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大雅將亡吾衰難起願邀今古英豪扶出天空日月共觀四庫光搖蛇鬼已焉耳妖魔已焉耳
下聯:法9輪不滅公理終存請秉春秋史筆闡揚地下文章試看一家言定鐘鼓嗚呼哉瓦缶嗚呼哉
對聯備註:
(張恨水《小說迷9魂游地府記》)
參考注釋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英豪
[hero;outstanding person] 英雄豪傑
雜技英豪
江表英豪。——《資治通鑑》
空日
(1).不標日期。猶某日。 宋 蘇軾 《論樁管坊場役錢札子》:“ 元祐 元年六月空日,朝奉郎試中書舍人 蘇軾 白。”
(2).閒空的日子。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清號件》:“其清號日期,一月六次,擇定空日查比。”
(3).某些曆法中不記日月的日子。如傣族曆法中除夕和次年元旦之間的一天或兩天。
四庫
[the four sections of books] 我國古代宮廷藏書的地方,分庫收藏經、史、子、集四部類圖書
蛇鬼
蛇化的鬼魅。 元 楊維楨 《古潮圖》詩:“刼灰欲死蛇鬼穴, 婆留 朽鐵猶爭雄。”
焉耳
見“ 焉爾 ”。
妖魔
[bogy;evil spirit;gobling;demon] 有或會施魔法或妖術的鬼怪。比喻xie9惡勢力
公理
(1) [axiom]∶依據人類理性和願望發展起來而共同遵從的道理
世界有強權,沒有公理啊!
(2) [self-evident truth;generally acknowledged truth]∶經過人類長期反覆實踐的考驗,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命題(如數字中的)
春秋
(1) [a year]∶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age]∶年齡
(3)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耳。”
(2).指修史之筆。《晉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闡揚
[expound and propagate] 闡明並宣揚
闡揚義理
下文
(1) [what follows in the passage]∶指文章中某段或某句後面的文字
(2) [later development]∶比喻事情的發展或結果
怎么沒有下文了
試看
試著看看;且看。 唐 韓愈 《盆池》詩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
一家言
猶言一家之言。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 融 等已逝,唯 乾 著論,成一家言。”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後十年,其子 安衡 泣捧遺草來謁,咨余紬之,成一家言,凡二百篇。” 明 方孝孺 《贈郭士淵序》:“他若 董仲舒 、 賈誼 、 司馬遷 、 揚雄 皆用之成一家言。”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 墨子 生於 宋 ; 宋 ,南北要衝也,故其學於南北各有所採而自成一家言。”
鐘鼓
亦作“ 鍾皷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補周禮九夏系文》:“凡樂事,鍾皷以奏《九夏》。”
(2).借指音樂。 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曷若我鹹臻仁壽,共樂鐘鼓。”
(3).指權貴人家的音樂。代指富貴。《陳書·徐陵傳》:“但山樑飲啄,非有意於籠樊;江海飛浮,本無情於鐘鼓。”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 漢 賈誼 《新書·數寧》:“使為治,勞知慮,苦身體,乏馳騁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唐 韓愈 《奉和僕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午門鐘鼓,凡上祀郊廟受朝賀,則鳴鐘鼓以為則。”
(2).鍾和鼓。亦借指音樂。《呂氏春秋·順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 唐 李涉 《六嘆》詩:“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為國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若敬從上人之命,即止水後,誅求聚斂,廣蓄姬侍,坐於鐘鼓之間,使家敗而身疾,又如之何?”
(3).鍾和鼓。古代擊以報時之器。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詩:“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
(4).鍾和鼓。佛教法器。 清 鄭燮 《別梅鑒上人》詩:“雲山有約憐狂客,鐘鼓無情老比邱。”
嗚呼
(1) [alas;alack]∶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2) [die]∶指人喪命
嗚呼哀戰
瓦缶
(1).小口大腹的瓦器。《易·坎》“用缶” 三國 魏 王弼 註:“處坎以斯,雖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納此至約,自進於牖,乃可羞之於王公,薦之於宗廟,故終無咎也。” 唐 李商隱 《行次西郊》詩:“濁酒盈瓦缶,爛穀堆荊囷。”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藕花》:“﹝兒輩﹞辭 鏡湖 之深,而居瓦缶之淺。”
(2).古代陶土製的打擊樂器。 宋 歐陽修 《綠竹堂獨飲》詩:“憂從中來不自遣,強叩瓦缶何譊譊。” 清 杜岕 《雪興》詩:“素甆看靜夜,瓦缶發悲歌。”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詩﹞有聲無韻,是瓦缶也。”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薄紙千張請試妙手 秀管一枝精繪花容
文具店,8字對聯對聯:辭舊歲寒隨一夜去 迎新年春逐萬里來
春聯,8字春聯對聯:不榮官府,不樂室家,百戰功高,此身終以江湖老;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松菊並年高衍出箕疇增五福
壽聯,分齡雙壽,九十壽,12字壽聯對聯:不須玉杵千金聘 已許紅繩兩足纏
集句,三言兩拍,7字對聯對聯:文昌應上相列星,緬宣仁初政耆勛,定無慚潞國起居、歐陽學術;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立新風只生一個是男是女皆好
婚聯,13字婚聯對聯:蓮障千重此日已成雲出岫
名勝,蘇州,11字對聯對聯:寶相瞻大雄像瀍禪機垂正覺
名勝,蘇州,12字對聯對聯:乾坤一戲場請君更看戲中戲
戲院,12字對聯對聯:讀書已過五千卷; 此墨足支三十年。
名人名家,題贈,8字對聯對聯:奇石盡含千古秀; 春光欲上萬年枝。
名人名家,名勝,江蘇,8字對聯對聯:因小群山多風雨 為空天下抱孤獨
心情,7字對聯對聯:射雀乘龍來快婿 沉魚落雁想丰姿
婚聯,切姓婚聯,7字婚聯對聯:月色艷如花有客作秦淮夜泊
名勝,湖南,12字對聯
詩詞推薦
- 何處飛來一段雲,太湖風急到江城樓鑰《太湖響石》
- 平生懷此地,今夕意茫然姚寬《天台夜雨》
- 推之為躬行,天下國家本李廌《上山》
- 定作今宵雨,繞牆啼曉鳩文同《夏日南園》
- 千里夢、三更月陳德武《滿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