復忤賓客。——唐·李朝威《柳毅傳》
里正
(1) 里長,封建社會統治鄉里的小吏
華陰令…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里正。——《聊齋志異·促織》
(2) (以責之里正,是“以之責之於里正”的省略。以,把。“以”後的“之”代經常供應促織一事。“責之”的“之”復指前一個“之”指代的內容)
捶楚
杖擊;鞭打。亦為古代刑罰之一。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纖微過失,又惜行捶楚;所以處於清高,益護其短也。” 唐 韓愈 《贈張功曹》詩:“判司卑官不堪説,未免捶楚塵埃間。”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馬齧定襄簿》:“ 河西 程氏 馬逸,直上廳,嚙主簿,倒。旁立數十人,號叫捶楚,不能救。” 清 王晫 《今世說·識鑒》:“其師 計青麟 ,大加捶楚。”
低頭
(1)
(2) 垂下頭
低頭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頭認罪
樸陋
質樸無華;質樸鄙陋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功事
工作成績。《周禮·天官·內宰》:“歲終則會內人之稍食,稽其功事。” 賈公彥 疏:“稽其功事者,稽,計也。又當計女御絲枲二者之功事,以知多少。”
積粟
(1).謂貯存穀物。《戰國策·秦策四》:“無把銚推耨之勢,而有積粟之實,此有其實而無其名者也。” 唐 韓愈 《烏氏廟碑銘》:“積粟厲兵,出入耕戰。”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狀·議守》:“數年之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 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第二問》:“清句數矣,乏伍猶故也;積粟課矣,空廩猶故也。”
(2).指貯存起來的穀物。《韓非子·十過》:“城郭不治,倉無積粟,府無儲錢,庫無甲兵,邑無守具。”《史記·李斯列傳》:“ 斯 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漢書·霍去病傳》:“至 窴顏山 趙信城 ,得 匈奴 積粟食軍。”
村寨
村莊;寨子
村寨相連
蕭然
(1).猶騷然。擾亂騷動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邊蕭然苦兵矣。” 唐 元稹 《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不廢戒嚴,而猶物議喧囂,財力耗顇,數年之外,天下蕭然。”《明史·宦官傳二·陳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2).空寂;蕭條。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新唐書·宦者傳上·程元振》:“虜扣 便橋 ,帝倉黃出居 陝 ,京師陷。賊剽府庫,焚閭衖,蕭然為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袁鷹 《故鄉夜話》:“此外四壁蕭然,再沒有任何東西。”
(3).稀疏;虛空。 宋 葉適 《題<林秀文集>》:“鬢髮蕭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謁延賞》:“雙親棄世十八年,囊篋盡蕭然。”《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州嘗被賊,居民蕭然。”
(4).簡陋。 宋 陸游 《自笑》詩:“惟餘數卷殘書在,破篋蕭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每行縣以物自隨,杯湯不肯受。去官貧甚,鬻所乘馬以行,行李蕭然,觀者嘆息。” 王闓運 《侯官陳君墓志銘》:“乘輿蕭然,襆被而已。”
(5).蕭灑;悠閒。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詩:“秋水清無底,蕭然浄客心。” 宋 蘇軾 《游惠山》詩序:“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談起這事,好像天大禍事,就要臨頭一樣,比起前數月,蕭然而論 北京 事情的態度,真不同!”
環堵
(1).四周環著每面一方丈的土牆。形容狹小、簡陋的居室。《禮記·儒行》:“儒者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 鄭玄 註:“環堵,面一堵也。五版為堵,五堵為雉。”《淮南子·原道訓》:“環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戶瓮牖,揉桑為樞。” 高誘 註:“堵長一丈,高一丈,故曰環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詩:“幾時高議排金門,各使蒼生有環堵。” 康有為 《陝西第一次講演》:“凡為家人者,處環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樂,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憂。”
(2).指貧窮人家。 清 唐甄 《潛書·去奴》:“環堵之子,不可以權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宮中之事。”
(3).圍聚如牆。形容擁擠。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明武宗遺事》:“值帝微行,過其肆,見觀者環堵,嘖嘖稱羨。”
那得
1.怎得;怎會;怎能。奢華
奢侈浮華
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項鍊》
官府
(1) 舊指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他這件官司並無難斷之處,從前的官府,都因礙著臉面,所以如此。——《紅樓夢》
(2) 舊稱封建官吏
俄而大轎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過去。——《紅樓夢》
嗟嗟
(1).嘆詞。表示招呼。《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2).嘆詞。表示感慨。《楚辭·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唐 李頎 《行路難》詩:“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可為鄰。” 明 張煌言 《長鯨行》:“嗟嗟長鯨爾何愚,如彼異類空屈節。”
(3).嘆詞。表示讚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鄭玄 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 明 陳烈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嗟嗟樹開國之勛猷,昭傳世之文章。”
(4).象聲詞。猶濺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夷民
(1).謂使度量標準統一,民眾交易公平。《左傳·昭公十七年》:“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孔穎達 疏:“使其利便民之器用,正丈尺之度,斗斛之量,所以平均下民也。 樊光 、 服虔 云:雉者,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
(2).對外國人的泛稱。 清 姚鼐 《侍講張君墓志銘》:“ 澳門 者, 香山 南境,斗入海,西洋夷民居之……上吏以君賢,俾攝其職,君尤能得夷民情而柔調之。”
摩撫
(1).用手撫摸;摩擦。 宋 王炎 《題唐人<浴兒圖>》詩:“有犬斕斒受摩撫,與人習熟無猜疑。” 明 唐順之 《暘公吳公傳》:“嘗侍上臥,至以肩倚上,或摩撫玉體。” 王統照 《攪天風雪夢牢騷》:“他說完這些話,把凍得紅紫的雙手摩撫著。”
(2).猶安撫。 宋 蘇軾 《次韻章傳道喜雨》:“應憐郡守老且愚,欲把瘡痍手摩撫。”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 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見後進中異常者必摩撫之。”《金史·雷淵傳》:“驕將悍卒倚外敵為重,自行臺以下皆摩撫之。”
衰慵
衰老慵懶。 宋 蘇轍 《迎寄王適》詩:“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鯤魚會化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蕭七》:“岳父母並出,曰:‘拙女久蒙溫煦。老身以殘年衰慵,有疎省問,或當不怪耶?’”
守土
守衛疆土
守土有責
太倉
(1).古代京師儲谷的大倉。《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清史稿·食貨志一》:“天府太倉之蓄,一旦蕩然。”
(2).胃的別名。本以太倉喻胃,後徑稱胃為太倉。《靈樞經·脹論》:“胃者,太倉也。”《黃庭內景經·脾長》:“脾長一尺掩太倉。” 梁丘子 註:“太倉,胃也。”
竊食
(1).偷吃。 漢 王充 《論衡·知實》:“ 顏淵 炊飯,塵落甑中,欲置之則不清,投地則棄飯,掇而食之。 孔子 望見,以為竊食。”
(2).竊取俸祿。謂任官而無作為。常用作自謙之詞。 宋 曾鞏 《洪州謝到任表》:“竊食累朝,備官儒館。”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詩:“安能久竊食,終負故人期。”
使君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桑》
寬洪
見“ 寬宏 ”。
禹稷
指 夏禹 與 后稷 。 夏禹 后稷 受 堯 舜 命整治山川,教民耕種,稱為賢臣。《孟子·離婁下》:“ 禹 稷 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孔子 賢之。” 漢 王充 《論衡·逢遇》:“夫能御驥騄者,必 王良 也;能臣 禹 、 稷 、 皋陶 者,必 堯 舜 也。”
憂民
謂關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贄 《與焦若侯書》:“但 半山 過於自信,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 羅惇曧 《文學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術,皆發揮仁字。至於保民、養民、憂民,皆從不忍人之心發出。”
艱苦
艱難地過日子。指生活困苦
艱苦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