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北口閱提標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入古北口閱提標兵原文

興州行慶宴來賓,攜入京華惠重申。

秋暖樹連關外綠,源長水注塞中銀。

試看瞻就馬前眾,都是旰宵念里民。

攬轡便途閱邊備,詰戎兼示遠方人。

詩詞問答

問:入古北口閱提標兵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入古北口閱提標兵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入古北口閱提標兵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一

2. 去聲

參考注釋

行慶

猶行賞。《禮記·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 鄭玄 註:“慶謂休其善也。” 唐 元稹 《令狐楚等加階制》:“既當行慶之恩,宜用加崇之典。”《續資治通鑑·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郊祀行慶,中外官吏皆進秩, 準 ( 寇準 )遂率意輕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惡及不知者即敘退之。”

來賓

來訪的客人

招待來賓

京華

國都

譽滿京華

重申

再次申述

重申前令

關外

指山海關以東或嘉峪關以西一帶地區

水注

(1).文具名。專供注水於硯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製成。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與此同購者, 商 爵一, 汝窯 水注一。”《花月痕》第九回:“﹝ 秋痕 ﹞瞧那桌上的一個白玉水注,兩三個古硯……亂堆在靠窗這邊。”參閱 宋 龍大淵 《古玉圖譜·文房部》、 明 高濂 《遵生八箋·水注》。

(2).《水經注》的省稱。 清 惲敬 《<堅白石齋詩集>序》:“是故 秦 權 漢 尺,以為質古;《山經》《水注》,以為博雅。”

試看

試著看看;且看。 唐 韓愈 《盆池》詩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

馬前

(1).馬的前面。《禮記·曲禮上》:“僕執策立於馬前。”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2).戲曲術語。同“ 馬後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減少唱詞、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壓縮演出時間。 汪曾祺 《雲致秋行狀》:“他好說話,後台囑咐‘馬前’,他就可以掐掉幾句;‘馬後’,他能在台上多繃一會。”

旰宵

見“ 旰食宵衣 ”。

攬轡

亦作“擥轡”。1.挽住馬韁。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絶無蹊,攬轡止踟躕。” 唐 張文琮 《蜀道難》詩:“攬轡獨長息,方知斯路難。”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詩:“攬轡上層岡,下臨百仞濠。”

(2).《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文帝 從 霸陵 上,欲西馳下峻阪, 袁盎 騎,並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 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上乃止。”按,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上》作“攬轡”。後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

(3).見“ 攬轡澄清 ”。

邊備

(1).猶邊防。《後漢書·鄭眾傳》:“﹝ 鄭眾 ﹞遷 武威 太守,謹修邊備,虜不敢犯。” 唐 李敬方 《聞高侍御卒貶所》詩:“走馬論邊備,飛聲感廟謨。”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遼左棄地》:“目擊 遼 鎮邊備大壞。”

(2).猶邊儲。《宋史·食貨志下四》:“行之未幾,穀價遽損,邊備有餘。”

詰戎

見“ 詰戎治兵 ”。

兼示

謂一併示知。 魯迅 《準風月談·答“兼示”》:“第二天看見了《自由談》上的 施蟄存 先生《致黎烈文先生書》,也是‘兼示’我的,就再來說幾句。”

遠方

遠處;遠地

遠方的客人

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漢· 賈誼《論積貯疏》

詩詞推薦

入古北口閱提標兵原文_入古北口閱提標兵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