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感泣; 墓門棲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雙鐵像,千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

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感泣;
下聯:墓門棲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雙鐵像,千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

對聯備註:

(清-彭玉麟《岳飛廟聯》)

參考注釋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耳。”

(2).指修史之筆。《晉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丹書

(1).古時以朱筆記載犯人罪狀的文書。《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初, 斐豹 ,隸也,著於丹書。” 杜預 註:“蓋犯罪沒為官奴,以丹書其罪。” 三國 魏 曹操 《度關山》詩:“有燔丹書,無普赦罪。”《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苟削丹書,得夷平民。” 李周翰 註:“丹書,定罪之書。”

(2).傳說中赤雀所銜的瑞書。《呂氏春秋·應同》:“及 文王 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 周 社。”《史記·周本紀》“生 昌 ,有聖瑞” 張守節 正義引《尚書帝命驗》:“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入於 酆 ,止於 昌 戶。其書云:‘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赤帝雲門舞》:“赤雀丹書飛送迎,朱絃絳鼓罄虔誠。”

(3).指《洛書》。傳說 夏禹 治水時, 洛水 神龜負之而出,故稱《洛書》。《淮南子·俶真訓》:“ 洛 出丹書, 河 出緑圖。”

(4).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襲的享有免罪等特權的證件。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僕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四:“肆申白馬之盟,庸示丹書之約。”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群臣賀表》:“丹書錫誓,既崇 日逐 之封;赤芾疏榮,仍懋秩訾之賞。”

(5).朱筆書寫的文字。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漢 使至 匈奴 , 常惠 數私見使,教之曰:‘陛下親射 上林 中,得白雁,足有繫帛丹書,言 武 等在荒澤中。’” 景耀同 《次韻黃季剛相思》之一:“囓臂當年底有盟,丹書斜上甚分明。”

(6).朱筆書寫的詔書。 唐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詩:“金玉裁玉度,丹書奉帝俞。”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四折:“親捧丹書下九重,路人爭識五花驄。” 明 李東陽 《送焦守靜先生使襄府》詩:“丹書玉節又南行,一日龍光起四瀛。”

(7).古代方士用以呪邪鎮鬼的朱文符書。 漢 仲長統 《昌言》:“於是淫厲亂神之禮興焉,侜張變怪之言起焉,丹書厭勝之物作焉。”《後漢書·方術傳·解奴辜》:“又 河 南有 麴聖卿 ,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

(8).道教語。即丹書墨籙。指以墨書寫符文的朱漆之簡。泛指煉丹之書,道教經書。見《雲笈七籤》卷七。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授丹書早晚驅雞,與夫人同學驂鸞。”

十二金牌

《宋史·岳飛傳》:“﹝ 秦檜 ﹞言 飛 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飛 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宋 代凡傳遞赦書及軍事上最緊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後因以“十二金牌”作為緊急命令的代稱。 明 茅維 《鬧鬥神》:“他的喉嚨忒嘬,舌尖忒鋭。是人呵,怕他氣概。只當得親捧出十二金牌。”亦作“ 十二道金牌 ”。《孽海花》三十回:“巧了, 景王 府里堂會戲, 貞貝子 貞大爺 一定要叫他和 敷二爺 合串《四傑村》,十二道金牌似的把他調了去。”《新華文摘》1982年第1期:“昨天從 北京 傳來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她火速回去揭發交代問題。”

百年

(1) [in a century;centenary;centennial;a hundred years]∶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lifetime]∶指人的一生;一輩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志士仁人

有遠大志向高尚道德的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故卑身賤體,説色微辭,愉愉喣喣,終無益於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為也。” 宋 陸游 《秋雨嘆》詩:“志士仁人萬行淚,孤臣孽子無窮憂。” 清 鄒容 《革命軍》第六章:“濫用名器,致貴賤貧富之格大相懸殊,既失保民之道,而又賦歛無度,此 法國 志士仁人所以不辭暴舉逆亂之名,而出於革命之原因也。” 袁鷹 《悲歡·飛》:“多少憂國憂民的 中華 兒女,志士仁人,懷著滿腹豪情,都在嚮往、找尋和探索使國家民族騰飛的道路。”

何等

(1) [how;very;what kind]∶什麼樣的

你知道他是何等人物

(2) [what;how]∶用於感嘆語氣,表示不同尋常

這是何等高超的技術!

悲歌

[sing with grieved sound] 哀聲歌唱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樂府詩集·悲歌行》

感泣

感動得下淚。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及覩皇太子儀表班行,既退,無不相賀,至有感泣者。”《水滸傳》第一○七回:“ 盧俊義 慰撫勸勞,就令 武順 鎮守城池,因此賊將皆感泣,傾心露膽,棄邪歸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鎮南關起義清方檔案》:“回思七晝夜血戰,令人感泣。”

墓門

[door of a coffin chamber] 墓道之門

碧草

(1).青草。 南朝 梁 江淹 《貽袁常侍》詩:“ 幽 冀 生碧草, 沅 湘 含翠煙。” 唐 陳子昂 《春台引》:“感陽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懷宇宙以傷遠,登高臺而寫憂。” 宋 蘇軾 《題織錦圖上回文》詩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枯桐。”

(2).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可釀酒的草。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 瑤琨 去 玉門 九萬里,有碧草,如麥,割以釀酒,則味如醇酎。飲一合,三旬不醒;但飲甜水,隨飲隨醒。”

一雙

(1).用於成對的兩人或兩物。《禮記·少儀》:“其禽加於一雙,則執一雙以將命。”《史記·項羽本紀》:“我持白璧一雙,欲獻 項王 ,玉斗一雙,欲與 亞父 。” 唐 李賀 《唐兒歌》:“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 元 張國賓 《薛仁貴》楔子:“一雙父母在堂,我不肯做莊農的生活。” 老舍 《正紅旗下》一:“那是一雙何等毫無道理眼睛啊!見到人……她的眼總是瞪著。”

(2). 唐 時 南詔 耕地,五畝為一雙。見《新唐書·南詔傳上》。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稱地為雙》引《雲南雜誌》:“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而後驅之。犁一日,為一雙,約有中原四畝地。”

(3).佛教稱兩年半為一雙。《法苑珠林》卷三:“三月為一時,兩時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兩行為一年,兩年半為一雙。”

萬世

[all ages] 很多世代;年代久遠

萬世師表

奸臣

[treacherous court official] 指弄權營私、殘害忠良、不忠於君主的大臣

奸臣竊命。——《三國志·諸葛亮傳》

幾多

[how many] 詢問數量;多少

布幾多長?

惡報

[proper retribution for sin] 迷信的人指做壞事後得到壞報應

惡人得惡報

陰誅

冥冥之中受到誅罰。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令鬼神訴者,千載無一。請皆斬之,以明鬼神,以助陰誅。”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斯人也,必有隱慝而致陰誅。”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