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世離士欲狂,可憐太學門前,惠我後儒無定本; 窮途落拓吾將老,止合名山深處,抱公遺集便終身。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新說世離士欲狂,可憐太學門前,惠我後儒無定本;
下聯:窮途落拓吾將老,止合名山深處,抱公遺集便終身。

對聯備註:

(清-余炳文《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新說

新的學說。 宋 蘇軾 《送程建用》詩:“十年困新説,兒女爭捕影。” 宋 崔鶠 《再論馮澥疏》:“ 王安石 用事,皆目為流俗之人,盡逐去之,乃自為新説以造士。” 范文瀾 《<唐代佛教>引言》:“ 漢 朝經學立十四博士,即朝廷批准的十四個宗派,派下經師只許墨守家法,不許別立新說。”

可憐

(1) [pitiful;pitiable]∶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meagre;miserable]∶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太學

[the highest seat of learning in ancient times in China] 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即國學

觀太學。——《後漢書·張衡傳》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君則在太學。

後儒

後世的儒者。亦以指二 程 朱子 。 明 王守仁 《答陸原靜書》:“但後儒之所謂著察者,亦是狃於聞見之狹,蔽於沿習之非。”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理》:“古人所謂天理,未有如後儒之所謂天理者矣。”

定本

(1).著作經過編排、整理,最後確定或準備刊印的本子。《晉書·孫盛傳》:“《晉陽秋》詞直而理正,鹹稱良史焉…… 盛 寫兩定本,寄於 慕容儁 。”《魏書·孫惠蔚傳》:“臣今依前丞臣 盧昶 所撰《甲乙新録》,欲裨殘補闕,損併有無,校練句讀,以為定本。” 宋 朱熹 《答呂伯恭書》:“聞所著已有定本,恨未得見,亦可示及否?” 郭沫若 《<孔雀膽>的潤色》:“現在的 莎士比亞 的劇本是經過好些次的演出、改版、增刪,然後才成為定本的。”

(2).有固定套語格式的樣本、底本。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士大夫涖職之初,通親舊書有‘積弊後良費料理’之語,亦為定本。”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吏文可笑》:“吏文行移,只用定本,故有絶可笑者。”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太一宮四立月祝文,舊用定本。 紹定 二年十二月始命學士院撰述。”

(3).固定不變的原則。《朱子全書》卷五:“聖人教人有定本……夫子對 顏淵 曰:‘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皆是定本。”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夫是非之爭也,如歲時然,晝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是矣。雖使 孔子 復生於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罰賞哉!”

(4).指 定武 《蘭亭》帖。 宋 米芾 《書史》:“ 錢塘 關景仁 收 唐 石本《蘭亭》,佳於 定 本,不及余家板本也。” 元 揭佑民 《題玉版蘭亭》詩:“忽憶昔年觀 定 本,絶勝枕臼與梅花。”參見“ 定武石刻 ”。

窮途

[dead end] 路已走到盡頭,比喻處境艱危

落拓

(1) [be untrammelled by convention]∶豪放;不受拘束

素小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北史·楊素傳》

(2) [poor;poverty]∶貧困失意

生往,令適卒,落拓不得歸。——《聊齋誌異·嬌娜》

深處

(1) [depths;recess]

(2) 很深的地方

白雲深處有人家

海洋深處的寶藏

(3) 內部

心靈深處

遺集

(1).前人留下的詩文集子。 五代 齊己 《寄匡阜諸公》詩之一:“爭學忘言住幽勝,吾師遺集盡清吟。” 宋 文同 《讀<淵明集>》詩:“牎下好風無俗客,案頭遺集有先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今遺集不傳,余偶得數首,録於左。”

(2).彙輯前人的遺作而成的集子。 鄧實 《謝翱<晞髮集>後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 無錫 徐君 槃 贈余以 平湖 陸大業 刊《晞髮集》一冊,雲得之 滑縣 暴氏 ,凡詩八卷,文二卷,審之則僅正集,而缺其遺集,求之年餘不可得。” 魯迅 《且介亭雜文·隔膜》:“最起勁的是‘南社’里的有幾個人,為被害者輯印遺集。”

終身

(1) [life;lifelong;all one's life] 今生今世;此生;畢生相關

終身幾無可問。——清· 劉開《問說》

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樂歲終身飽。——《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樂歲終身告。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