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萬戶千門,只慎獨兩言,上接泗濱,下肩伊洛; 三疏九年再竄,痛引裾一決,曉行嶺海,夜渡瀟湘。

名人名家名勝江蘇

對聯全文

上聯:六經萬戶千門,只慎獨兩言,上接泗濱,下肩伊洛;
下聯:三疏九年再竄,痛引裾一決,曉行嶺海,夜渡瀟湘。

對聯備註:

(清-湯斌《鄒浩祠聯》;湯文正斌題江蘇無錫惠山鄒忠公浩祠聯)

參考注釋

六經

六部儒家經典。《莊子·天運》:“ 孔子 謂 老聃 曰:‘ 丘 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漢書·武帝紀贊》:“ 孝武 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顏師古 註:“六經,謂《易》、《詩》、《書》、《春秋》、《禮》、《樂》也。” 漢 以來無《樂經》。今文家以為“樂”本無經,皆包含於《詩》、《禮》之中;古文家以為《樂》毀於 秦始皇 焚書。參見“ 六藝 ”。

萬戶千門

(1).指眾多人家。 唐 李德裕 《長安秋夜》詩:“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lu1一1點朝衣。” 宋 王安石 《次韻王勝之詠雪》:“萬戶千門車馬稀,行人卻返鳥林飛。” 明 劉基 《楚妃嘆》詩:“錦衾一夕夢行雲,萬戶千門冷如水。”參見“ 千門萬戶 ”。

(2).形容屋宇深廣。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蓮花公主》:“轉過牆屋,導至一處,疊閣重樓,萬椽相接,曲折而行。覺萬戶千門,迥非人世。”

慎獨

在獨處中謹慎不苟。語出《禮記·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三國 魏 曹植 《卞太后誄》:“祇畏神明,敬惟慎獨。”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陶穀使江南》:“ 熙載 使歌姬 秦蒻蘭 衣弊衣為驛卒女, 穀 見之而喜,遂犯慎獨之戒。”《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我們講理學的人,最講究的是慎獨工夫,總要能夠衾影無愧,屋漏不慚。” 李劼人 《da1~1波》第一部第一章:“在這種不開通、不文明的地方,身當人師的人,那敢不慎獨?”

兩言

三言兩語。謂少量幾句話。《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

泗濱

指用 泗 濱石所作之磬。 宋 王禹偁 《笙磬同音詩》:“誰將 嶰谷 韻,潛合 泗 濱風。”參見“ 泗石 ”。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與 洛水 。兩水匯流,多連稱。亦指 伊 洛 流域。《國語·周語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韋昭 註:“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嶺 。 禹 都 陽城 , 伊 洛 所近。”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 伊 洛 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唐 杜甫 《北征》詩:“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我昔初官便 伊 洛 ,當時意氣尤驕矜。” 清 葉襄 《禹陵》詩:“泉源留儉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學。參見“ 伊洛之學 ”。

引裾

拉住衣襟。指 三國 魏 辛毗 拉住 文帝 衣襟堅持諍諫的故事。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後以“引裾”喻人臣能據理直諫。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安中令大度》:“朝有遺闕,君有小失,則正色直諫。大則犯顏觸鱗,方諸古之引裾斷鞅者,我無愧矣。” 明 歸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為本》:“其在於古,若排闥、折檻、引裾、壞麻之類,皆可以言正直也。”

曉行

(1).拂曉趕路。 唐 杜甫 《發潭州》詩:“夜醉 長沙 酒,曉行 湘水 春。” 清 趙翼 《甌北詩話·詩人佳句》:“ 溫庭筠 《曉行》詩……不著一虛字,而曉行景色都在目前。”

(2).指白天行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一路上曉行夜泊,在水面行走。”

嶺海

指兩 廣 地區。其地北倚 五嶺 ,南臨 南海 ,故名。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雖在萬里之外, 嶺海 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閒,輦轂之下。”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應念 嶺海 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 文文山 死節,諸公傷悼之作佳者,如…… 黃誠信 云:‘三百餘年樂育恩,晚從科目得斯人,崎嶇 嶺海 期年國,零落氈毛萬里身。’皆可傳頌。”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民義師》:“一朝應蒲穀(轂)之錫,專制 嶺海 間,比於古之藩鎮,不亦身與名之兩全乎?”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 江 淵, 澧 沅 之風,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遠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雲正深。”

(2). 湘江 與 瀟水 的並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雲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度關塞,九月下 瀟 湘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