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偶然作四首·其三原文
鄭季有孽子,少小為人奴。
騎從平陽主,給事建章居。
朝拜大將軍,封侯詫鉗徒。
遂復還尚主,賜第耀通衢。
隴西老飛將,猿臂雄萬夫。
白首不得侯,心折幕府書。
誰能對刀筆,臨風自捐軀。
天道有如此,千古同欷歔。
詩詞問答
問:冬日偶然作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冬日偶然作四首·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一
參考注釋
孽子
(1).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墨子·節葬下》:“然後伯父、叔父、兄弟、孼子其。” 孫詒讓 間詁:“孼,庶子也。”《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王 有孽子 不害 ,最長,王弗愛,王、王后、太子皆不以為子兄數。” 宋 岳珂 《桯史·劉觀堂讀赦詩》:“後二年,和議成, 秦檜 懼當制者之不能説虜也,以孼子 熺 及其黨 程克俊 補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磯》:“孽子含寃天慘澹,孤臣舉義日光明。”
(2).謂使其子遭災難。《逸周書·王佩》:“殃毒在信疑,孽子在聽內,化行在知和。” 朱右曾 校釋引 盧文弨 曰:“孽子,謂災害其子。”
少小
年幼;年青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人奴
家奴;奴僕。《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青 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新五代史·死事傳·姚洪》:“ 洪 駡曰:‘老賊,爾昔為 李七郎 奴,掃馬糞……今天子用爾為節度使,何苦反邪?吾能為國家死,不能從人奴以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我方久困於 準 夷,今屬 中國 則又為人奴,不如自長一方。”
騎從
騎馬跟從。《史記·項羽本紀》:“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晉書·王導傳》:“帝親觀禊,乘肩轝具威儀, 敦 導 及諸名勝皆騎從。”
騎馬的隨從。 唐 元稹 《觀兵部馬射賦》:“夏官司馬,閲騎從於南宮。” 宋 蘇軾 《黃州》詩:“使君厭騎從,車馬留山前。”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上:“後 廣孝 再過,乃屏去騎從,以指扣門。”
陽主
神名。古代主宰宇宙的八神之一。《史記·封禪書》:“五曰 陽主 ,祠 之罘 。”參見“ 八神 ”。
給事
(1).處事;辦理事務。《國語·周語中》:“恭所以給事也,儉所以足用也……以恭給事則寬於死,以儉足用則遠於憂。” 宋 曾鞏 《都知制》:“門闈房闥之間,朝夕給事,非謹信忠篤,烏可處斯任哉!”
(2).供職。《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其父 鄭季 ,為吏,給事 平陽侯 家。”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而 朝恩 幼子曰 令徽 ,年十四五,始給事於內殿。上以 朝恩 故,遂特賜緑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天聰 已前,鈞衡帷幄,悉任懿親,異姓儒臣,但令給事文館。”
(3).引申為侍奉。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 東坡 讀《阿房宮賦》,至夜分猶不寐……有二老兵,皆 陝 人,給事左右,坐久,甚苦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於玉》:“有四麗人,斂袵鳴璫,給事左右。”
(4).官名。給事中的省稱。 唐 韓愈 《答劉正夫書》:“ 愈 於足下,忝同道而先進者,又常從游於賢尊給事,既辱厚賜,又安得不進其所有以為答也。”《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只有一個 馬給事 ,天性絶飲。”
建章
見“ 建章宮 ”。
朝拜
(1) 古代官吏朝見君王的跪儀
(2) 對神、佛像的合掌加額,長跪下拜
大將軍
武官名。始於戰國,漢代以後歷代沿置,為將軍的最高或較高的稱號
大將軍仁慈不肯發令。——《廣州軍務記》
封侯
(1).封拜侯爵。《戰國策·趙策二》:“貴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記·衛將軍列傳》:“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後漢書·班超傳》:“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2).泛指顯赫功名。 唐 王昌齡 《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宋 陳師道 《九月九日魏衍見過》詩:“一經從白首,萬里有封侯。”
鉗徒
被施鉗刑而為徒眾的人。《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有一鉗徒相 青 ( 衛青 )曰:‘貴人也,官至封侯。’”
尚主
娶公主為妻。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尚,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史記·外戚世家》:“是時 平陽主 寡居,當用列侯尚主。” 唐 權德輿 《古樂府》:“身年二八壻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宋 司馬光 《論李瑋知衛州狀》:“陛下始者追念 章懿太后 ,選 瑋 使之尚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蘿公主》:“ 安大業 ……世家爭婚之。母夢曰:‘兒當尚主。’信之。”
賜第
(1).賞賜宅第;賞賜的宅第。《晉書·賀循傳》:“ 循 羸疾不堪拜謁,乃就加朝服,賜第一區,車馬牀帳衣褥等物。” 清 吳偉業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之七:“城中賜第書千卷,祠下豐碑柳十圍。”
(2).謂賜及第。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學校貢舉·唱名》:“《宋朝會要》曰:‘ 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 太宗 御 崇政殿 試進士, 梁顥 首以程試上進,帝嘉其敏速,以首科處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賜及第。’唱名賜第,蓋自是為始。”《遼史·聖宗紀》:“以 瀋州 節度副使 張傑 為節度使,其皇城進士 張人紀 、 趙睦 等二十二人入朝,試以詩賦,皆賜第。” 元 黃溍 《上京道中雜詩·槍竿嶺》:“憶昔賜第歸,吾母適初度。”
通衢
四通八達的道路。 漢 班昭 《東征賦》:“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時來苟冥會,宛轡憩通衢。” 宋 葉適 《修路疏》:“出門無礙,方是通衢;著腳不牢,未為坦道。” 郁達夫 《過去》:“三面濱海的通衢里,建築著許多顏色很沉鬱的洋房。”
隴西
(1).古代郡名。《漢書·地理志下》:“ 隴西郡 。 秦 置。” 顏師古 註:“此郡在 隴 之西,故曰 隴西 。” 南朝 梁簡文帝 《隴西行》之二:“ 隴西 四戰地,羽檄歲時聞。” 唐 韓愈 《送楊支使序》:“與之游者二人: 隴西 李博 , 清河 崔羣 。”
(2). 甘肅省 的別稱。參見“ 隴右 ”。
飛將
(1).“ 飛將軍 ”的省稱。 唐 王昌齡 《出塞》詩:“但使 龍城 飛將 在,不教胡馬度 陰山 。”
(2).泛稱敏捷善戰的將領。 唐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詩:“吾友從軍在 河 上,腰佩吳鉤佐飛將。”
猿臂
亦作“猨臂”。1.謂臂長如猿,可以運轉自如。《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為人長,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臂如猨,通肩。” 唐 羅鄴 《老將》詩:“弓欺猿臂秋無力,劍泣虯髯曉有霜。” 清 方登嶧 《紀事》詩:“都尉魚麗開 細柳 ,將軍猿臂射長楊。”
(2).形容勇武。 前蜀 貫休 《上盧使君》詩:“賓從皆鳳毛,爪牙悉猿臂。” 明 申時行 《大閱詩應制》:“虬鬚天策將,猿臂羽林兒。”
萬夫
萬人;萬民;眾人。《書·鹹有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 晉 陸機 《擬古·東城一何高》詩:“一唱萬夫嘆,再唱梁塵飛。” 唐 杜甫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詩:“近辭痛飲徒,折節萬夫後。” 明 劉基 《郁離子·省敵》:“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白首
(1).猶白髮。表示年老。《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論》:“ 范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元 錢應庚 《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西園長記前游,乘興重來看蘭藥。白首友於情,同憂樂。”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邁,白首無成。獨坐無聊,老懷難遣。” 清 吳敬梓 《移家賦》:“羨白首之詞臣,久赤墀之記注。”
(2).謂男女相愛誓願白頭偕老。 宋 陳師道 《送內》詩:“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詩:“深言匪曲衷,白首為所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十:“純潔的初戀,信託的心,白首的約,不辭的別。”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心折
(1) 心服,折服;佩服
所心折者,惟 孟東野一人
(2) 心驚,心碎;傷感
心折骨驚。——江淹《別賦》
幕府
(1) 舊時將帥辦公的地方,後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執掌全國政權的軍閥
刀筆
古代在竹簡上刻字記事,用刀子颳去錯字,因此把有關案牘的事叫做刀筆,後多指寫狀子的事。多用作貶義
臨汪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史記·酷吏列傳》
長於刀筆
刀筆吏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捐軀
為國家、為正義而捨棄生命
為國捐軀
天道
自然規律
天道變化。——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有如
(1).猶如,好像。《詩·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吾聞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來自田間,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記·商君列傳》:“ 公叔 病有如不可諱,將柰社稷何?”《資治通鑑·後晉齊王開運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數千,將軍擁眾萬餘,不乘其未定而擊之,有如 唐 兵懼而自退,將軍何面目以見陛下乎!” 清 顧炎武 《義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誰與訴?”
(3).古人誓詞中常用語。《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楊伯峻 註:“‘有如’亦誓詞中常用語, 文 十二年《傳》‘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謂 河 神鑒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嘆曰:‘ 嬰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欷歔
嘆氣;抽咽聲。也作“歔郗”、“唏噓”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冬日偶然作四首·其三原文_冬日偶然作四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