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青峰寺原文

主峰自崇隆,支派紛曼衍。

大嶺小為岡,向背各分展。

萬松據陽阿,青峰搆陰巘。

都宜佛所都,而佛泯擇揀。

過嶺遂至茲,頓覺殊涼暖。

不定中之定,陰陽氣殊撰。

詩詞問答

問:青峰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青峰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

2. 萬松寺在嶺南覺暖此青峰寺在嶺北覺涼

參考注釋

主峰

若干相鄰的山頂中最高的山頂

崇隆

亦作“ 崇嶐 ”。1.高,高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游日記二》:“西山崇隆,小瀑屢屢從山嶺懸注。” 清 黃景仁 《池陽寫望》詩:“池陽山水窟,石城鬱崇嶐。” 佘疚儂 《三年五月一日與同學登慧山》詩:“地勢隔江遠,西去逾崇隆。”

(2).嚴正。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明武宗遺事》:“惟時風憲崇隆,官吏嚴肅,刺不易投,三日猶未得見方伯。”

(3).高尚偉大。《太平天囯文選·常熟報恩牌碑序》:“ 虞山 高聳,並文德之崇嶐; 琴水 沖融,通武功之振奕。” 郭沫若 《祭李聞》:“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無上之崇隆。”

支派

(1) 分解出的流派

(2) 宗族的分支

(3) 支使;分派

支派他們去乾重活

曼衍

(1).散漫流衍;延伸變化。《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老殘遊記》第十回:“六七八段,間以曼衍,愈轉愈清,其調愈逸。” 朱自清 《短詩與長詩》:“我只能說長詩的意境或情調必是複雜而錯綜,結構必是曼衍,描寫必是委曲周至。”

(2).連綿不絕。《漢書·晁錯傳》:“土山丘陵,曼衍相屬。” 顏師古 註:“曼衍,猶聯延也。” 宋 韓琦 《安陽好》詞:“曼衍山河環故國,昇平歌吹沸高樓。” 明 宋濂 《環翠亭記》:“其 青雲 第一峯,雉堞實繞乎峯上,旁支曼衍,虵蟠磬折,沿城直趨而西。”

(3).分布;傳播。《淮南子·俶真訓》:“是故百姓曼衍於淫荒之陂,而失其大宗之本。” 章炳麟 《秦獻記》:“今即弗焚,則恣其曼衍乎?”

(4).古代百戲的一種。 唐 司空圖 《成均諷》:“魚龍息曼衍之陳,鞮譯沮兜離之獻。” 宋 陸游 《小舟過御園》詩之一:“盡除曼衍魚龍戲,不禁芻蕘雉兔來。” 康有為 《八月十五夜香港觀燈》詩:“曼衍魚龍陳百戲,參差樓閣倚高層。”參見“ 曼延 ”。

向背

贊成和反對;同意和反對

這件事的成敗取決於人心向背

陽阿

(1).樂曲名。 戰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客有歌於 郢 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徘徊《房露》,惆悵《陽阿》。”

(2).古之名倡 陽阿 善舞,後因以稱舞名。《淮南子·俶真訓》:“足蹀 陽阿 之舞,而手會《緑水》之趨。” 高誘 註:“ 陽阿 ,古之名倡也。《緑水》,舞曲也。” 三國 魏 曹植 《箜篌引》:“ 陽阿 奏奇舞, 京洛 出名謳。”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雖 邯鄲 其敢倫,豈 陽阿 之能擬。”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舊院……逢秋風桂子之年,四方應試者畢集,結駟連騎,選色徵歌,轉車子之喉,按 陽阿 之舞。”

(3).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朝陽初升時所經之處。《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 鹹池 ,晞女髮兮陽之阿。” 王逸 註:“阿,曲隅,日所行也。言己願托司命,俱沐 鹹池 ,乾髮 陽阿 。”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岩上宿》詩:“美人竟不來, 陽阿 徒晞髮。” 明 何景明 《九詠》:“晞溫暾兮 扶桑 ,訊靈居兮 陽阿 。” 謝無量 《西湖旅興寄懷伯先五十韻》:“晚歲思丹鳥, 陽阿 放白鷴。”

陰巘

背陽的山峰。 唐 韋應物 《自蒲塘驛回駕經歷山水》詩:“高樹夾潺湲,崩石橫陰巘。”

頓覺

佛教語。猶頓悟。 元 鄧文原 《重刻<禪源詮>序》:“自頓覺至成佛,十重為浄;自不覺至受報,十重為染。”參見“ 頓悟 ”。

不定

(1)

 

副詞,表示不肯定,後面常有表示疑問的詞或肯定和否定相疊的詞組

一天他不定來多少次

我明天還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穩定

方向不定的風

心神不定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詩詞推薦

青峰寺原文_青峰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