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鄉賢堂

作者:陳鵬 朝代:宋代

綿州鄉賢堂原文

潼山高兮潼水清,厥鍾秀兮鄉之英。

之人已去兮逖聽風聲,我懷孔切誰儀刑。

有美張公兮開明庭,作新宮兮州之黌。

著其為人兮加丹青,貌惟肖兮如生。

或桐挺而孤高,或芝荂而九莖。

或蘭生兮春華,或菊秀兮秋馨。

或鳳躍而蛟翔,或鳧將而鶴迎。

使人咨嗟嘆息而追惟兮,至其子孫又嗚咽流涕而咿嚶。

恍若接兮謦咳之音,內懷勸懼兮若從使令。

亦瞻像兮昭昭,而起福兮冥冥。

百年兮歷時雖多,非張公兮誰與銘。

詩詞問答

問:綿州鄉賢堂的作者是誰?答:陳鵬
問:綿州鄉賢堂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鵬的名句有哪些?答:陳鵬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2. 《永樂大典》卷七二三七引《潼川志》

參考注釋

鍾秀

聚集靈秀之氣。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蒼翠詭狀,綺綰繡錯,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 清 唐孫華 《酬徐薲洲侍郎》詩:“孕奇鍾秀異人出,詞華哲匠多精能。”

已去

表示從現在起到將來的時間。“已”同“以”。可譯成“以後”

從此已去。——唐· 李朝威《柳毅傳》

逖聽

猶逖聞。常表示恭敬。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率邇者踵武,逖聽者風聲。” 唐 楊譚 《兵部奏劍南節度破西山賊露布》:“ 顓頊 有 共工 之陣,以平水害,逖聽前古。”《林伯渠日記·一九二六年九月十七日》:“我軍進攻 贛 境節節勝利,逖聽之下,不勝鼓舞。”

風聲

傳出來的訊息

風聲很緊

走漏風聲

儀刑

(1) 效法;法式

儀刑文王,萬邦作孚。——《詩·大雅·文王》

(2) 朱熹集傳:“儀,象;刑,法。”

(3) 典範,典型

明庭

(1).古代帝王祭祀神靈之地。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鈞天曲》:“已慶明庭樂,誰想南風彈。”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徵調曲三》:“眾仙就朝於瑤水,羣帝受享於明庭。”參見“ 明廷 ”。

(2).聖明的朝廷。 唐 杜牧 《雪中書懷》詩:“明庭開廣敞,才儁受羈維。”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清 李漁 《玉搔頭·得實》:“娘行休灑傷時淚,真共假,向明庭質對。”

新宮

(1).新建的宮室或宗廟。《春秋·成公三年》:“甲子,新宮災。” 杜預 註:“三年喪畢, 宣公 神主新入廟,故謂之新宮。” 晉 左思 《蜀都賦》:“營新宮於爽塏,擬 承明 而起廬。”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正月元日,初見宗祖,躬執百禮,登降拜俯。薦於新宮,視瞻梁梠。”

(2).《詩·小雅》逸篇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叔孫婼 聘於 宋 …… 宋公 享 昭子 ,賦《新宮》。” 杜預 註:“逸《詩》。”《儀禮·燕禮》:“升歌《鹿鳴》,下管《新宮》。” 鄭玄 註:“《新宮》,《小雅》逸篇也。” 五代 丘光庭 《兼明書·<補新宮>序》:“《新宮》既為下管所奏,正與《南陔》事同,故知為 文王 詩也。”

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態度

他為人正直

為人正派

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為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其為人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為人迂訥。——《聊齋志異·促織》

(2) 與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為人

(3) 像貌特徵

為人潔白晰。——《樂府詩集·陌上桑》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惟肖

相似。惟,語助詞。《書·說命上》:“ 高宗 夢得 説 ……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於天下, 説 築 傅巖 之野,惟肖。” 唐 王季友 《鑒止水賦》:“得懲躁之為誡,知飾容之惟肖。”

孤高

特立高聳

孤高特立

九莖

《史記·孝武本紀》:“ 甘泉 防生芝九莖。”《漢書·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 函德殿 銅池中。”後因以“九莖”指芝草。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之八:“收六穗於征賦,翫九莖於池沼。”參見“ 九芝 ”。

蘭生

(1).形容美酒香氣四溢。《漢書·禮樂志》:“百末旨酒布蘭生。”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百日之末酒也,芬香布列,若蘭之生也。”

(2).指美酒。

春華

(1).春天的花。《漢書·敘傳上》:“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 唐 駱賓王 《疇昔篇》:“容鬢年年異,春華歲歲同。” 魯迅 《無題》詩:“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2).謂春天開花。參見“ 春華秋實 ”。

(3).喻青春年華;少壯之時。 唐 李白 《惜餘春賦》:“望夫君兮興咨嗟,橫涕淚兮怨春華。” 郁達夫 《再游高莊偶感續成》詩:“從知人世原無定,始信春華例有秋。”

(4).喻女子嬌艷的容顏。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紅閨貌減落春華, 玉門 腸斷逢秋色。”

鳳躍

像鳳凰飛躍。形容步履輕健。《藝文類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簡文帝 《錫杖銘》:“排空霧轉,騰雲鳳躍。”

使人

傭人,奴僕。《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明日, 魏博 搜捕金盒,一軍憂疑。這裡卻教了使人送還他去, 田承嗣 一見驚慌,知是劍俠,恐怕取他首級,把邪謀都息了。” 蕭紅 《生死場》三:“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門前,地主們就連一塊銅板也從不捨棄在貧農們的身上。”

奉命出使的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趙孟 曰:‘牀笫之言不踰閥,況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聞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沙糖中國本無之。 唐太宗 時,外國貢至,問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紀》:“六月戊寅, 察罕 以書來報,留我使人不遣。”

咨嗟

(1).讚嘆。《楚辭·天問》:“何親揆 發 ,定 周 之命以咨嗟?” 王逸 註:“咨嗟,嘆而美之也。”《南史·張緒傳》:“ 劉悛 之為 益州 ,獻 蜀 柳數枝…… 武帝 以植於 太昌 靈和殿 前,常賞玩咨嗟。” 宋 歐陽修 《贈無為軍李道士》詩:“ 李師 琴紋如臥蛇,一彈使我三咨嗟。” 王闓運 《曾孝子碑文》:“學士大夫高尚其道,負販傭嫗咨嗟其行。”

(2).嘆息。 漢 焦贛 《易林·離之升》:“車傷牛罷,日暮咨嗟。”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雁門太守行》:“﹝ 王渙 ﹞病卒,老少咨嗟,奠酬以千數。”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正監蒙難紀實》:“是時, 高公 已居林下,頗為咨嗟,然已無可奈何。”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追惟

亦作“ 追維 ”。追憶;回想。《隸釋·漢殽阬君神祠碑》:“追惟 伯禹 遏治之利,乃復浚治 殽 阬。”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七:“追惟英華之言,欲取所遺香爇之。”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追維舊事,為之惻愴。” 清 汪懋麟 《除夕前三日陳學士招飲寓齋》詩:“追維困官書,那得數相過。” 譚延闓 《<孫中山與 * 書>跋》:“追維疇昔,侍坐款語,如在目前,不禁涕泗之橫集矣。”

子孫

(1) 兒子和孫子

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2) 泛指後代

子孫相繼為王。——《戰國策·趙策》

(3) 又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者及其子孫。

嗚咽

(1)

(2) 傷心哽泣的聲音

抱公膝而嗚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行路亦嗚咽

(3) 形容水、風等的聲音淒切

逝水猶嗚咽

流涕

流淚。涕,古代一般指眼淚,用“泗”指鼻涕。如“涕泗交流”。後來“淚”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泗”一般不再使用

德威流涕,不能執刀。——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咿嚶

(1).象聲詞。鳥獸啼叫聲。 宋 歐陽修 《祭石曼卿文》:“但見牧童樵叟歌唫而上下,與夫驚禽駭獸悲鳴躑躅而咿嚶。”

(2).象聲詞。人低語、呻吟或吟唱聲。 宋 陸游 《枕上述夢》詩:“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嚶牀簀死堪羞。”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梁八老》:“伶跪伏泣涕,咿嚶請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一夕月明, 伯玉 見木偶跳舞院中,作演劇之狀,聽之亦咿嚶似度曲。”

恍若

(1).茫然。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使者復命, 順 忽然而寤,恍若自失。” 金 段成己 《醒心亭》詩:“翛然自得天游趣,恍若那知地境靈。”

(2).好像,仿佛。 唐 韓愈 《答李秀才書》:“ 元賓 之面容,恍若相接。” 宋 葉適 《醫工嘆重贈柳山人》詩:“一身盡異形質變,恍若土木徒人言。”《老殘遊記》第二回:“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 劉白羽 《火光照紅海洋》:“狂嘯的海風與澎湃的海濤從幾面襲來,使你恍若置身於海上懸崖。”

謦咳

見“ 謦欬 ”。

使令

(1) 使喚

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

(2) 供使喚的人

左右使令詐難憑,慎勿浪言常兢兢。——韓愈《永貞行》

昭昭

(1) 明亮;光明

昭昭有光,利行兵

(2) 明白;清楚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老子》

昭昭然白黑分類。——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形容有心事

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

起福

產生或得到福祉。 漢 劉向 《極諫用外戚封事》:“夫明者起福於無形,銷患於未然。”《淮南子·泰族訓》:“故其起福也,不見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禍也,不見其所以而禍除。”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辭·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遠;深遠

鴻飛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歷時

所經過的時間

這一戰役歷時六十五天

詩詞推薦

綿州鄉賢堂原文_綿州鄉賢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