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補於天地曰功有益於世教曰名有精神之謂富有廉恥之謂貴 不涉鄙陋斯為文不入暖昧斯為章溯乎始之謂道信乎己之謂德

書院

對聯全文

上聯:有補於天地曰功有益於世教曰名有精神之謂富有廉恥之謂貴
下聯:不涉鄙陋斯為文不入暖昧斯為章溯乎始之謂道信乎己之謂德

對聯備註:

(於培德題四川錦江書院)

參考注釋

天地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有益

[profitable;beneficial;useful] 有好處;有幫助

有益的東西

世教

指當世的正統思想、正統禮教。《漢書·敘傳上》:“既繫攣於世教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世教,指 周公 孔子 之道。大道,指 老 莊 之道。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又每非 湯 武 而薄 周 孔 ,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四:“且神仙、方技、秘怪之事,書傳所記,從古有之。然詭誕不經,無補世教。”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裹足》:“天下事貴自然,不貴造作,人之情行其易,不行其難。惟裹足則反是,並無益於民生,實有關於世教。”

精神

(1) [spirit;mind]∶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誌異·促織》

(3) [essence]∶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vigour]∶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lively]∶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will]∶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富有

[rich;wealthy] 擁有大量財產

富有的銀行家

廉恥

[honor and shame; sense of honour] 廉操與知恥

不識廉恥

不顧廉恥的人

鄙陋

(1) [shallow]∶粗俗淺薄

學識鄙陋

(2) [ugly]∶醜陋

書跡鄙陋

為文

[write;compose] 成文,成字

為文猶可識。——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