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泉亭

作者:沈守正 朝代:明代

聽泉亭原文

偶過斤竹嶺,小憩木蘭灣。

如在輞川上,裴王自往還。

月明人澹郁,梅瘦格高閒。

意欲增椽屋,長條不忍刪。

詩詞問答

問:聽泉亭的作者是誰?答:沈守正
問:聽泉亭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聽泉亭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沈守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守正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刪韻

參考注釋

小憩

亦作“ 小憇 ”。短暫休息。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權智》:“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 清 王士禛 《娑羅坪》詩:“小憩 娑羅坪 ,手扶娑羅樹。” 清 李靜山 《增補都門雜詠·十剎海》:“柳塘蓮浦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著馬背小憇一會,我實在太疲勞了。”

木蘭

(1) 一種落葉喬木,葉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裡面白色,果實是彎曲的長圓形。花蕾供藥用

(2) 這種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筆”

如在

《論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謂祭祀神靈、祖先時,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後稱祭祀誠敬為“如在”。《後漢書·順帝紀》:“深恐在所慢違‘如在’之義,今遣侍中 王輔 等,持節分詣 岱山 、 東海 、 滎陽 、 河 、 洛 ,盡心祈焉。”

輞川

(1).水名。即 輞谷水 。諸水會合如車輞環湊,故名。在 陝西省 藍田縣 南,源出 秦嶺 北麓,北流至縣南入 灞水 。 唐 詩人 王維 曾置別業於此。《新唐書·文藝傳中·王維》:“別墅在 輞川 ,地奇勝,有 華子岡 、 欹湖 、 竹里館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塢 ,與 裴迪 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 宋 陳亮 《青玉案》詞:“黃犬書來何日許 輞川 輕舸, 杜陵 尊酒,半夜燈前雨。” 清 曹爾堪 《金魚池歌仿杜樂遊園體》:“名園豈似 金谷 奢,福地真如 輞川 爽。”

(2).指《輞川圖》。 清 魏源 《富陽董文恪山水屏風歌》:“ 摩詰 《輞川》難獨步, 郭熙 《清明》何足道。”參見“ 輞川圖 ”。

(3).借指 唐 詩人 王維 。 宋 張元乾 《跋<山居圖>》:“後十二年, 青社 趙無量 通守 晉安 ,出示 叔毅 所圖《山居》,開卷恍然,殆前身 輞川 、今代 龍眠 歟!”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王半山 ‘山中十日雨,雨晴門始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後二語全用 輞川 ,已是下乘。”

往還

去和來;往來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高閒

清高閒適。 唐 孟郊 《憶周秀才素上人時聞各在一方》詩:“浮雲自高閒,明月常空浄。” 宋 王禹偁 《高閒》詩:“謫居 滁 上欲何為,唯把高閒度歲時。” 宋 曾鞏 《寄致仕歐陽少師》詩:“曠達林中趣,高閒物外身。”《剪燈餘話·洞天花燭記》:“高閒孰是可作對? 震澤 尊居百川長。”

意欲

見“ 意欲 ”。

(1).亦作“ 意慾 ”。欲望。《淮南子·道應訓》:“故人主之意欲見於外,則為人臣之所制。” 宋 朱熹 《答林擇之書》之一:“今方欲與朋友説,日用之閒,常切點檢氣習偏處,意欲萌處。”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制民主政體》:“倘非達於共和,國民之意慾難厭,霸者彌縫掩飾之策,決其不能奏效也。” 葉聖陶 《李太太的頭髮》:“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給她們望見了;一種意欲包圍著她的腦袋。”

(2).想要。謂心想做某事。《後漢書·彭寵傳》:“小奴意欲解之,視戶外,見 子密 聽其語,遂不敢解。”《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我意欲完前日之約,不好自家啟齒。”《紅樓夢》第一回:“你攜了此物,意欲何往?”

長條

(1).長的枝條。 晉 左思 《蜀都賦》:“擢脩乾,竦長條,扇飛雲,拂輕霄。” 宋 蘇軾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詩:“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

(2).特指柳枝。 南朝 梁元帝 《綠柳》詩:“長條垂拂地,輕花上逐風。” 南唐 李煜 《柳枝》詞:“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 明 高啟 《秋柳》詩:“欲挽長條已不堪,都門無復舊毿毿。”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詩詞推薦

聽泉亭原文_聽泉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