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苦寒歌

作者:李坦之 朝代:元代

山中苦寒歌原文

深山苦寒弗可居,門前積雪三尺餘。

陰崖一夜石脫骨,寒溜萬瓦冰垂須。

道人凍臥山之麓,暮爇松明煮溪綠。

山陰孤棹期不來,夢入幽崖聞折竹。

征西將軍持短兵,馳馬夜渡黃河冰。

關東諸將面欲裂,嚴光獨釣桐江雪。

詩詞問答

問:山中苦寒歌的作者是誰?答:李坦之
問:山中苦寒歌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李坦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坦之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七十九

參考注釋

深山

處於群山之中,離平原地區很遠的山區

深山寂寂,空谷鳥鳴

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驛路梨花》

苦寒

極端寒冷;嚴寒

積雪

(1).堆積如雪;堆積起來的雪。《楚辭·九歌·湘君》:“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 王逸 註:“言己乘船,遭天盛寒,舉其櫂楫,斲斫冰凍,紛然如積雪。” 晉 陶潛 《詠貧士》之五:“ 袁安 困積雪,邈然不可乾。”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詩:“荒林藏積雪,亂石起驚湍。” 宋 徐鉉 《木蘭賦》:“伊庭中之奇樹,有木蘭之可悅。外爛爛以凝紫,內英英而積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個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積雪未化。”

(2).積久下雪。《晉書·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鹹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廳事前餘雪猶濕,於是以屑布地。”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陰崖

背陽的山崖。 漢 馬融 《長笛賦》:“惟籦籠之奇生兮,於 終南 之陰崖。” 唐 韋應物 《懷琅邪深標二釋子》詩:“白雪埋大壑,陰崖滴夜泉。”《西遊記》第九一回:“陰崖積雪猶含凍,遠樹浮煙已帶春。”

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死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脫骨

見“ 脫胎換骨 ”。

寒溜

指寒冷的水流。 唐 權德輿 《與沉十九拾遺同游棲霞寺上方於亮上人院會宿》詩之二:“巖花點寒溜,石磴掃春雲。” 宋 陸游 《自詠》:“夜踏亂雲過略彴,曉分寒溜注軍持。” 元 郝經 《乙卯秋月十九日登泰山太平頂》詩:“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細瀉珠璣圓。”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松明

山松多油脂,劈成細條,燃以照明,叫“松明”。 宋 梅堯臣 《宣城雜詩》之十八:“野糧收橡子,山屋點松明。” 明 陸深 《燕閒錄》:“深山老松,心有油者如蠟, 山西 人多以代燭,謂之松明,頗不畏風。”《人民日報》1974.9.26:“燃起篝火,松明,照樣開隧道。”

山陰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孤棹

亦作“ 孤棹 ”。獨槳。借指孤舟。 唐 長孫佐輔 《杭州秋日別故友》詩:“獨隨孤櫂去,何處更同衾。” 宋 徐鉉 《送黃秀才姑熟辟命》詩:“水雲孤棹去,風雨暮春寒。” 明 姚潛 《葉南屏田梅岑攜樽過訪同家舒恭侄賦》詩:“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後聽。” 柳亞子 《為香凝先生題畫》詩:“緣溪孤櫂夷猶去,人與歸鴉共渺綿。”

不來

(1).不歸。《詩·小雅·採薇》:“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朱熹 集傳:“來,歸也。”

(2).逸詩《貍首》的別稱。因貍一名不來,故稱。《漢書·郊祀志上》:“後五十年, 周靈王 即位。時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設射《不來》。”按《史記·封禪書》作“設射《貍首》”。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貍,一名不來。”

幽崖

(1).北方的邊界。《文選·班固<東都賦>》:“北動幽崖,南曜朱垠。” 呂向 註:“崖、垠皆畔岸也。”《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南岠陽榮,北極幽崖。” 劉良 註:“幽崖,北邊也。”

(2).幽深的崖岸。《文選·江淹<雜體詩·效魏文帝“游宴”>》:“緑竹夾清水,秋蘭被幽崖。” 李周翰 註:“幽崖,深岸也。”崖,一本作“ 涯 ”。

軍持

源於梵語。澡罐或淨瓶。僧人遊方時攜帶之,貯水以備飲用及淨手。後亦指形略扁,雙耳可穿繩,能掛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唐 賈島 《訪鑒玄師侄》詩:“我有軍持憑弟子, 岳陽溪 里汲寒流。” 清 錢謙益 《舒仲符畫丹徒張明府文光小像戲題四絕句》之三:“計口虀鹽度六時,放衙取水一軍持。” 清 陶煒 《課業餘談·器》:“軍持,浄瓶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 李強 ﹞在臨動身時特別找了一個裝滿冷開水的軍持掛在腰間,這時取下來遞給 自成 。”

短兵

(1).刀劍等短武器。《管子·參患》:“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實。”《史記·匈奴列傳》:“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唐 穀神子 《博異志·馬侍中》:“﹝夜叉﹞衣豹皮褌,攜短兵,直入室來。”《紅樓夢》第一一一回:“那些賊見是一人,越發不理論了,便用短兵抵住。”

(2).持短兵器的士兵。《商君書·境內》:“五百主,短兵五十人。”《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轉戰六日,過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殺 折蘭王 。” 清 趙翼 《題閻典史祠》詩:“鐵騎平明滿街市,短兵巷戰血尺深。”

馳馬

(1).驅馬疾行。《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陸機<羈宦>》:“馳馬遵 淮 泗 ,旦夕見 梁 陳 。” 沉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兵》:“他們學到後來卻是馳馬射箭,再多學些便是擺陣。”

(2). 孫權 時稱小船。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孫權舸船》:“ 孫權 , 吳 之主也。時號舸為赤龍,小船為馳馬。言如龍之飛於天,如馬之走陸地也。”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關東

(1) 舊稱東北三省,以位於山海關之東而得名。亦稱“關外”

(2) 指函谷關以東之地

自秦孝公以來, 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史記·李斯列傳》

桐江

富春江 的上游。即 錢塘江 流經 桐廬縣 境內一段。 唐 陸龜蒙 《釣車》詩:“ 洛 客見詩如有問,輾煙衝雨過 桐江 。” 宋 楊萬里 《甲午出知漳州晚發舩龍山暮宿桐廬》詩之一:“海潮也怯 桐江 浄,不遣濤頭過 富春 。” 元 薩都剌 《釣台夜興》詩:“仙茶旋煮 桐江 水,坐客遙分石壁燈。” 明 張居正 《應制題畫漁人》詩之二:“若非 渭水 持竿客,定是 桐江 把釣人。”

詩詞推薦

山中苦寒歌原文_山中苦寒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