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美,似吳江道中,始知海國多奇,誰謂蠻煙兼瘴雨; 師弟淵源,有韓公學派,豈獨邊城出將,別饒武達佐文通。

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山川秀美,似吳江道中,始知海國多奇,誰謂蠻煙兼瘴雨;
下聯:師弟淵源,有韓公學派,豈獨邊城出將,別饒武達佐文通。

對聯備註:

(清-徐琪《韓江試院聯》)

參考注釋

山川

[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秀美

[graceful;excellent] 秀麗美好

吳江

(1). 吳淞江 的別稱。《國語·越語上》“三江環之” 三國 吳 韋昭 註:“三江: 吳江 、 錢唐江 、 浦陽江 。” 宋 毛滂 《過吳淞江》詩:“參軍身外祇圖書,獨與 吳江 分不疎。” 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征帆自北來,晚泊 吳江 湄。”

(2).縣名。屬 江蘇省 。 柳亞子 《迭韻寄呈mao55席》:“倘遣名園長屬我,躬耕原不戀 吳江 。”

道中

(1).中途;半途。《戰國策·齊策四》:“ 孟嘗君 就國於 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2).路上。《後漢書·方術傳上·許楊》:“即夜出 楊 ,遣歸。時天大陰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時人異焉。”

海國

(1).近海地域。 唐 張籍 《送南遷客》詩:“海國戰騎象,蠻州市用銀。” 宋 蘇軾 《新年》詩之三:“海國空自煖,春山無限清。” 清 何紹基 《滬上雜書》詩:“愁風悶雨人無寐,海國平分鬼氣多。”

(2).臨海之國或海外之國。 明 何景明 《送宗魯使安南》詩:“日月天門逈,星辰海國遙。” 清 卓爾堪 《題劉松年海島圖》:“ 中華 百貨資百蠻,海國紛紛估客船。” 清 魏源 《寰海後》詩之九:“鶴盡羽書風盡檄,兒談海國婢談兵。”

多奇

謂超群出眾;多有奇異之處。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近之既妖,遠之有望。骨法多奇,應君之相。視之盈目,孰者克尚。” 晉 陸機 《辯亡論》上:“賓禮名賢,而 張昭 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 唐 盧照鄰 《宿晉安亭》詩:“聞有弦歌地,穿鑿本多奇。遊人試一覽,臨玩果忘疲。”

蠻煙

(1).指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山林中的瘴氣。 宋 張詠 《舟次辰陽》詩:“村連古洞蠻煙合,地落秋畬 楚 俗懽。”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團圓》:“為參 万俟 丞相,招贅不從,反生惡意,將吾拘繫,奏官里,一時改調蠻煙地,要陷我身軀。” 清 龔賢 《扁舟》詩:“人語蠻煙外,鷄鳴海色中。”

(2).特指外來的鴉片煙。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詩:“蠻煙一掃海如鏡,清氣長此留炎州。”

瘴雨

指南方含有瘴氣的雨。 前蜀 李珣 《南鄉子》詞:“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 宋 陳師道 《南鄉子》詞:“喚取佳人聽舊曲,休休,瘴雨無花孰與愁。” 清 孫枝蔚 《張虞山文學游海南》詩:“ 海南 為客少,瘴雨爾初霑。”

師弟

(1) [junior fellow apprentice]∶稱後於自己從同一個師父學習的人

(2) [the son of one's master]∶師父的兒子中年齡比自己小的人

(3) [father's apprentice (younger than oneself)]∶父親的徒弟中年齡比自己小的人

(4) [teacher and pupil]∶老師和弟子

淵源

[source;origin] 源流,本原

測其淵源,覽其清濁,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三國志·管寧傳》

事物淵源

學派

[school of thought;school] 一個學科中由於學說、觀點不同而形成的派別

豈獨

難道只是;何止。《左傳·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遺德刑,以伯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之。”《莊子·胠篋》:“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 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 夏國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黃遵憲 《四用前韻》:“豈獨 漢 唐 無此禍,五洲驚怪國人狂。”

邊城

[cities on the border] 臨近邊界的城市

出將

出外為統兵的將帥。 唐 杜甫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汲黯 匡君切, 廉頗 出將頻。直詞才不世,雄略動如神。” 唐 戎昱 《觀衛尚書九日對中使射破的》詩:“出將三朝貴,彎弓五善齊。腕迴金鏃滿,的破緑弦低。” 宋 陸游 《徐稚山給事慶八十樂語》:“出將使指之榮,入奉色難之養。”

武達

武官中的顯貴。《南史·檀道濟傳》:“ 珪 訴 僧虔 求祿不得,與 僧虔 書曰:‘僕一門雖謝文通,乃忝武達。’”

文通

(1).通達文學。《南史·檀道濟傳》:“﹝ 檀珪 ﹞與 僧虔 書曰:‘僕一門雖謝文通,乃忝武達。’”

(2).文句的通則。猶文法。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序》:“取‘四書’、三《傳》、《史》、《漢》、 韓 文為歷代文詞升降之宗,兼及諸子、《語》、《策》,為之字櫛句比……渙然冰釋,皆有以得其會通,輯為一書,名曰‘文通’。”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