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碩輔,一代宗師,盛業炳人寰,公已大名兼大德; 往哲雲遙,後賢待起,多艱痛時局,誰從斯世覺斯民。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三朝碩輔,一代宗師,盛業炳人寰,公已大名兼大德;
下聯:往哲雲遙,後賢待起,多艱痛時局,誰從斯世覺斯民。

對聯備註:

(清-孫百英《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碩輔

賢良的輔弼之臣。 晉 皇甫謐 《高士傳·摯恂》:“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薦 恂 行侔 顏閔 ,學擬 仲舒 ,文參 長卿 ,才同 賈誼 ,實瑚璉器也,宜在宗廟,為國碩輔。”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天錫皇帝,厖臣碩輔,博問遐觀,以置左右。” 清 錢謙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碩輔名卿,往往輩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為國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碩輔一。”

一代

(1) [a dynasty]∶一個朝代

一代宗臣

(2) [on era]∶一個時代,當代

一代英豪

(3) [all one's life]∶指人的一生;一輩

一代一代地辛勤勞動

(4) [generation]

(5) 某一類人的一輩

鼓舞了整個一代的理論家

(6) 生物的一個世系

現在這一代昆蟲似乎對這一噴劑有了抗藥性

宗師

[great master;master of great learning and integrity] 指在思想或學術上受人尊崇而可奉為師表的人

中國文壇的一代宗師

盛業

[great cause] 盛大的功業

盛業光於後世

人寰

[the world] 人間;人世

慘絕人寰

大名

(1) [one's formal personal name]∶某人的正式名字

(2) [your name]∶對方名字的敬稱

(3) [great reputation]∶顯赫的名氣

大德

(1) [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noble character]∶品德高尚

(3) [noble man]∶德行高尚的人

(4) [integrity]∶大節,堅定地按照道德、藝術和其他價值準則辦事

往哲

先哲;前賢。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夫迷塗知反,往哲是與。” 明 文徵明 《游幻住庵》詩:“興懷往哲悲陳跡,每列空門損世情。”《詩刊》1978年第1期:“不師往哲學奸邪,妄詆先賢皆敗類。”

後賢

後世的賢人。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其有疑錯,則備論而闕之,以俟後賢。” 元 陳基 《秋懷》詩之二:“往聖既作莫,後賢孰當繼。” 清 陳維崧 《永遇樂·東溪雨中修禊》詞:“莫停檀板,且偎紅袖,此會後賢應繼。”

時局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當前的政治局勢

時局不穩

斯世

此世,今世。《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收止足以言歸,汎皓然以容裔,欣環堵以恬娛,免咎悔於斯世。”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生丁斯世,言語道斷,為 守常先生 的遺文寫了幾句,塞責而已。”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斯民之良也。”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寇旱之餘,曾未朞歲,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