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吟成史乘忠君愛國每飯不忘詩卷遂為唐變雅 仕隱好溪山遷客騷人多聚於此草堂應作魯靈光

名勝四川

對聯全文

上聯:歌吟成史乘忠君愛國每飯不忘詩卷遂為唐變雅
下聯:仕隱好溪山遷客騷人多聚於此草堂應作魯靈光

對聯備註:

(成都:嚴岳蓮題杜甫草堂工部祠。史乘:史書)

參考注釋

歌吟

[sing or chant] 歌唱吟詠

到處聽不見歌吟花月的聲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鐵和血的讚頌。——魯迅《論睜了眼看》

史乘

《孟子·離婁下》:“ 晉 之《乘》, 楚 之《檮杌》, 魯 之《春秋》,一也。”《乘》、《檮杌》、《春秋》本為三國之史籍名,後因泛稱史書為“史乘”。 清 趙翼 《題竹初自述文》詩:“將垂史乘芳,更炳金石光。” 清 龔自珍 《上鎮守魯番領隊大臣寶公書》:“我 高宗 皇帝豈樂於窮武以炫史乘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特歷時既永,史乘無存。”

忠君愛國

[patriatic and loyal to the throne] 對君主忠貞,對國家摯愛

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東周列國志》

每飯不忘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文帝 曰:‘吾居 代 時,吾尚食監 高袪 數為我言 趙 將 李齊 之賢,戰於 鉅鹿 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 鉅鹿 也’”後以“每飯不忘”謂時刻不忘。《杜少陵集詳註》附 明 陳文燭 《重修瀼西草堂記》:“史稱先生挺節不污,所為詩歌,善陳時事,千匯萬狀,兼而有之,忠君憂國,每飯不忘。”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四:“人但知 杜少陵 每飯不忘君,而不知其於友朋、弟妹、夫妻、兒女間,何在不一往情深耶?”

詩卷

詩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舊五代史·梁書·羅隱傳》:“ 畋 女幼有文性,嘗覽 隱 詩卷,諷誦不已。” 清 顧炎武 《自笑》詩:“自笑今年未得歸,酒樽詩卷欲何依。”

變雅

(1).《詩經》中《小雅》、《大雅》的部分內容,與“正雅”相對,一般是指反映 周 政衰亂的作品。《詩大序》:“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詩·小大雅譜》:“《大雅·民勞》、《小雅·六月》之後,皆謂之變雅。” 孔穎達 疏:“《勞民》、《六月》之後,其詩皆王道衰乃作,非制禮所用,故謂之變雅也。”

(2).引申指有真實內容而具諷世作用的作品。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詩啟》:“江湖間為詩者,復相倣傚,力或不足,則至於顛倒語言,重複首尾……亦自謂為 元和 詩體,而司文者考變雅之由,往往歸咎於 稹 。”參見“ 正雅 ”。

仕隱

(1).出仕和退隱。 清 錢大昕 《盧氏群書拾補序》:“自念四十年來,仕隱蹤跡,輒步先生後塵;而嗜古顓僻之性,謬為先生所許。” 清 方文 《夢崔正誼李溉林二明府見訪》詩:“何緣遇 崔 、 李 ,一見遂傾倒。仕隱雖殊途,握手傷懷抱。”

(2).舊謂居官而不親公務。商務本《說郛》卷三引 宋 馬永易 《實賓錄》:“ 唐 楊初 為 江西 王仲舒 從事,終日長吟,不親公牘,府公致言,拂衣而去,乃采山飲泉。朝客聞之,以為仕隱。” 清 褚人穫 《堅瓠廣集·隱說》:“ 唐 唐暢 為 西川 從事,不親公務,人稱仕隱。”

遷客騷人

指被貶謫流放的官吏和失意的詩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草堂

[thatched cottage]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魯靈光

見“ 魯殿靈光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