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李晟為唐社,倚畀猶新,復那堪箕尾蒼涼,百戰湖山留眼底; 我如鑿齒遇桓公,追隨已晚,尚親見河汾歌泣,萬家尸祝似江南。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天生李晟為唐社,倚畀猶新,復那堪箕尾蒼涼,百戰湖山留眼底;
下聯:我如鑿齒遇桓公,追隨已晚,尚親見河汾歌泣,萬家尸祝似江南。

對聯備註:

(清-劉劭安《挽曾國荃聯》)

參考注釋

天生

(1) [inborn;born;innate;inherent]∶天然生成

在他身上有一股天生的活力,就像阿爾卑斯山山洪一樣

天生的領袖

她天生溫文有禮

他天生愛美

某種天生的進行觀察上的無能

(2) [be destined]∶命中注定

但是功名遲早自有一定,天生應叫的苦也要吃的。——《兒女英雄傳》

倚畀

謂倚靠信任。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續錄·內務府大員》:“﹝ 金簡 ﹞能調停於 和福 二相之間,使皆倚畀無防忌,亦初無建白也。” 章炳麟 《駁康有為革命書》:“ 曾 左 諸將,倚畀雖重,位在藩鎮,蕞爾彈丸,未參內政。”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二章:“陛下一覽 宇亮 奏疏,立即手詔嘉勉,命他迅赴前敵,代 盧象升 總督諸鎮援軍,與虜作戰,足見皇上對 宇亮 倚畀之重,期望之殷。”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猶言兼之;何況。

蒼涼

[desolate;bleak] 荒蕪悲涼

過去這一帶滿目蒼涼,現在卻蓋了無數的工廠

百戰

多次作戰。《吳子·料敵》:“三軍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戰不怠。”《晉書·索綝傳》:“大小百戰, 綝 手擒賊帥 李羌 。”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九:“幾拋雲髻恨金墉,淚洗花顏百戰中。” 宋 王安石 《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超勇親王》:“王陣擒賊首二,皆百戰渠魁,賊帥 小策零 墮騎,裸身跨白駝遁。”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留眼

謂留待以後目睹。 唐 杜甫 《渝州候嚴六侍御不到先下峽》詩:“船經 一柱觀 ,留眼共登臨。” 張遠 箋:“留眼,公留眼以待 嚴 耳。” 宋 陳師道 《寓目》詩:“望鄉從此始,留眼未須穿。” 宋 蘇軾 《贈山谷子》詩:“ 黃 家小子名 小德 ,眉如長松眼如漆;只今數歲已動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齒遇

禮遇;平等相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由此 李氏 在世,得方幅齒遇。” 余嘉錫 箋疏:“此言‘方幅齒遇’,猶言正當禮遇之也。”《南史·宋桂陽王休范傳》:“ 休范 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齒遇。”

追隨

(1) [follow]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河汾

(1). 黃河 與 汾水 的並稱。亦指 山西省 西南部地區。《史記·晉世家》:“ 唐 在 河 汾 之東,方百里,故曰 唐 叔虞 。”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 元 周伯琦 《過太行山》詩:“ 戰國 東西分 晉 趙 ,中原南北帶 河 汾 。” 清 錢謙益 《山西布政司提學右參議兼按察司僉事文翔鳳授朝議大夫》:“以爾有六經七制之學,故命爾以 河 汾 。”

(2). 隋 代 王通 設教 河 汾 之間,受業者達千餘人。見《新唐書·隱逸傳·王績》。後以“河汾”指稱 王通 及其學術流派。 明 高啟 《追挽恭孝先生》詩之一:“ 關 洛 遺風在, 河 汾 舊業傳。” 清 錢謙益 《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其名汰學者於 涑水 、 新安 ,奉為丹書,獨反唇於 河 汾 之《元經》,則目睫之論也。”

歌泣

歌亦泣;可歌可泣。 唐 白居易 《夜聞歌者》詩:“借問誰家婦,歌泣何淒切。”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七○:“少年哀樂過於人,歌泣無端字字真。” 馬君武 《從軍行》:“教兒讀歷史,往事足歌泣。”

尸祝

(1).古代祭祀時對神主掌祝的人;主祭人。《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郭象 註:“庖人尸祝,各安其所。” 成玄英 疏:“屍者,太廟之神主也;祝者,則今太常太祝是也;執祭版對屍而祝之,故謂之尸祝也。”《晉書·嵇康傳》:“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故為足下陳其可否。” 清 龔自珍 《六經正名》:“《爾雅》者,釋《詩》《書》之書,所釋又《詩》《書》之膚末,乃使之與《詩》《書》抗,是尸祝輿儓之鬼,配食昊天上帝也。”

(2).祭祀。 明 宋濂 《題傅氏誥敕後》:“﹝ 金昌年 ﹞嘗浚 慈湖 ,溉田千頃,民至今尸祝之。” 明 歸有光 《吳山圖記》:“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巖巒之間,尸祝於浮屠 老子 之宮也固宜。”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褚遂良》:“娘子何人?祈告姓氏,以便尸祝。”

(3).崇拜。 清 錢謙益 《趙敘州六十序》:“﹝ 趙君 ﹞中蜚語,掛冠以歸, 蜀 人迄今尸祝之。” 梁啓超 《<法國革命史論>跋》:“此彼輩所日日謳歌尸祝者也。”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不知意之所在,將如 天竺 造説之人,聊弄術以入新學,抑誠尸祝往時,視為全能而不可越也?”

江南

(1)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