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衍璣衡珠聯璧合 四時調律呂玉節金和

戲院9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七政衍璣衡珠聯璧合
下聯:四時調律呂玉節金和

對聯備註:

(慈禧題北京德和園大戲樓台)

對聯七政衍璣衡珠聯璧合 四時調律呂玉節金和書法欣賞

七政衍璣衡珠聯璧合 四時調律呂玉節金和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七政衍璣衡珠聯璧合 四時調律呂玉節金和】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七政

(1).古天文術語。說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孔 傳:“七政,日月五星各異政。” 孔穎達 疏:“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史記·五帝本紀》“以齊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注同此說。(2)指天、地、人和四時。《尚書大傳》卷一:“七政者,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注《尚書》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謂熒惑也;第四曰煞土,謂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謂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謂歲星也;第七曰剽金,謂太白也。日、月、五星各異,故曰七政也。”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辭、巧、火、水、兵七者。《司馬法·定爵》:“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辭,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謂七政。”

璣衡

(1).“ 璇璣玉衡 ”的省稱。古代觀測天體的儀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之氣。” 唐 楊炯 《登秘書省閣詩序》:“觀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嚴復 《救亡決論》:“渾天昉於璣衡,機器創於 班 墨 。”參見“ 璇璣玉衡 ”。

(2).北斗七星的泛稱。 宋 王安石 《謝賜曆日表》:“恭惟陛下躬包歷數,政順璣衡,齊日月之照臨,體乾坤之闔辟。” 明 楊慎 《柯玉井贈寶劍》詩:“沖霄紫氣璣衡北,照夜清光奎壁東。”

(3).借指天文學。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鼓樓刻漏》:“ 石堂 名 普 ,字 尚德 , 寧德 人,精律呂璣衡之學。”

珠聯璧合

[excellent combination;a perfect pair;a happy combination] 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塊兒比喻優秀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匯集在一起

太太是美人,一筆好中國畫,跟我們這位 斜川兄真是珠聯璧合。—— 錢鍾書《圍城》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律呂

(1).古代校正樂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徑相等,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叫做“律”;成偶數的六個管叫做“呂”,合稱“律呂”。後亦用以指樂律或音律。《國語·周語下》:“律呂不易,無姦物也。” 漢 馬融 《長笛賦》:“律呂既和,哀聲五降。” 唐 翁洮 《和方乾題李頻莊》詩:“猶憑律呂傳心曲,豈慮星霜到鬢根。”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五:“風聲和 博多灣 的海濤,十里松原的松濤,一陣一陣的捲來……那正是一起一伏的律呂。”

(2).比喻準則、標準。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為淺陋,顧貪恩待,趨以就事,叢雜乖戾,律呂失次。” 宋 洪适 《<元氏長慶集>原跋》:“今之所編,頗又律呂乖次。惜矣,舊規之不能存也。” 黃中黃 《孫逸仙》:“其人誠 亞 東之珍寶,其言誠革命之律呂哉。”

玉節

(1).玉制的符節。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為憑。《周禮·地官·掌節》:“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公羊傳·哀公六年》:“﹝ 齊 陳乞 遣 陽生 ﹞與之玉節而走之。” 何休 註:“節,信也。析玉與陽 生 ,留其半,為後當迎之合以為信,防稱矯也。” 隋 江總 《洛陽道》詩之一:“玉節迎司隸,錦車歸濯龍。”

(2).指持節赴任的官員。 宋 楊萬里 《送吉州趙山父移廣東提刑》詩:“ 嶺 上梅花莫遲發,先遣北枝迎玉節。” 清 唐孫華 《送趙二聞之官濟寧》詩:“玉節幨帷 濟水 東,少年練達許誰同。”

(3).古代一種用以調節樂聲的樂器。 北周 庾信 《北園新齋成應趙王教》詩:“玉節調笙管,金船代酒巵。” 倪璠 註:“《漢書音義》曰:‘管,漆竹,長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節,竹約也,以玉為之,故云玉節矣。”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洪崖領玉節,坐使虛音生。”

(4).手杖的美稱。 唐 胡曾 《詠史·高陽池》:“何事 山公 持玉節,等閒深入醉鄉來。”

(5).筍的美稱。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竹根乍燒玉節快,酒面新潑金膏寒。” 明 楊慎 《和方思道毛塢之什》:“冉冉孤生竹,遲此方苞月。玉節本璘珣,孚尹亦旁達。”

(6).藕的美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藕》:“ 陶弼 詩:‘萬頃金沙里,誰將玉節栽。’”

(7).形容高尚的節操。 宋 張孝祥 《西江月·重九》詞:“故人玉節有光華,高會仍逢戲馬。”

(8).形容聲音如鳴佩玉,鏗鏘而有節奏。 唐 張說 《皇帝行太和之樂一章》:“玉節四夏,金鏘五鍾。” 唐 陸龜蒙 《寒夜聯句》:“高唱戞金奏,朗詠鏗玉節。”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