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祀社稷壇禮成述事原文
舉趾東郊農務臨,質明承祭冀居歆。
春祈秋報從常典,民谷王封合併欽。
方俎備陳肥腯物,崇牙疊奏太平音。
潔觴三獻昭和鬯,德養方占歲在壬。
詩詞問答
問:恭祀社稷壇禮成述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祀社稷壇禮成述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恭祀社稷壇禮成述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一
參考注釋
舉趾
(1).舉足;抬腳。《詩·豳風·七月》:“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 朱熹 集傳:“舉趾,舉足而耕也。” 漢 劉向 《列女傳·齊桓衛姬》:“今妾望君舉趾高、色厲、音揚,意在 衛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詩:“曷不一舉趾,縱望淵與岑。”
(2).指舉動。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舉趾為世人之所則,動脣為天下之所傳。”
東郊
(1).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於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農務
指農事。
例句:晉 陶潛 《移居》詩之二:“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一:“農務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清 林則徐 《札蘇藩司繼續勸捐疏浚白茆河道工費》:“乘此春融天霽,農務未興之時,妥速早為興工。”
質明
天剛亮的時候。質,正
質明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質明啟鑰。——清· 方苞《獄中雜記》
居歆
安然享用。《詩·大雅·生民》:“卬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孔穎達 疏:“上帝則安居而歆饗之。”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製千字詔》:“懇吁居歆,自求茀祿。”
春祈秋報
祈:迷信的人向神懇求。古時春秋兩季祭祀土神,春耕時祈禱風調雨順,秋季報答神功。常典
(1).常例;固定的法典、制度。 漢 蔡邕 《宗廟迭毀議》:“正厥世之所闕,為無窮之常典。”《後漢書·楊終傳》:“臣聞‘善善及子孫,惡惡止其身’,百王常典,不易之道也。”《魏書·世祖紀》:“夫有功受賞,有罪受誅,國之常典,不可暫廢。” 元 黃縉 《日損齋筆記·辯史》:“然則九錫者,先王賞功之常典耳。”
(2).指舊時的典籍。《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並序>》:“所以不列於五嶽,闕載於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逈。” 李善 註:“常典,五經之流也。”《周禮·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唐 賈公彥 疏:“三墳,三皇時書;五典,五帝之常典。”
谷王
江海的別稱。以其能容百穀之水,故名。語本《老子》:“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唐 杜審言 《春日江津游望》詩:“谷王常不讓,深可戒中盈。”
合併
見“ 合併 ”。
亦作“ 合併 ”。1.結合到一起。《莊子·則陽》:“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大人合併而為公。”《元典章·戶部三·分析》:“欽奉聖旨條畫,壬子年合併抄上戶計自願析居各另者,聽從民便。”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兩逆黨者,合併為一。”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五:“第四隊的隊長是 徐梓 ,是派到第八戰區的,經過 河南 向 西安 一帶活動。後來似乎和抗劇第三隊合併了。”
(2).猶聚會。 漢 王粲 《雜詩》:“人慾天不違,何懼不合併。” 唐 韓愈 《與孟東野書》:“各以事牽,不可合併。” 清 顧炎武 《贈人》詩:“同在天地間,合併安可得。”
備陳
(1).詳盡陳述。《後漢書·荀彧傳》:“ 彧 復備陳得失,用移臣議。”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其他種種,皆有夙因,不能為爾備陳。”
(2).謂陳設齊備。《宋史·樂志三》:“於壇之北,宮架備陳。”《四遊記·八仙蟠桃大會》:“玉液瓊漿,胡麻紫芝,珍奇之品,無不備陳。”《扶風傳信錄》附 清 王士禛 《居易錄》:“奩具幃帟之屬,咄嗟備陳於室。”
肥腯
(1).牲畜獸類膘肥肉厚。《左傳·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 漢 焦贛 《易林·漸之比》:“文山鴻豹,肥腯多脂。”《太平廣記》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盧言》:“經旬日,其犬甚肥腯。”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北令邦》:“﹝毗狸﹞狀類大鼠,極肥腯。” 元 王禎 《農書》卷五:“﹝牛﹞固之以牢揵,順之以涼燠,時其饑飽,以適其性情,節其作息,以養其血氣,則其皮毛潤澤,肌體肥腯,力有餘而老不衰。”
(2).泛指肥胖。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唐 禮部尚書 祝欽明 ,頗涉經史,不閒時務,博碩肥腯,頑滯多疑。”
(3).指肥壯的牲畜。 漢 蔡邕 《獨斷》:“凡祭祀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肥腯。” 三國 魏 嵇康 《黃門郎向子期<難養生論>》:“博碩肥腯,上帝是饗。” 晉 葛洪 《抱朴子·道意》:“烹宰肥腯,沃酹醪醴。”
崇牙
(1).懸掛編鐘編磬之類樂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鋸齒。亦代指鐘磬架。《詩·周頌·有瞽》:“有瞽有瞽,在 周 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 孔穎達 疏:“虡者立於兩端,栒則橫入於虡。其栒之上加施大板,則著於栒。其上刻為崇牙,似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即業之上齒也。” 漢 張衡 《東京賦》:“爾乃九賓重,臚人列,崇牙張,鏞鼓設。” 薛綜 註:“張,謂樹之以懸鐘鼓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建簴崇牙盛,銜鐘獸目嗔。”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方務德侍郎壽》詞:“建崇牙,開盛府,是生辰。”
(2).旌旗的齒狀邊飾。《禮記·明堂位》:“ 有虞氏 之綏, 夏後氏 之綢練,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 孔穎達 疏:“ 殷 之崇牙者,謂刻繒為之形,飾旌旗之側。”《禮記·檀弓上》“設崇, 殷 也” 唐 孔穎達 疏:“旌旗之旁,刻繒為崇牙。 殷 必以崇牙為飾者, 殷湯 以武受命,恆以牙為飾。”
太平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三獻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後漢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 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於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
(2).三種祭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
(3).三次呈獻。 唐 韓愈 《孟生詩》:“ 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
占歲
(1).觀察歲星(即木星)的運行以推算制歷。《呂氏春秋·勿躬》:“ 羲和 作占日, 尚儀 作占月, 後益 作占歲。”
(2).占卜一年的吉凶。《史記·天官書》:“夫自 漢 之為天數者,星則 唐都 ,氣則 王朔 ,占歲則 魏鮮 。” 宋 王安石 《寄楊德逢》:“占歲以知子,將勤而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