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閒居·其三原文
雖然焚不律,時復攪枯腸。
混沌留頑竅,希夷教睡方。
豈堪題傲吏,或者恕清狂。
窗外人聲過,生徒到講堂。
詩詞問答
問:冬雨閒居·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冬雨閒居·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冬雨閒居·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雖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魯迅《故鄉》
(2)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戰國策·魏策》
不律
(1).不效法;不遵循。《荀子·非十二子》:“勞知而不律先王,謂之奸心。”
(2).不馴順;不守法。《朱子語類》卷一三○:“ 東坡 如此做人,到少間便都排廢了許多許多端人正士,卻一齊引許多不律底人來,如 秦 黃 雖是向上,也只是不律。”《元史·來阿八赤傳》:“有兩卒自傷其手以示不可用, 阿八赤 檄樞密並行省奏聞,斬之以懲不律。”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張文翔》:“御史按 吳中 不律, 翼 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數事,指斥頗多,竟為眾所傾,謫 開平 數年,以宥還。”參見“不劣方頭。”
(3).筆。《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 郭璞 註:“ 蜀 人呼筆為不律也,語之變轉。” 清 吳騫 《<拜經樓詩話>自序》:“予於有韻之語,初未能研其得失,諳其良楛,又烏足以操三寸不律,而雌黃而陽秋哉?”
時復
猶時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不才時復託懷玄勝,遠詠 老 莊 。” 唐 杜甫 《溪上》詩:“ 西江 使船至,時復問京華。”
枯腸
本指空腸,空肚。比喻才思枯竭
搜尋枯腸,不成一句
混沌
(1) 我國民間傳說中指盤古開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團的狀態
(2) 形容矇昧無知的樣子
(3) 糊塗(常用來罵人)
希夷
(1).《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河上公 註:“無色曰夷,無聲曰希。”後因以“希夷”指虛寂玄妙。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參解講啟》:“至理希夷,微言淵奧,非所能鑽仰。” 唐 權德輿 《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詩:“莫究希夷理,空懷渙汗恩。”
(2).指虛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臣聞上聖玄邈,獨超乎希夷;彊名之極,猶存乎罔象。” 唐 錢起 《奉和聖制登會昌山應制》詩:“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謂清靜無為,任其自然。《北史·序傳·李行之》:“年將六紀,官歷四朝,道協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詩:“外安支離體,中養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靈駕發引輓歌詞》之一:“宵旰三星紀,希夷十閏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詩:“希夷 周先生 ,燒香調琴心。” 明 高啟 《與王隱君宿貞寧守道館》詩:“願從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華山》詩:“希夷雲際臥,毛女樹邊逢。”
傲吏
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 晉 郭璞 《遊仙》詩:“ 漆園 有傲吏, 萊氏 有逸妻。” 唐 郎士元 《送元詵還丹陽別業》詩:“已知成傲吏,復見解朝衣。” 宋 陸游 《上虞逆旅見舊題歲月感懷》詩:“ 漆園 傲吏猶非達,物我區區豈足齊。” 明 陳子龍 《種柳篇》詩:“ 彭澤 漫能稱傲吏,陽關無處寄悲歌。”
或者
(1) 在可供選擇的東西、狀況或過程中的挑選
決定學醫或者學法律
(2) 連線詞、詞組或分句,表示從兩種以上的事物中選擇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同時存在
這個任務可以交給小李或者小張
清狂
(1).痴顛。《漢書·昌邑哀王劉賀傳》:“察故王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 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凡狂者,陰陽脈盡濁。今此人不狂似狂者,故言清狂也。或曰,色理清徐而心不慧曰清狂。清狂,如今白痴也。”《南史·江祿傳》:“ 子徽 亦有文采,而清狂不慧,常以父為戲。”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濮州女子》:“語多清狂,人謂不慧。”
(2).放逸不羈。 晉 左思 《魏都賦》:“僕黨清狂,怵迫 閩 濮 。” 金 趙元 《寄裕之》詩之二:“清狂舊日躭詩客,灰朽而今有髮僧。” 張昭漢 《吊吳子一粟墓》詩:“既俠亦清狂,取予廉復寬。”
人聲
人類在說話、歌唱、哭泣或喊叫時發出的聲音
遠處傳來人聲
生徒
(1).學生;門徒。《後漢書·馬融傳》:“﹝ 融 ﹞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 宋 歐陽修 《舉留胡瑗管勾太學狀》:“然臣等竊見國家自置太學十數年間,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 金 元好問 《<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 郭沫若 《盲腸炎·一個偉大的教訓》:“我自己對於經濟的智識,原不過是一個初等國小的生徒,我的見解當然是不能作數。”
(2). 唐 代科舉取士制度之一。《新唐書·選舉志上》:“取士之科,多因 隋 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於有司而進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講堂
(1) 舊稱教室
(2) 古時指講解經學的廳堂
(3) 佛教講經說法的殿堂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稍隨高樹古,迥與遠天寒崔立之《曲池潔寒流》
- 掬花睥睨真如雪,不覺輕寒動玉樓黃甲《第八渡》
- 一堤春水漾晴暉陳允平《浣溪沙》
-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 壽域躋吾民,安用神仙為姚勉《贈相道士梁彌仙》
- 翠微終南里,雨後宜返照
- 是身未辦墮雜染,高自標緻真希奇吳則禮《郁李甚開其花如雪以珍瓶貯之》
-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 山禽說我胸中事,煙柳藏他物外機。楊簡《句》
-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誰負鄭剛中《壬寅年南遊離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