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憶偈(並敘)·憶少林

作者:釋清遠 朝代:宋代

十憶偈(並敘)·憶少林原文

一從三拜後,千古錯流通。

永日無人到,蕭蕭檜柏風。

詩詞問答

問:十憶偈(並敘)·憶少林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十憶偈(並敘)·憶少林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清遠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清遠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東韻

2. 並敘

參考注釋

一從

(1).全都服從。《韓非子·揚權》:“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萬民一從。” 陳奇猷 集釋:“一從猶言皆從也。”

(2).一概聽從或遵從。《晉書·盧志傳》:“陛下今日之事,當一從右將軍。”《晉書·成恭杜皇后傳》:“今山陵之事,一從節儉,陵中唯潔掃而已,不得施塗車芻靈。”

(3).完全聽任。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敧斜。” 元 喬吉 《即事》曲:“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

(4).自從。 唐 王昌齡 《寄穆侍御出幽州》詩:“一從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萬里長。” 宋 王安石 《少年見青春》詩:“一從鬢上白,百不可見喜。”《紅樓夢》第六八回:“妹子年輕,一從到了這裡,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 毛 * 《和郭沫若同志》詩:“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三拜

長跪後兩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為拜。重複三次,謂之三拜。(1)古人相見以再拜為常禮,唯遇特殊情況乃三拜,以示情切。《左傳·僖公十五年》:“ 秦 獲 晉侯 以歸…… 晉 大夫三拜稽首。” 北周 宣帝 時,始改三拜為常禮。《周書·宣帝紀》:“﹝ 宣政 元年九月﹞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參閱 趙翼 《陔餘叢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對眾賓行禮,不及一一相拜,僅以三拜表示。《儀禮·鄉射禮》:“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眾賓皆答一拜。” 鄭玄 註:“三拜,示徧也。” 賈公彥 疏:“三拜示徧也者,眾賓無問多少,止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業歸敬。 宋 道誠 《釋氏要覽·禮數》:“今釋氏以三拜首,蓋表三業歸敬也。《智論》云:內式禮拜,大約身口業也。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故三拜為禮數也。”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流通

(1)

(2) 貨幣或其他交換手段在整個團體或社會內從人到人的傳遞

收回流通中的金幣

(3) 供圖書館外使用的書籍或其他圖書資料的出借

(4) 從人到人或地區到地區之間的傳遞

(5) 循環流動

空氣流通

永日

(1).長日,漫長的白天。《梁書·王規傳》:“玄冬脩夜,朱明永日。” 唐 李鹹用 《宿隱者居》詩:“永日連清夜,因君識躁君。” 宋 陸游 《閒居書事》詩:“玩《易》焚香消永日,聽琴煮茗送殘春。”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阮中丞被圍》:“ 阮中丞 始出視事,時方盛夏……偃臥時,稍起行,即手薙榛莽以消永日耳。” 清 錢謙益 《讀杜小箋上》:“歸田多暇,時誦 杜 詩,以消永日。”

(2).從早到晚;整天。 漢 劉楨 《公讌》詩:“永日行遊戲,歡樂猶未央。” 前蜀 韋莊 《丙辰鄜州遇寒食》詩之五:“永日迢迢無一事,隔街聞築氣毬聲。”《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倘然是一種名花,家中沒有的,或雖有,已開過了,便將正事撇在半邊,依依不捨,永日忘歸。” 清 陳夢雷 《生年不滿百》詩:“永日恣揮觴,沉醉勿復醒。”

(3).多日;長久。 南朝 陳 徐陵 《文帝登祚尊皇太后詔》:“皇嗣元良,藐在 崤 渭 。二臣奉迎,川途靡從。六傳還朝,淹留永日。”

(4).謂消磨時日。《詩·唐風·山有樞》:“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後漢書·崔駰傳》:“聊優遊以永日兮,守性命以盡齒。” 唐 張九齡 《登郡城南樓》詩:“閉閣幸無事,登樓聊永日。”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檜柏

(1).檜和柏。 唐 方乾 《贈詩僧懷靜》詩:“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宋 蘇軾 《靈璧張氏園亭記》:“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氣。”

(2).檜的一種。常綠灌木。俗稱子孫柏。《爾雅翼·釋木一》:“檜,今人亦謂之圓柏,以別於側柏。又有一種別名檜柏,不甚長,其枝葉乍檜乍柏,一枝之間屢變,人家庭宇,植之以為玩。”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柏》:“松葉柏身者,樅也。松檜相半者,檜柏也。”

詩詞推薦

十憶偈(並敘)·憶少林原文_十憶偈(並敘)·憶少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