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雅望朝端重; 方伯清風海內稀。

名人名家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翰林雅望朝端重;
下聯:方伯清風海內稀。

對聯備註:

(清-徐宗乾《贈鄧廷楠聯》)

對聯翰林雅望朝端重; 方伯清風海內稀。書法欣賞

翰林雅望朝端重; 方伯清風海內稀。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翰林雅望朝端重; 方伯清風海內稀。】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翰林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唐朝以後始設,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雅望

(1).清高的名望。《三國志·魏志·桓階陳羣等傳評》:“ 陳羣 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都督 閻公 之雅望,棨戟遙臨。”亦指有名望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再尋求賢宗雅望,去留先決。” 王季思 等註:“賢宗雅望--宗室裡賢德而有名望的。”

(2).儀表美好。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士有風姿豐偉,雅望有餘,而懷空抱虛,乾植不足,以貌取之,則不必得賢。”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魏武 將見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 崔季珪 代……令間諜問曰:‘ 魏王 何如?’ 匈奴 使答曰:‘ 魏王 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3).正人所矚望。 唐 李綽 《<尚書故實>序》:“ 賓護 尚書 河東 張公 ,三相盛門,四朝雅望。”

(4).厚望。亦為敬詞。 清 錢謙益 《南京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潘守正授承德郎制》:“勉副雅望,服此訓辭。”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七:“鄙人難負監督 秦公 之雅望及桑梓之重託,勉力來就斯職。”

朝端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書省的長官。《宋書·王弘傳》:“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謹守常科,則終莫之糾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蹔遂沖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註:“改授司徒,以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維 《送丘為往唐州》詩:“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陽》詩:“藥樹吟多且握蘭,藹然公議滿朝端。”《明史·吳時來傳》:“ 時來 初以直竄,聲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劉庸夫》:“門生故吏,分布朝端。”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清風

[cool breeze]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海內

[within the four seas;throughout the country] 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抱,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海內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大亂。——《資治通鑑》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