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西川提舉玉海李府君挽章·其一

作者:全大震 朝代:明代

原文

吏隱何工拙,馳驅蜀道難。

錦江回大篆,鹽井燭餘寒。

靴舄寧留犢,巾車幾到官。

茂陵有遺草,好付所忠看。

詩詞問答

問:《故西川提舉玉海李府君挽章·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全大震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全大震的名句有哪些?答:全大震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吏隱

(1).謂不以利祿縈心,雖居官而猶如隱者。 唐 宋之問 《藍田山莊》詩:“宦遊非吏隱,心事好幽偏。” 唐 白居易 《江州司馬廳記》:“ 江州 左 匡廬 ,右 江 湖 ,土高氣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隱者,捨此官何求焉?” 宋 王禹偁 《游虎丘》詩:“我今方吏隱,心在雲水間。”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薌畇公輓聯》:“鱣舍怡情,看三徑香多,省識人如菊淡;鯉庭侍養,悵六年吏隱,遽聞詩詠莪哀。”

(2).山名。一名 窪尊山 。在 浙江省 縉雲縣 。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地上》:“ 吏隱山 ,在 縉雲 ,縣令 李陽冰 退居於此山,創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陽冰 鑿石為窪尊。”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六·處州府》:“ 吏隱山 ,縣治東北,一名 窪尊山 ,以 唐 縣令 李陽冰 名。”

工拙

猶言優劣。《呂氏春秋·知度》:“若此則工拙愚智勇懼可得以故易官。” 唐 黃滔 《唐昭宗實錄》:“明試殿庭,題目盡取於《典》《墳》,賦詠用觀其工拙。” 茅盾 《<子夜>後記》:“我不遑再計工拙,就靦然出版了。”

馳驅

(1) 飛馳

策馬馳驅

(2) 奔走效力,盡全力效勞

蜀道難

(1).樂府《瑟調曲》名。 南朝 梁簡文帝 、 劉孝威 等均有此作, 唐 李白 所作尤有名。《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五·瑟調曲五》引 唐 吳兢 《樂府解題》:“《蜀道難》備言 銅梁 、 玉壘 之阻,與《蜀國絃》頗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五·瑟調曲五》引《尚書談錄》:“ 李白 作《蜀道難》以罪 嚴武 ,後 陸暢 謁 韋南康 皋 於 蜀郡 ,感 韋 之遇,遂反其詞作《蜀道易》云:‘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2).謂入 蜀 道路的艱難。 清 洪昇 《長生殿·驚變》:“在深宮兀自嬌慵慣,怎樣支吾 蜀 道難!我那妃子呵,愁殺你玉軟花柔要將途路趲。” 清 張問陶 《高碑店垂絲古柳》詩:“平原繫馬五更寒,萬里重來 蜀 道難。”

江回

亦作“ 江回 ”。1.謂江勢曲折迴環。 唐 宋之問 《下桂江縣黎壁》詩:“江回雲壁轉,天小霧峰攢。” 唐 白居易 《望江州》詩:“ 江 迴望見雙華表,知是 潯陽 西郭門。”

(2).指江潮回落。 唐 張叔卿 《空靈岸》詩:“寒盡鴻先去,江迴客未歸。”

見“ 江迴 ”。

大篆

周朝的字型,是一種筆畫較繁複的篆書。秦朝創製小篆以後,把這種字型叫大篆

鹽井

為汲取含鹽質的地下水來制食鹽而挖的井

留犢

《三國志·魏志·常林傳》:“ 林 遂稱疾篤”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載, 壽春 令 時苗 ,少清白。到任時乘薄軬車,黃牸牛,布被囊。居官歲餘,牛生一犢。離任時,留其犢,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犢是 淮 南所生有也。”又《晉書·羊祜傳》載, 鉅平侯 羊篇 “歷官清慎,有私牛於官舍產犢,及遷而留之。”後以留犢喻居官清廉,纖介不取。 南朝 梁元帝 《後臨荊州》詩:“所冀方留犢,行當息飲羊。” 唐 李紳 《聞里謠效古歌》:“上有明王頒詔下,重選賢良恤孤寡。春日遲遲驅五馬,留犢投錢以為謝。”

巾車

(1).以帷幕裝飾車子。因指整車出行。《孔叢子·記問》:“ 文 武 既墜,吾將焉歸……巾車命駕,將適 唐 都。”《南史·文學傳·孔廣》:“ 緒 數巾車詣之。” 清 金人瑞 《戊子春積雨如晦久不晤草座先生天甫晴便忽睹書此為樂也》詩:“城中泥雨盛冠蓋,野外日高未巾車。”

(2).指有帷幕的車子。 晉 陶潛 《歸去來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宋 蘇軾 《和寄天選長官》詩:“何時命巾車,共陟雲外嶠?” 清 趙翼 《入雲棲十餘里修篁夾路》詩:“我乘巾車行,苦障帷數幅。”

(3).古代官名。《周禮·春官·序官》:“巾車,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鄭玄 註:“巾車,車官之長。”《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左傳·哀公三年》:“校人乘馬,巾車脂轄。” 杜預 註:“巾車,掌車。”

到官

(1).猶到任。上任。《後漢書·應奉傳》:“ 永興 元年,拜 武陵 太守。到官慰納, 山 等皆悉降散。” 三國 魏 吳質 《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即以五日到官。初至承前,未知深淺。” 元 范梈 《至寶圭驛》詩:“遠辭京闕碧雲端,泝盡夷江未到官。”

(2).謂到達府衙。 唐 韓愈 《潮州謝孔大夫狀》:“其妻子男女並孤遺孫姪奴婢等尚未到官。”

茂陵

(1).古縣名。治在今 陝西省 興平縣 東北。 漢 初為 茂鄉 ,屬 槐里縣 。 武帝 築 茂陵 ,置為縣,屬 右扶風 。見《漢書·地理志上》。

(2).陵墓名。(1) 漢武帝 劉徹 的陵墓。在今 陝西省 興平縣 東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漢書·武帝紀》:“﹝ 後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於 五柞宮 ,入殯於 未央宮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長安 西北八十里也。”(2) 明憲宗 朱見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北 天壽山 。見《明史·憲宗紀》。

(3). 漢 司馬相如 病免後家居 茂陵 ,後因用以指代 相如 。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體猶瘠, 淮陽 疾未祛。” 唐 李賀 《昌谷園新筍》詩之四:“古竹老梢惹碧雲, 茂陵 歸臥嘆清貧。” 清 蔣綱 《舟次書感》詩:“不及 茂陵 歸有壁,翻同 杜老 別無家。”

遺草

亦作“ 遺艸 ”。猶遺稿。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後十年,其子 安衡 泣捧遺草來謁,咨余紬之,成一家言,凡二百篇。” 宋 曾鞏 《謁李白墓》詩:“世間遺草三千首,林下荒墳二百年。” 清 方文 《贈山曉師》詩:“公收其遺艸,亟謀壽諸木。” 林紓 《告周辛仲先生文》:“獨君之朋友聚則輒悲,語君之不偶則尤悲,明日得君之遺草而治之,循其聲懷。”

詩詞推薦

故西川提舉玉海李府君挽章·其一原文_故西川提舉玉海李府君挽章·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