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漪瀾堂原文
岧嶢峙穹塔,衍漾浮液湖。
畫樹疊峰棱,綠縠周堂除。
白煙帶嫩柳,紫茸發新蒲。
繢藻潛游鱗,梯浪起飛鳧。
妙趣上下察,神詮動植俱。
三嘆吾與點,言志何傷乎。
詩詞問答
問:暮春漪瀾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暮春漪瀾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七
參考注釋
岧嶢
山高峻貌
踐蹊隧之危阻,登岧嶢之高岑。——曹植《九愁賦》
衍漾
漂遊蕩漾。《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詩》:“藐盼覯青崖,衍漾觀緑疇。” 李善 註:“衍漾,游衍漂漾也。” 唐 李嶠 《清明日龍門游泛》詩:“衍漾乘和風,清明送芬月。” 宋 劉跂 《宣防宮賦》:“紆餘衍漾,緜眇逶遲。” 明 毛晉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藻生水底,橫陳於水,流水之中,隨波衍漾,莖葉條暢。”
堂除
(1).堂下的台階。《文選·潘岳<懷舊賦>》:“陳荄被於堂除,舊圃化而為薪。” 李善 注引《說文》:“除,殿堦也。”
(2). 宋 制,京官、選人一般由吏部選差,其有特殊勳勞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稱“堂除”。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堂除》:“《續事始》曰:舊制,內外皆吏部授。自 隋 以來,五品以上官中書、門下訪擇聞奏,然後下制。 肅宗 復令中書,以功除官。今謂堂除也。” 宋 陳亮 《吏部侍郎公德文行狀》:“至於蔭補初出官者法當銓試,今有堂除免試者。”參見“ 堂選 ”。
紫茸
(1).紫色細茸花。《文選·郭璞<江賦>》:“揚皜毦,擢紫茸。” 李善 註:“毦與茸,皆草花也。”《文選·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初篁苞緑籜,新蒲含紫茸。” 呂向 註:“紫茸,蒲花也。” 唐 李賀 《惱公詩》:“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
(2).指細軟的絨毛。 唐 杜牧 《揚州》詩之一:“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北方毛段細軟者曰子氄子,謂毛之細者。氄,溫柔貌,《書·堯典》雲‘鳥獸氄毛’是也。今訛為紫茸。”
繢藻
華麗的文采。 明 高攀龍 《泰伯廟碑》:“夫文明者,非文詞繢藻之工已也。” 清 曾國藩 《致劉孟容書》:“今世雕蟲小夫,既溺於聲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謂讀聖賢書,當明其道,不當究其文字。”
游鱗
(1).游魚。 晉 潘岳 《閒居賦》:“游鱗瀺灂,菡萏敷披。”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三:“設罝守毚兔,垂釣伺游鱗。” 元 廼賢 《賦環波亭送楊校勘歸豫章》詩:“天空夕陰斂,川迴游鱗躍。” 郭沫若 《女神·登臨》:“喔,死水一池!幾匹游鱗,喁喁地向我私語。”
(2).指龍。《文選·潘尼<贈侍御史王元貺>詩》:“游鱗萃靈沼,撫翼希天階。” 李善 註:“游鱗,龍也。”
指游魚。 晉 左思 《吳都賦》:“北山亡其翔翼,西海失其游鱗。” 唐 方乾 《陪胡中丞泛湖》詩:“綺繡峰前聞野鶴,旌旗影里見游鱗。” 清 吳嘉洤 《行感》詩之四:“官吏潛蹤同伏鼠,商民逐貨似游鱗。”
起飛
(1)
(2) 飛機、火箭或鳥離開地面或水面
起飛正常
(3) 比喻事物開始飛速發展
經濟起飛
妙趣
(1).精微的旨趣。 漢 劉向 《列仙傳·關令尹贊》:“俱濟流沙,同歸妙趣。”《雲笈七籤》卷九:“微旨幽邃,妙趣難詳。”
(2).美妙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約 《七賢論》:“故於野澤銜杯舉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覩矣。” 清 鈕琇 《觚賸·首尾限字型》:“詩審博,惟博故冥搜廣引,妙趣紛披。” 蔣光慈 《鴨綠江上》:“這森林真是一個欣賞自然妙趣的所在啊!”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動植
動物和植物。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帝哀策文》:“禎被動植,信洎翔泳。” 明 歸有光 《二石說》:“至仁之澤,洋洋乎被動植矣。” 魯迅 《書信集·致羅清楨》:“ 廣東 的山水、風俗、動植,知道的人並不多。”
三嘆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讀其史傳及《正氣歌》,未嘗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出讚嘆之聲,予以應和。《文選·陸機<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李善 註:“唱,發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
與點
《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 點 ( 曾點 )也!’”謂 孔子 讚賞 曾點 的想法。後用以指長者的贊助。 宋 王禹偁 《謝除右拾遺直史館啟》:“如椽筆下,潛施與點之恩。遂令清切之資,光被孤貧之士。”
言志
指詩歌。語出《書·舜典》:“詩言志。” 唐 王洙 《東陽夜怪錄》:“ 去文 不才,亦有兩篇言志奉呈。”
何傷
何妨,何害。意謂沒有妨害。《論語·先進》:“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楚辭·九章》:“苟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漢 張衡 《思玄賦》:“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彼無合而何傷兮,患眾偽之冒真。”《水滸傳》第二回:“ 端王 道:‘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圓”,但踢何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