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氣昏嗜臥愛非輕,才到更初睏倦生。
必有事焉常恐恐,直教心要強惺惺。
縱當意思沉如醉,打起精神坐到明。
著此一鞭能勇猛,做何事業不能成。
詩詞問答
問:《自警二首(前丙肉十八歲作)·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吳草廬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吳草廬的名句有哪些?答:吳草廬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皇元風雅卷之二
2. 前丙肉十八歲作
參考注釋
氣昏
氣質昏濁。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文》:“性明者欲簡,嗜繁者氣昏。”
更初
猶言更始。《魏書·程駿傳》:“百憂既盪,與之更初。”
睏倦
疲乏。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師自遠而來,睏倦,欲於何方休息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睏倦已甚,一齊昏睡。”《紅樓夢》第七三回:“ 襲人 等在旁剪燭斟茶,那些小的困倦起來,前仰後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章:“ 慧梅 用手背揉揉睏倦的眼睛。”
有事
(1) 惹事;出現變故
家裡有事了
(2) 有工作乾
他有事幹了,能自立了
(3) 憂愁或顧慮
他心裡有事,看上去不大高興
(4) 忙,不閒
我現在有事,不能陪你出去
(5) 指軍事,即用兵
季氏將有事於 顓臾。——《論語·季氏》
恐恐
等於說“忐忑不安”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唐· 韓愈《原毀》
心要
佛教語。指心性上精要的法義。《壇經·宣詔品》:“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 唐 白居易 《八漸偈》序:“初, 居易 常求心要於師,師賜我八言焉:曰觀,曰覺,曰定,曰慧,曰明,曰通,曰濟,曰捨。” 宋 秦觀 《寄陳季常》詩:“暮年更折節,學佛得心要。”
惺惺
指聰明機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廂記》
意思
(1) 思想;心思
年尚少壯,意思不專
(2) 意義;道理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
(3) 意圖;用意
文章的中心意思
(4) 略表心意
這點東西送給您,小意思,別客氣
(5) 某種趨勢或跡象
天有點要下雪的意思
(6) 情趣;趣味
打桌球很有意思
參觀攝影展覽很有意思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勇猛
英勇驃悍
事業
(1) 人們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的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
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的事業。——《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2) 特指沒有生產收入,由國家經費開支,不進行經濟核算的文化、教育、衛生等單位
公用事業
(3) 個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