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節而晉而粵而江南,惟武漢開府有年,至今三楚悲歌,墮淚人思羊叔子; 主盟如盛如寶如豐潤,並同光清流碩望,若論四朝文獻,讀書吾敬馬端臨。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持節而晉而粵而江南,惟武漢開府有年,至今三楚悲歌,墮淚人思羊叔子;
下聯:主盟如盛如寶如豐潤,並同光清流碩望,若論四朝文獻,讀書吾敬馬端臨。

對聯備註:

(清-胡駿《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持節

[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拿看旄節。節,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江南

(1)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武漢

[Wuhan] 市名。湖北省省會。轄武昌、漢陽、黃陂、新洲四縣。市區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部分合併組成。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和漢水匯合處,面積4,480平方公里,市區1,557平方公里,人口420萬,市區320萬。鋼鐵、機械、造船、紡織等工業發達,中國重要工業基地之一,扼長江水運中樞,在京廣線中段,為水陸交通樞紐

開府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後漢書·董卓傳》:“ 傕 ( 李傕 )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 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屬。”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2).指有權開府的官員。 唐 杜甫 《春日憶李白》詩:“清新 庾開府 ,俊逸 鮑參軍 。”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九:“ 無咎 ( 晁無咎 )云:‘疑 宋開府 鐡石心腸。’”

(3).特指 庾信 。 宋 歐陽修 《答判班孫待制見寄》詩:“惟恨 江淹 才已盡,難酬 開府 句清新。”

(4).府兵軍職。 西魏 和 北周 時全國府兵分屬於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

有年

[for years] 經過很多年

從業有年

業是有年。——明· 劉基《賣柑者言》

如是者亦有年。——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至今

(1) [up to now]∶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to this day;so far]∶直到今天

三楚

(1). 戰國 楚 地疆域廣闊, 秦 漢 時分為 西楚 、 東楚 、 南楚 ,合稱 三楚 。《史記·貨殖列傳》以 淮北 、 沛 、 陳 、 汝南 、 南郡 為 西楚 ; 彭城 以東, 東海 、 吳 、 廣陵 為 東楚 ; 衡山 、 九江 、 江南 、 豫章 、 長沙 為 南楚 。《漢書·高帝紀上》“ 羽 自立為 西楚 霸王 ”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音義》,以 江陵 (即 南郡 )為 南楚 , 吳 為 東楚 , 彭城 為 西楚 。二說不同。後人詩文中多以泛指 長江 中游以南,今 湖南 湖北 一帶地區。 唐 李商隱 《過鄭廣文舊居》詩:“ 宋玉 平生恨有餘,遠循 三楚 吊 三閭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八:“ 劉郎 豪氣今何在,應是 九疑 三楚 。” 孫中山 《挽劉道一》詩:“半壁東南 三楚 雄, 劉郎 死去霸圖空。”按, 劉道一 , 湖南 湘潭 人。

(2). 五代 時, 馬殷 據 長沙 , 周行逢 據 武陵 , 高季興 據 江陵 ,都在古 楚 地,亦稱 三楚 。見 宋 周羽翀 《三楚新錄》。

悲歌

[sing with grieved sound] 哀聲歌唱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樂府詩集·悲歌行》

墮淚

指墮淚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淚。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遠墓誌》:“ 長安 傳坐,恩禮盛於 西京 ; 襄陽 墮淚,悲慟喧於南北。”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慶碑》:“庶使波溢 渤澥 ,識墮淚於千齡。”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知 齊王 於 唐 末有大功, 洛 民受賜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墮淚,宜昭祀典。”

叔子

[brother-in-law] 亦稱“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主盟

(1).主持會盟。《左傳·襄公九年》:“ 知武子 謂 獻子 曰:‘我實不德,而要人以盟,豈禮也哉!非禮,何以主盟?’”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春秋》:“諸侯之主盟,自 齊桓 始也。”

(2).指倡導並主持某事。 宋 歐陽修 《試筆·蘇子美蔡君謨書》:“自 蘇子美 死後,遂覺筆法中絶。近年 君謨 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宋 陸游 《寄別李德遠》詩之二:“復古主盟須老手,勉追 慶曆 數公間。”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閨詠》:“若使天下詞壇,姐姐主盟,小妹佐之,那些做歪詩的措大,怕不剝了麵皮。”

(3).指做媒。《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鰻產禍》:“﹝媒人﹞坐定道:‘聞知宅上小娘子要說親,老媳婦特來。’ 計安 道:‘有甚好頭腦,萬望主盟。’”

(4).盟主,首領。《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風月場中都總管,煙花寨內大主盟。”

豐潤

(1).豐足而滋潤。 三國 魏 鍾會 《蒲萄賦》:“仰承甘液之靈露,下歙豐潤於醴泉。” 元 王惲 《勸農文》:“倘遇旱乾,獨沾豐潤。” 明 王叔英 《原命一首贈楊文忠別》:“富者得乎氣之豐潤者也,貧者得乎氣之枯瘠者也。”

(2).指豐茂滋潤。 華山 《大戈壁之夜》:“剛進 河西走廊 的時候,綠洲這樣豐潤,青蔥,映著 祁連山 的連峰積雪。”

(3).肌肉豐滿,皮膚滋潤。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益州 進白騾至,潔朗豐潤,權奇偉異。” 宋 許洞 《虎鈐經·相人》:“夫山有美玉,草木滋茂;人有貴相,氣色豐潤。” 巴金 《家》二:“瓜子形的臉龐也還豐潤,在她帶笑說話的時候,臉頰上現出了兩個酒窩。”

(4).寬宏;豐裕。 唐 李白 《任城縣廳壁記》:“況其城池爽塏,邑屋豐潤。” 元 姚燧 《百夫長贈中大夫上輕車都尉曹南郡侯坤都岱神道碑》:“計幕府犒功,居諸將先,金實於櫝,衣溢於笥,馬連於櫪,歸則課僮奴耕嫁畜牧,隨致豐潤。”

(5).豐美而有文采。 明 曹學佺 《<唐黃御史集>序》:“御史文贍蔚有典則,詩清淳豐潤,若與人對語,和氣鬱郁。”

同光

(1).同放光輝。《淮南子·俶真訓》:“能游冥冥者與日月同光。” 唐 錢珝 《冊淑妃為皇后文》:“處大倫而克正,與元化而同光。” 樊增祥 《<東溪草堂詞選>自序》:“其勝者珠劍同光,而失者泥沙並下。”

(2). 同治 ( 清穆宗 年號)與 光緒 ( 清德宗 年號)的並稱。 錢鍾書 《圍城》三:“不須上溯 康 乾 世,回首 同 光 已惘然。”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漢書·補樂志》:“ 鄭 衛 之聲興則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樸家給,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豈不難哉!” 晉 左思 《吳都賦》:“樹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宋 蘇軾 《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書》:“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內江石壁魚》:“後破之,乃有一魚躍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環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潔負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國志·魏志·桓階陳羣等傳評》:“ 陳羣 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 宋 歐陽修 《朋黨論》:“ 唐 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 昭宗 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 黃河 ,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讀書通大義,立志冠清流。” 李大釗 《混充牌號》:“社會上有一二清流學者,很得大眾的信仰。”

(3).晚 清 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個政治派別的名稱。他們評議時政,上疏言事,彈劾大臣,指斥宦官,對外反對列強蠶食,對內主張整飭紀綱。 中 法 戰爭前後,清流繁衍為前後兩輩。前清流奉軍機大臣 李鴻藻 為魁首,後清流以戶部尚書 翁同龢 為支柱。 光緒帝 親政後,他們以擁帝相標榜,稱為帝黨,以別於當權的後黨。

(4).比喻政治清明。《後漢書·楊震傳》:“臣伏惟陛下以邊境未寧,躬自菲薄,宮殿垣屋傾倚,枝柱而已,無所興造,欲令遠近鹹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碩望

重望;高名。亦指有重望的人。 唐 李德裕 《授石雄晉絳行營節度使制》:“朕以彥佐,早升大將之壇,久服上公之冕;資其碩望,任以指蹤。”《宋史·趙普傳》:“自輔弼兩朝,周旋三紀;茂巖廊之碩望,分屏翰之劇權。” 宋 陸游 《賀葛正言啟》:“上虛佇於嘉言,士共歸於碩望。” 清 曾國藩 《<歐陽生文集>序》:“三子既通儒碩望, 姚先生 治其術益精。” 梁啓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然國民固非不欲舉耆宿碩望以為代表也,諸代表非不欲廣引耆宿碩望以同事也。”

文獻

[document;literature] 有歷史意義研究價值的書籍

讀書

(1) [read]∶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study]∶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