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無稱三讓二家天下 高山可仰一抔萬古江南

名勝無錫10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至德無稱三讓二家天下
下聯:高山可仰一抔萬古江南

對聯備註:

(無錫惠山:齊彥槐題至德祠)

對聯至德無稱三讓二家天下 高山可仰一抔萬古江南書法欣賞

至德無稱三讓二家天下 高山可仰一抔萬古江南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至德無稱三讓二家天下 高山可仰一抔萬古江南】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至德

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辭上》:“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論語·泰伯》:“ 泰伯 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史記·商君列傳》:“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荀君 清識難尚, 鍾君 至德可師。”

無稱

無可稱述或稱讚。《戰國策·齊策六》:“功廢名滅,後世無稱,非智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疾泯沒之無稱,感朝聞之弘訓。”《三國志·蜀志·姜維傳》“ 傅僉 格鬭而死” 裴松之 注引《蜀記》:“ 蔣舒 為 武興 督,在事無稱。” 宋 樓鑰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詩:“硬黃極摹寫, 唐 人若無稱。”

三讓

(1).古相見禮。主人三揖,賓客三讓。《儀禮·士冠禮》:“三揖至於階,三讓。”《禮記·禮器》:“三辭三讓而至。”

(2).指 周 泰伯 讓位於 季歷 事,後人稱為盛德。《論語·泰伯》:“ 泰伯 ,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邢昺 疏引 鄭玄 注云:“ 泰伯 , 周太王 之長子,次子 仲雍 ,次子 季歷 。 太王 見 季歷 賢,又生 文王 ,有聖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 太王 疾, 太伯 因適 吳 採藥, 太王 歿而不返。 季歷 為喪主,一讓也; 季歷 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免喪之後,遂斷髮文身,三讓也。”《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 太伯 建 邠 , 孔子 稱為三讓。” 唐 駱賓王 《夕次舊吳》詩:“盛德弘三讓,雄圖枕九圍。” 余疚儂 《三年五月一日與同學冒雨登慧山》詩:“ 句吳 始啟宇,三讓來就封。”

(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謙讓之禮。《史記·高祖本紀》:“ 漢王 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申午,乃即皇帝之位 汜水 之陽。”《後漢書·和帝紀》:“故太尉 鄧彪 ,元功之族,三讓彌高,海內歸仁,為羣賢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 曹公 稱為表不止三讓,又勿得浮華。”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南北史兩國交兵不詳載》:“每代革易之際,以禪讓為篡奪者,必有九錫文、三讓表、禪位詔冊,陳陳相因,遂成一定格式。”

(4).再三責數其過失。《周禮·地官·司救》“凡民之未有衺惡者,三讓而罰” 賈公彥 疏:“三讓而罰者,凡欲治罰人者,皆先以言語責讓之,乃行治罰。”

(5).謂以三種方式資助。《逸周書·酆謀》:“三讓:一近市,二賤粥,三施資。” 孔晁 註:“以財讓也。近來民市,旅資以思也。” 盧文弨 讎校:“﹝旅資以思﹞,疑當作‘施資以惠’也。”

家天下

[one family dominates the whole nation;nepotism] 指帝王把國家作為一家的私產,世代相傳,後來也指一家人獨霸天下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杜氏新書》:“今吾亦冀眾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舉舉西州士,來為邦國華。藝文尤爾雅,經術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參見“ 高山景行 ”。

(2).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

(3).少數民族名。 清 魏祝亭 《兩粵傜俗記》:“其在西者,種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萬古

[through the ages;forever;eternally] 萬世

萬古長青

江南

(1)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