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誠乃大道軒舟非爐非鼎何炊何離畢竟他日功成還證三清面目 淡泊為群豪素志自卷自舒不撓不屈養就平生氣節才算萬古文章

名勝青城山

對聯全文

上聯:至誠乃大道軒舟非爐非鼎何炊何離畢竟他日功成還證三清面目
下聯:淡泊為群豪素志自卷自舒不撓不屈養就平生氣節才算萬古文章

對聯備註:

(青城山:天師洞齋堂)

參考注釋

至誠

[complete sincerity] 極為誠懇;誠心誠意

至誠待人

其言多痛切,發於至誠。——《漢書·楚元王傳》

大道

(1) [brood road]∶寬闊的道路

(2) [correct reason]∶正確道理

合於大道

離畢

月亮附於畢星。是天將降雨的徵兆。畢,二十八宿之一。語出《詩·小雅·漸漸之石》:“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毛 傳:“畢,噣也。月離陰星則雨。”《文選·張協<七命>》:“南箕之風,不能暢其化。離畢之雲,無以豐其澤。” 李善 注引《春秋緯》:“月失其行,離於箕者風,離於畢者雨。” 晉 葛洪 《抱朴子·勗學》:“瞻離畢而分陰陽之候,由冬螽而覺閏餘之錯。” 閩 徐夤 《和尚書詠煙》:“不散幾知離畢雨,欲飛須待落花風。”

他日

(1)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他日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驢一鳴。——《戰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願他日得志。

(2) [former days;former times;bygone days]∶以往;昔日

三清

(1).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此蓋棲靈五嶽,未駕夫三清者也。” 唐 呂岩 《七言》詩之四八:“津能充渴氣充糧,家住三清 玉帝 鄉。”

(2).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 ,上清境洞玄教主 靈寶天尊 ,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知觀與同兩個道童火攻道人,張掛三清,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

(3). 唐 殿名,在 長安 大明宮 內。 唐 李白 《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我君六葉繼聖,熙乎玄風; 三清 垂拱,穆然紫極。” 王琦 註:“《玉海》: 唐 大明宮 內有 三清殿 。” 唐 人亦借指朝廷。《舊唐書·鄭畋傳》:“陛下過垂採聽,超授恩榮,擢於百里之中,致在 三清 之上。”

(4).酒名。即清酒。 晉 潘岳 《桔賦》:“三清既設,百味星爛。” 唐 駱賓王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詩:“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參見“ 三酒 ”。

(5).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玉泉雪水》:“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實、梅英、佛手烹茶,謂之三清。”

(6).三位清廉的人。 明 陳道亨 , 新建 人, 萬曆 十四年進士,官 南京 吏部郎中。同里 鄧以讚 , 衷貞吉 亦官 南京 ,為官皆清廉,人號“ 江 右三清”。見《明史·陳道亨傳》。

面目

(1) [appearance;face;features]∶相貌

面目可憎

(2) [look]∶事物的外表、形態;面貌

還其本來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忠烈之面目

(3) [colors]∶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

顯出廬山真面目

(4) [self-respect]∶指面子、臉面

愧無面目見人

何面目以歸漢。——《漢書·李廣蘇建傳》

何面目見吾邑義士。——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淡泊

(1) [not seek fame and wealth]∶對於名利淡漠,不看重

實淡泊而寡慾兮。——曹植《蟬賦》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 [poor]∶家道清貧

家私產業,仍是祖宗流傳的,甚是淡泊。——《檮杌閒評—明珠緣》

素志

[long-cherished will] 向來懷有的志願

宿心素志

不撓不屈

同“ 不屈不撓 ”。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吾民族以不撓不屈之氣概,與外族戰,與土番戰,與寒暑戰,卒能斬荊披棘。”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不撓不屈,為真理斗到盡頭!”

養就

培植成功。 宋 陸游 《木蘭花慢·夜登青城山玉華樓》詞:“養就金芝九畹,種成琪樹千林。”

平生

(1) [all one’s life]∶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always]∶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氣節

[integrity] 指人的志氣和節操

古文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戰國時通行於六國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或異。—— 漢· 許慎《說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獻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統稱,一般不包括“駢文”

我們先前的學古文也用同樣的方法,教師並不講解,只要你死讀,自己去記住,分析,比較去。——魯迅《人生識字糊塗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漢朝通行隸書,因此把秦以前的字型叫古文,特指許慎《說文解字》里的古文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