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嶺海間擁節南來每懷鶴觀遊蹤畫圖笠屐空千載 向紗豰行驅車西去喜挹蟇頤秀氣忠義文章萃一門

名勝四川

對聯全文

上聯:從嶺海間擁節南來每懷鶴觀遊蹤畫圖笠屐空千載
下聯:向紗豰行驅車西去喜挹蟇頤秀氣忠義文章萃一門

對聯備註:

(馬維騏題眉山三蘇祠。嶺海間:指兩粵之地,嶺指五嶺,海指南海;鶴觀:指蘇軾晚年謫貶為寧遠軍(今廣西容縣)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縣西)安置時在古白鶴觀地基上所構白鶴峰新居;畫圖笠屐:蘇軾晚年從惠州再貶海南儋州(今海南儋縣),與當地父老結交為友,某日訪友歸途遇雨,他便就近向農民求借斗笠和木屐,有《東坡笠屐圖》記之;紗穀行:在眉山城內,三蘇故居所在地;蟇頤:山名,在眉山城東,該山林巒特秀,是遊覽勝地)

參考注釋

嶺海

指兩 廣 地區。其地北倚 五嶺 ,南臨 南海 ,故名。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雖在萬里之外, 嶺海 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閒,輦轂之下。”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應念 嶺海 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 文文山 死節,諸公傷悼之作佳者,如…… 黃誠信 云:‘三百餘年樂育恩,晚從科目得斯人,崎嶇 嶺海 期年國,零落氈毛萬里身。’皆可傳頌。”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民義師》:“一朝應蒲穀(轂)之錫,專制 嶺海 間,比於古之藩鎮,不亦身與名之兩全乎?”

擁節

(1).執持符節。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將軍擁節起,戰士夜鳴弓。”《隋書·高祖紀下》:“ 燕 南 趙 北,實為天府,擁節杖旄,任當連率。” 宋 蘇軾 《賀蔣發運啟》:“擁節東南,上寄一方之休戚。”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傅文忠之謙》:“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擁節,屢鎮邊隅。” 孫中山 《實行裁兵宣言》:“躬自減削,以導國人,亦冀擁節諸公,翻然憬悟。”

(2).指執持儀仗。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勸仕》:“鳴騶盛,擁節嚴,行行避人誰敢前?”

觀游

亦作“ 觀游 ”。觀賞遊覽。 漢 揚雄 《羽獵賦》:“罕徂離宮而輟觀游,土事不飾,木功不彫。” 唐 柳宗元 《種樹郭橐駝傳》:“ 駝 業種樹,凡 長安 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 明 劉基 《春秋明經·築台於郎築台於薛築台於秦冬不雨》:“古者天子有靈臺以候天地,諸侯有時臺以候四時,夫豈以為觀游之所哉!” 清 劉大櫆 《重修鳳山台記》:“古之為臺者,以書雲物;後之為臺者,以作觀游。”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不得預享宴,不得出觀游,不得出室門。”

見“ 觀游 ”。

畫圖

[picture]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多彩的畫圖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驅車

[drive] 乘車或駕車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

秀氣

(1) [delicate;elegant]∶清秀

這孩子長得越來越秀氣了

(2) [refined; urbane]∶言談文雅,舉止優美

(3) [delicate and well made] [器物] 小巧靈便

這把小刀做得真秀氣

忠義

(1) [loyal and righteous]∶忠心和義氣

忠義之士

(2) [a loyal and righteous person]∶指有忠心和義氣的人

表彰忠義

文章

(1) [article;essay]∶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literary 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hidden meaning]∶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thing;program]∶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一門

(1).一道門戶。《左傳·定公十年》:“每出一門, 郈 人閉之。”《漢書·申屠嘉傳》:“ 錯 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

(2).一條門路;一個途徑。《商君書·說民》:“塞私通以窮其志,啟一門以致其欲。”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丈夫在富貴,豈必守一門。”《朱子語類》卷三九:“只有此一門,舍此則無從可仕,所以 顏 、 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韓非子·八經》:“下不一門,大臣不擁。”《漢書·李尋傳》:“將軍一門九侯,二十朱輪。” 唐 杜甫 《送鮮于萬州遷巴州》詩:“ 京兆 先時傑,琳瑯照一門。”《水滸傳》第五十回:“﹝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門老幼,盡數殺了,不留一個。” 清 鄭燮 《與江賓谷江禹九書》:“ 曹 氏父子, 蕭 家骨肉,一門之內,大小殊軌。”

(4).一個來源。《淮南子·原道訓》:“萬物之總,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

(5).猶言一類。 晉 張華 《遊獵篇》:“榮辱渾一門,安知惡與美。” 清 劉毓崧 《古謠諺序》:“ 臧 氏 懋循 之《詩所》、 郭 氏 子章 之《六語》,則謡諺並收,然皆以謡諺各列一門,而非以謡諺特編一集。”

(6).一種風格;一個派別。《南齊書·劉繪傳》:“ 繪 為後進領袖,機悟多能。時 張融 、 周顒 竝有言工, 融 音旨緩韻, 顒 辭致綺捷, 繪 之言吐,又頓挫有風氣。時人為之語曰:‘ 劉繪 貼宅,別開一門。’”《西遊記》第二回:“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傍門,傍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

(7).一件,一樁。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一門親事,十分指望著九。”《紅樓夢》第一二○回:“叫他配一門正經親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東西。” 老舍 《正紅旗下》三:“ 福海 二哥大概是從這裡得到了啟發,決定自己也去學一門手藝。”

(8).方言。一直;一個勁兒。 梁斌 《紅旗譜》十三:“ 二貴 離不得哥哥,他們自小兒在一塊長大,這一去,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只是一門裡哭。”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