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時苦費調停策; 絕筆驚看諷諭詩。

輓聯名人名家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匡時苦費調停策;
下聯:絕筆驚看諷諭詩。

對聯備註:

(清-汪榮寶《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匡時

匡正時世;挽救時局。《後漢書·荀淑傳論》:“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多才多蓺,道著於匡時;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顧炎武 《寄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何如 長白山 中寺,莫使匡時雅志違。” 廖仲愷 《幽禁中感賦》詩:“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載茹酸辛,努力思匡時。”

調停

(1) [mediate;act as an intermediary]∶居間調解,平息爭端

通過調停達成了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

(2) [take care of;arrange] 〈方〉∶照料;安排

絕筆

(1) [last words written before one’s death]∶死前最後所寫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畫

(2) [the last work of an author or painter]∶作者或畫家的最後的作品

(3) [stop]∶停筆不再寫下去

《春秋》絕筆於魯哀公十四年

驚看

驚奇地注視。 清 劉大櫆 《途中所見》詩:“林外白光浮,驚看長湖水。” 清 劉大櫆 《過汶上贈鄧明府》詩:“如今白髮同尊酒,拭淚驚看夢裡人。”

諷諭

亦作“ 諷喻 ”。用委婉的言語進行勸說。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三國志·吳志·闞澤傳》:“ 澤 欲諷喻以明治亂,因對 賈誼 《過秦論》最善, 權 覽讀焉。” 明 劉基 《送張山長序》:“余觀詩人之有作也,大抵主於諷諭。蓋欲使聞者有所感動而以興其懿德,非徒為誦美也。” 沙汀 《困獸記》十二:“‘正像醃過的菜樣!’他忽然記起 牛祚 的諷喻,於是深長的嘆息了。”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