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分郭外之田,夕膳晨饈,詎敢作拾塵野祭; 展拜守家中之訓,左昭右穆,何須翻爭坐名書。

名人名家題贈祠堂

對聯全文

上聯:馨香分郭外之田,夕膳晨饈,詎敢作拾塵野祭;
下聯:展拜守家中之訓,左昭右穆,何須翻爭坐名書。

對聯備註:

(清-吳鎮《顏氏祠堂聯》;吳鎮吳信辰題山東曲阜顏廟)

參考注釋

香分

猶香錢。《紅樓夢》第八一回:“柜子里無數紙人兒。底下幾篇小帳,上面記著某家驗過,應找銀若干。得人家油錢香分也不計其數。”參見“ 香錢 ”。

詎敢

豈敢;怎敢。 唐 韓愈 《謝自然詩》:“觀者徒傾駭,躑躅詎敢前。” 元 蒲道源 《點絳唇·次杜仲正經歷懷古韻》詞:“自笑疏頑,詎敢儕英秀。”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諒郎君口同百舌,膽如鼷鼠,詎敢作犯法事?”

拾塵

傳說 孔子 困於 陳 蔡 之間,七日不得食。後得米,由 顏回 、 仲由 二人在一間破屋裡燒飯。 顏回 見一塊菸灰落到飯里,感到被弄污的飯棄之可惜,就取來吃了。 子貢 從遠處望見,以為他偷食,告訴了 孔子 。 孔子 說 顏回 不會做這種事。後來問明情況, 孔子 說:我也會這樣做的。見《孔子家語·顏回》。《呂氏春秋·任教》亦載此事,稍異:謂 孔子 親見而懷疑,後查明情況,嘆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後以“拾塵”喻因誤會而致疑。 晉 陸機 《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 孔顏 。” 唐 李白 《雪讒詩贈友人》:“拾塵掇蜂,疑聖猜賢。”《舊唐書·韋處厚傳》:“蓋 曾參 有投杼之疑,先師有拾塵之戒。”亦作“ 拾煤 ”。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於拾煤而知聖賢之可疑。” 明 陳子龍 《復張郡侯書》:“誰興拾煤之謗,徒受唾天之污。”

野祭

在野外祭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上》:“山東名 高平 ,是 亮 ( 諸葛亮 )宿營處,有 亮 廟。 亮 薨,百姓野祭。”《新五代史·周紀總論》:“寒食野祭而焚紙錢。” 清 計東 《宣府中元夜即事》詩:“戰場多舊鬼,野祭有遺黎。”

展拜

拜謁,行跪拜之禮。 唐 牛肅 《紀聞·吳保全》:“幸共鄉里,籍甚風猷,雖曠不展拜,而心常慕仰。”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元旦朝會》:“ 夏國 使副,皆金冠,短小樣製;服緋窄袍、金蹀躞,吊敦,皆叉手展拜。”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於去惡》:“先是 陶翁 晝臥,夢輿蓋止於其門,一美少年自車中出,登堂展拜。”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坐名

(1).指名。《西遊記》第九七回:“得天明到府里遞失狀坐名告他。”《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提點相公坐名要問這寳鏡,必是知道些甚么來歷的。”《jin1*11*1梅詞話》第二三回:“隨問教那個燒燒兒罷,巴巴坐名兒教我燒。”

(2).具名,署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遼左棄地》:“著吏、兵二部查議奏奪……至六年冬,吏部竟坐名覆疏。”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