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鐙詞·其四原文
長男次即艮來呈,彖傳恰符宵景精。
動靜以時不失者,果然其道大光明。
詩詞問答
問:上元鐙詞·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上元鐙詞·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上元鐙詞·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八十六
2. 上聲
參考注釋
長男
(1).長子,排行最大的兒子。《易·說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史記·李斯列傳》:“ 斯 長男 由 為 三川 守。”《水滸傳》第二二回:“他有兩個孩兒:長男叫做 毛頭星 孔明 ,次子叫做 獨火星 孔亮 。”
(2).成年的男子。 漢 焦贛 《易林·坤之同人》:“長男少女,相向共語,析薪在尅,福祿歡喜。”
(3).《神異經·中荒經》:“東方有宮,青石為墻,門有銀牓,以青石碧鏤,曰 天地 長男 之宮。”後以“長男”指代寺觀。 明 袁宏道 《法華庵同諸開士限韻》:“竹路編龍子,花時過長男。”
彖傳
《易傳》之一。分《上彖》、《下彖》兩篇,內容為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意義。本自成篇,列於經後,今通行註疏本分列於六十四卦,凡卦內“《彖》曰”即是。與《象》、《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統稱為《易》之十翼。舊說為 孔子 撰述。今人考定謂非一人所作。參閱 高亨 《周易大傳今注》。
動靜
(1) 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
(2) 訊息;情況
牢城營里都沒有動靜。——《水滸傳》
以時
(1).按一定的時間。《管子·幼官》:“藪澤以時禁發之。” 尹知章 註:“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獺祭魚,然後修澤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史記·孝文本紀》:“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
(2).及時,即時。《漢書·匡衡傳》:“ 衡 、 譚 ( 甄譚 )居大臣位,知 顯 ( 石顯 )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唐 元稹 《招討鎮州制》:“如 王廷湊 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義倉》:“ 宋 興, 乾德 之初,天子哀歲不登,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於是著發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不失
(1).不偏離;不失誤。《易·隨》:“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孔穎達 疏:“以所隨之處不失正道,故出門即有功也。”《論衡·量知》:“御史之遇文書,不失分銖。” 劉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點差錯。”
(2).不遺漏;不喪失。《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義:“恢恢疎闊而自無漏網之人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酌奇而不失其真,翫華而不墜其實。”
(3).還算得上;不愧。 明 胡應麟 《詩藪·外編·元》:“故蹈 元 之轍,不失為小乘;入 宋 之門,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吳蓀甫 乾笑著說:‘能進能退,不失為英雄。’”
果然
(1) 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虛傳
裡頭果然有一件粉紅色的紗衣,她就拿起來,轉身走進樹林。——《牛郎織女》
(2) 連詞,表示假設
那兒果然像你說的那么熱,我去時就連毛衣也不用帶了。
(3) 飽足的樣子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
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經雪白,房裡也映得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義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憶我的母親》
(4) 沒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