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四十二首·其一百二

作者:釋廣聞 朝代:宋代

原文

風不鳴條,雨不破塊。

塵塵剎剎全彰,總是大人境界。

北極高照南山外。

詩詞問答

問:《偈頌一百四十二首·其一百二》的作者是誰?答:釋廣聞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廣聞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廣聞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2. 聖節

參考注釋

風不鳴條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古人認為是賢者在位,天下大治時出現的一種自然景象。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 周公 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 漢 王充 《論衡·是應》:“儒者論太平瑞應,皆言氣物卓異……關梁不閉,道無虜掠,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後因以“風不鳴條”比喻社會安定,世事太平。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八:“ 文王 以 太公 為 灌壇 令,朞年,風不鳴條。”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天道茫茫,豈常人所能測哉!休嘉之世,風不鳴條,吾不禁拭目望之。”

破塊

(1).謂暴雨毀壞農田。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醒世姻緣傳》第二四回:“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夜濕晝晴,信是太平有象。”

(2).謂雨水沾溉農田。

(3).敲碎土塊。指鋤土。 唐 杜甫 《種萵苣》詩:“破塊數席間,荷鋤功易止。兩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 宋 楊萬里 《夢種菜》詩:“背秋新理小園荒,過雨畦丁破塊忙。”

塵塵剎剎

佛教語。《華嚴經》所說的“圓融平等”的境界。謂一一微塵之中皆現無數國土(剎),而國土中又有微塵,微塵中又有國土,重重無盡,平等無礙。華嚴宗據以成立“十玄門”中的“微細相容安立門”。見 唐 法藏 《華嚴經探玄記》等。 唐 澄觀 《華嚴經隨疏演義抄》卷二七:“上經中明:塵塵剎剎,佛佛生生,皆悉融攝,事事相望。即雲一一各各融攝,即是無差。” 宋 朱熹 《公濟和詩見閔耽書勉以教外之樂以詩請問》之一:“至理無言絶淺深,塵塵剎剎不相侵。” 清 金喟 《<離騷經>序》:“周以常住為義,易以變易為義……塵塵剎剎,無不普遍,又復塵塵周於剎剎,剎剎周於塵塵,然後世界自見其易,聖人時得其常,故云‘周易’。”

總是

永遠地;無例外地

大人

(1) 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貴族

(2) 對父母叔伯等長輩的敬稱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父親大人

(3) 成年人

大人小孩都可以來

(4) 身材長大的人

(5) 對老者、長者的敬稱

(6) 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

境界

(1) 邊界,疆界

(2) 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呈現出的情況

思想境界高

(3) 處境

境界危惡。——宋· 文天祥《 指南錄後序》

北極

(1)

(2) 從地球最北端看去的天頂

(3) 磁鐵自由懸掛時指向北方的一極

(4) 北方邊遠之處

(5) 地球的最北端,地軸的北端

高照

(1).指燭台。《廿載繁華夢》第二回:“那妝匳到時, 周有成 打開閨儀録一看,不過是香案高照、檯椅半副、馬胡兩張。”

(2).指燈籠。 清 唐訓方 《里語徵實》卷中下:“ 明孝宗 詔論大小官員,日間宴會,荒廢政事,夜晚飲酒,燈籠導送。今用高照本此。”

(3).高掛在長桿上的通告。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過了許久,高照到了,長竹竿揭起一條很長的旗,一個汗流浹背的胖大漢用兩手托著。”

山外

(1). 太行山 以東地區。 戰國 時泛指 秦 以外的六國地區。《文選·潘岳<西征賦>》:“有噤門而莫啟,不窺兵於 山 外。” 李善 注引《戰國策》:“ 范雎 謂 秦王 曰, 秦 今反閉關,而不敢窺兵於 山 東者, 穰侯 為國謀不忠,大王計有所失也。”

(2).山的外邊。 唐 張說 《侍宴蘘荷亭應制》詩:“山外聞簫管,還如天上逢。” 宋 林升 《西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 歌舞幾時休?”

(3).佛教天台宗山外宗的省稱。參見“ 山家宗 ”。

詩詞推薦

偈頌一百四十二首·其一百二原文_偈頌一百四十二首·其一百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