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張博望易,為富鄭公難,力折強鄰,拓地遠逾分水嶺; 通方言以文,治舟師以武,時當多事,問天胡奪濟川才。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為張博望易,為富鄭公難,力折強鄰,拓地遠逾分水嶺;
下聯:通方言以文,治舟師以武,時當多事,問天胡奪濟川才。

對聯備註:

(清-楊兆望《挽曾紀澤聯》)

參考注釋

博望

(1).古山名。即今 安徽 當塗 西南 東梁山 ,與 和縣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對如門,故又稱 天門山 。歷來為攻守要地。《文選·陸倕<石闕銘>》:“乃假天闕於 牛頭 ,託遠圖於 博望 。” 李善 註:“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雙闕。”

(2).苑名。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登賢 博望 ,獻賦 清漳 。”詳“ 博望苑 ”。

(3). 漢 張騫 的封號。《漢書·張騫傳》:“ 騫 以校尉從大將軍擊 匈奴 ,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乃封 騫 為 博望侯 。” 明 劉基 《題陳大初畫扇》詩之二:“爭似乘槎隨 博望 ,玉繩光裹看山河。”參見“ 博望槎 ”。

富鄭公

即 富弼 。 宋 時名相。曾封 鄭國公 ,故稱。 宋 吳坰 《五總志》:“ 富鄭公 初不識 許我 ,聞其名,遽召見之。” 清 方苞 《答某公書》:“以 富鄭公 之賢,而 蘇洵 憂其無成。”

強鄰

1.亦作"強鄰"。 2.強大的鄰國﹑鄰地。

拓地

(1) [expand land]∶擴張、開拓疆土

(2) [recaim]∶開闢土地

填海拓地

遠逾

猶超越。

分水嶺

(1) [watershed]∶將兩個水域分開的山嶺

(2) [divide]∶兩個盆地或流域之間高地分水脊或剖面。亦稱“分水界”

(3) [water parting]∶分開兩條水道或兩個海岸的排水區域的脊線或分界線

(4) [boundary;demarcation line]∶常用來比喻不同事物之間或同一事物不同階段之間的分界

方言

[dialect] 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主要用在口語上或口頭上的地區性或區域性的語言變體

舟師

(1).水軍。《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楚子 為舟師以伐 吳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 義熙 中, 劉公 西入 長安 ,舟師所屆,次於 洛陽 。” 宋 戴埴 《鼠璞·防海》:“舟師始於 吳 越 。”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朝廷以 定海 孤懸海中,非海道舟師不能恢復。”

(2).船夫;舵手。《新唐書·王義方傳》:“道 南海 ,舟師持酒脯請福。” 明 高啟 《欲訪李孝廉至婁江遇風而回》詩:“舟師捩柂若無力,帆勢如蓬幾飄轉。” 清 黃遵憲 《八月十五夜作歌》:“舟師捧盤登舵樓,船與天漢同西流。”

時當

適當。《三國志·吳志·顧雍傳》:“ 雍 為人不飲酒,寡言語,舉動時當。”

多事

(1) [eventful]∶事故或事變多的

多事之秋

(2) [interfering]∶干涉別人的事

你不必多他的事

(3) [meddlesome]∶做多餘的或不應該做的事

他總愛多事

問天

謂心有委屈而訴問於天。 漢 王逸 《<楚辭·天問>序》:“《天問》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一:“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濟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後多以“濟川”比喻輔佐帝王。 唐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川才,大器晚成就。”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