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便諷議諫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國; 我願支離病榻,亦為親職教育良師。

輓聯名人名家14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公便諷議諫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國;
下聯:我願支離病榻,亦為親職教育良師。

對聯備註:

(清-陸爾奎《挽高鳳歧聯》)

參考注釋

公便

謂便於公事。舊時上行公文的一種行文格式,結束語多為“實為公便”。

諷議

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後漢書·張衡傳》:“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 唐 白居易 《采詩官》詩:“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絶諷議。” 王闓運 《陳景雍傳》:“知督撫不和,數數諷議,列縣羣傳其迂,誠不知時變。”

諫垣

指諫官官署。 唐 權德輿 《酬南園新亭宴會琚新第慰慶之作時任賓客》詩:“予壻信時英,諫垣金玉聲。” 宋 歐陽修 《謝知制誥啟》:“代yan4禁掖,已愧才難,兼職諫垣,猶當責重。”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以余所聞, 嘉 道 之間, 蘇廷魁 、 陳慶鏞 、 朱琦 為諫垣三直。”

上下

(1) [high and low]∶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old and young]∶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up and down]∶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

(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about]∶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惰偷

亦作“ 惰媮 ”。懈怠苟且懶惰。 宋 蘇軾 《謝館職啟》:“遇寵知懼,庶不至於惰媮。” 宋 陸游 《道宮謝雨疏》:“由官吏之惰偷,致政刑之疵癘。”《明史·雲南土司傳一·雲南》:“馴至 神宗 之世,朝廷惰媮,封疆敗壞日甚一日。” 清 顧炎武 《與戴耘野書》:“百家之説,粗有闚於古人;一卷之文,思有裨於後代,此則區區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

中國

(1) [Central Plains]∶指中原地區

與中國抗衡。——《資治通鑑》

(2) 又

驅中國士眾。

將中國人。

(3) [capital]∶京城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

支離

(1) [broken;fragmented;disorganized]∶分散;殘缺;沒有條理

支離破碎

(2) [thin and weak]∶瘦弱;衰弱

病榻

[sickbed] 病床

家庭教育

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中對子女實施的教育。是國家社會整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內容一般包括健康方面、德育方面、智育方面。中國強調親職教育與學校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強調德、智、體全面發展。

良師

使人得到教益的好老師。 鄒韜奮 《經歷》一:“現在這位良師已去世多年了,可是我一生不能忘記他。”參見良師益友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