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遊遍粵嶠東西,攬轡重來,竹馬兒童猶識面; 人士萃大江南北,傾觴一醉,蓴鱸風味忽縈懷。

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宦遊遍粵嶠東西,攬轡重來,竹馬兒童猶識面;
下聯:人士萃大江南北,傾觴一醉,蓴鱸風味忽縈懷。

對聯備註:

(清-張聯桂《桂林江南會館聯》)

參考注釋

宦遊

[be in government service away from home] 為求官而出遊

長卿久宦遊,不遂而困。——《漢書·司馬相如傳》

同是宦遊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粵嶠

指 五嶺 以南地區。《明史·項忠朱英等傳贊》:“ 朱英 廉威名 粵 嶠, 秦紘 經略著西陲,文武兼資,偉哉一代之能臣矣。” 王國維 《觀堂集林·彊邨校詞圖序》:“先生以文學官侍郎, 光緒 之季,奉使 粵 嶠。”

東西

(1) [thing]∶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people and animal]∶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攬轡

亦作“擥轡”。1.挽住馬韁。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絶無蹊,攬轡止踟躕。” 唐 張文琮 《蜀道難》詩:“攬轡獨長息,方知斯路難。”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詩:“攬轡上層岡,下臨百仞濠。”

(2).《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文帝 從 霸陵 上,欲西馳下峻阪, 袁盎 騎,並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 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上乃止。”按,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上》作“攬轡”。後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

(3).見“ 攬轡澄清 ”。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竹馬

(1) [hobbyhorse]∶兒童玩具,典型的式樣是一根桿子,一端有馬頭模型,有時另一端裝輪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騎馬

(2) [bamboo horse]∶用竹篾紮成的一種道具,用於民間舞蹈竹馬燈

兒童

[children] 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識面

(1).相見。 唐 韓愈 《答張徹》詩:“首敍始識面,次言後分形。” 宋 陸游 《贈應秀才》詩:“辱君雪裡來叩門,自説辛勤求識面。”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河工奢侈之風》:“有為賓主數年,迄未識面者。”

(2).見過面;熟識。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閉門不出入,人無識面者。”《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回:“看著路傍,專望一識面之人經過此地,便是救星。” 茅盾 《虹》五:“從未有過一個僅僅識面的男子對她這樣地關切,這樣地熱心並且這樣地努力想博她的歡心。”

(3).猶世面。《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這死不見識面的貨。”

人士

(1) [personage]∶有身份、名望或地位的人

愛國人士

(2) [gentry]∶特殊階級或類別的人們

運動界人士

江南

指靠臨長江中下游兩岸的廣大地區。

傾觴

(1).把酒從酒器中倒出來。 唐 李華 《弔古戰場文》:“布奠傾觴,哭望天涯。”

(2).盡觴。謂暢飲。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已分生死訣,乍見為傾觴。”《花月痕》第十四回:“瞧那緑葉紛披,度著坑上內外的花香,就不傾觴,也令人慾醉了。”

風味

[special flavor;local color] 風格、特徵與趣味、味道

風味小吃

一台地方風味的文藝晚會

縈懷

[occupy one's mind] [事情]牽掛在心上

夢寐縈懷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