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原文
峴山西望翠濛濛,客子移居似畫中。
正喜孟郊家具少,不愁阮籍路途窮。
昔時朝野青雲士,今日山林白髮翁。
從此杜門甘寂寞,著書多暇教兒童。
詩詞問答
問:移居的作者是誰?答:李昱
問:移居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移居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峴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陽縣 南。又名 峴首山 。東臨 漢水 ,為 襄陽 南面要塞。 西晉 羊祜 鎮 襄陽 時,常登此山,置酒吟詠。《晉書·羊祜傳》:“ 祜 樂山水,每風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詠,終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峴山送朱大去非游巴東》詩:“ 峴山 南郭外,送別每登臨。” 宋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 羊叔子 鎮 襄陽 ,嘗與從事 鄒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沒無聞’之嘆, 峴山 因是以傳。”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顯山 ,後避 唐中宗 ( 李顯 )諱,改名 峴山 。 宋 蘇軾 任 湖州 太守時,曾登此山,有詩云:“ 吳興 勝 襄陽 ,萬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東陽縣 南。原名 三丘山 。 晉 義熙 間 殷仲文 守 東陽 ,常登此山。後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峴山 。
濛濛
1.迷茫貌。《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漢 鄭玄 箋:“歸又道遇雨,濛濛然。” 漢 嚴忌 《哀時命》:“霧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師老 《鴛鴦》詩:“江島濛濛煙靄微,緑蕪深處刷毛衣。” 明 陳恭尹 《登祝融峰》詩:“濛濛在太古,乾坤猶未判。” 冰心 《最後的安息》:“對面山峰上,雲氣濛濛,草色越發的青綠了。”
2.紛雜貌。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羽蓋繇起,被以紅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賈島 《送神邈法師》詩:“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詞之五:“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清 陳維崧 《點絳唇·和成容若韻》詞:“西風惡,數聲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黃鸝低鳴,飛絮濛濛。”
3.濃盛貌。 唐 張籍 《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顏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愁雲靄靄,殺氣濛濛。”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移居
遷居
孟郊
(751—814) 字東野,湖州武康(現在浙江省德清縣)人。他寫的一首歌頌母愛的詩,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家具
家庭器具,指木器,也包括炊事用具等
桃花心木家具
路途
(1) 路程
路途遙遠
(2) 道路
你熟悉這一帶的路途
昔時
往日
朝野
朝廷和民間,現指政府方面和非政府方面
青雲士
《史記·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 張守節 正義:“若不託貴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賞而名留後代也?”後因以“青雲士”喻指位高名顯的人。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學士》詩:“朝為青雲士,暮作白頭囚。” 唐 李鹹用 《哭所知》詩:“朝為青雲士,暮為玄夜人。” 元 劉永之 《感遇》詩之一:“由來青雲士,高視笑泥途。”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山林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山林地區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杜門
閉門
光退門閭,杜門自守。——《漢書·孫光傳》
而又剪髮杜門。——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著書
撰寫著作。
兒童
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