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英老兼簡鈍夫原文
靈源道價壓四海,骨相正似陳睦州。
去年龍山同坐夏,時君亦來從我游。
鬧傳詩膽抵身大,時吐佳句凌湯休。
故山歸去恰千里,繭足過我不肯留。
行看海上荔子熟,落枝丹顆無人收。
應共鈍夫行樹下,未輸分柿獨風流。
詩詞問答
問:送英老兼簡鈍夫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送英老兼簡鈍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參考注釋
靈源
(1).對水源的美稱。 宋 王十朋 《題雙瀑》詩:“瀑水 簫峯 下,靈源不可尋。” 清 魏源 《古詩答陸彥若》之二:“ 崑崙 閟靈源,濫觴儲五湖。”
(2).喻帝緒,帝業。 唐 權德輿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之一:“筮水靈源濬,因山祔禮崇。”《舊唐書·禮儀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構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業……又 世祖 元皇帝 潛鱗韞慶,屈道事 周 ,導濬發之靈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隱者所居、遠離塵世之地。 唐 呂岩 《浪淘沙》詞:“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無遮四壁任蕭然。萬象森羅為斗栱,瓦蓋青天。”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雲中花。”
(4).指心靈。 晉 陸雲 《夏府君誄》:“淪心眾妙,洞志靈源。” 宋 蘇轍 《遺老齋絕句》之二:“眾音入我耳,諸色過吾目,聞見長歷然,靈源不受觸。” 元 張宇 《閒述》詩之一:“此性生而與道俱,靈源常患少人疏。”
道價
僧家在修持方面的聲望。 宋 王十朋 《哭純老》詩:“莫年住 甌 閩 ,道價高遠邇。”《剪燈餘話·聽經猿記》:“其後道價高重,虎侍猿隨,變幻神奇,不可勝述,世稱為 肉身菩薩 。”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骨相
(1).指人或動物的骨骼、形體、相貌。 唐 韓愈 《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詩:“久欽 江總 文才妙,自嘆 虞翻 骨相屯。” 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人言骨相應封侯,恨不遇時逢一戰。”
(2).指花木枝幹的姿態。 宋 楊萬里 《芭蕉》詩:“骨相玲瓏透入窗,花頭倒掛紫荷香。” 茅盾 《櫻花》:“它沒有梧桐那樣的癩皮,也不是桃樹的骨相,自然不是楓--因為楓葉照眼紅的時候,它已經零落了。”
(3).內里;實質。《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
去年
上一年
我從去年辭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坐夏
佛教語。僧人於夏季三個月中安居不出,坐禪靜修,稱坐夏。其時正當雨季,亦稱“ 坐雨安居 ”。具體日期因地而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印度 僧徒,依佛聖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後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三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譯經律者,或雲坐夏,或雲坐臘。” 唐 白居易 《行香歸》詩:“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 唐 項斯 《坐夏僧》詩:“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
時君
(1).當時或當代的君主。 漢 張衡 《四愁詩》序:“﹝ 屈原 ﹞思以道術相報貽於時君,而懼讒邪,不得以通。” 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夫淵源正大之理,不於事物而達之,則 孔 孟 之學真迂闊矣,非時君不用之罪也。”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蘇 氏此説雖主為時君用人而言,非正為此書而發。”
(2).龜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朴子·登涉》:“稱時君者,龜也。”
詩膽
詩人的膽識。 唐 劉叉 《自問》詩:“酒腸寬似海,詩膽大於天。” 清 厲鶚 《二月十六日吳尺鳧招同袁舒雯沉欒城符幼魯趙谷林意林杭大宗丁敬身包家山看桃花》詩:“豈如我輩詩膽頑,解使長雲雨還閣。” 姚錫鈞 《題大覺鄉居百絕》:“ 王郎 詩膽誠奇絶,苦茗回甘耐我思。”
佳句
詩文中精闢的語句
故山
舊山。喻家鄉。 漢 應瑒 《別詩》之一:“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唐 司空圖 《漫書》詩之一:“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追惟獻歲發春間,和我新詩憶故山。” 凌景堅 《寄十眉》詩:“應被故山猿鶴笑,我偏無計渡 汾 南。”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不肯
——用於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台輔助引擎
行看
(1).且看。 唐 韓愈 《郴州祈雨》詩:“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 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鳳池 鰲禁聽絲綸。”取,得。助詞。
(2).復看,又看。 唐 賈島 《送去華法師》詩:“默聽鴻聲盡,行看葉影飛。”
海上
(1).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 ﹞家貧,牧豕海上。”《後漢書·荀爽傳》:“﹝ 荀爽 ﹞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 漢 濱。”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予家海上,園亭中喜種雜花。”
(2).指湖濱。《文選·江淹<恨賦>》:“遷客 海 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漢書》:“ 匈奴 乃徙 蘇武 北海 上無人處。”
(3).海面上。《漢書·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則方士爭言之。” 南朝 梁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愍海上之驚鳧,傷雲閒之離鶴。”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4).指 上海 。猶言 滬 上。《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壬寅春,旅 滬 志士 餘杭 章炳麟 ……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 王旡生 《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吾聞 海 上諸君子,發大願合大力,既賡續此報,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喜而不寐也。”
荔子
荔枝樹的果實。 唐 韓愈 《柳州羅池廟碑》:“荔子丹兮蕉黃,雜餚蔬兮進侯堂。” 宋 蘇軾 《與吳秀才書》:“又致酒麵、海物、荔子等。僕豈以口腹之故千里勞人哉!” 清 金農 《詠頻婆果》之二:“翻恨 炎州 鮮荔子,秪目風露不同生。”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鈍夫
蠢人。《新五代史·楚世家·馬希廣》:“此鈍夫也,豈能為惡?”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