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曾滌生之度有江岷樵之勇有左季高之才齊驅並駕者誰耶數豪傑三湘但願空前勿絕後 倒傳制於辛亥全大局於癸丑挽共和於乙卯偉業豐功今已矣看風雲滿地即因國瘁哭人亡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有曾滌生之度有江岷樵之勇有左季高之才齊驅並駕者誰耶數豪傑三湘但願空前勿絕後
下聯:倒傳制於辛亥全大局於癸丑挽共和於乙卯偉業豐功今已矣看風雲滿地即因國瘁哭人亡

對聯備註:

(胡汝麟、王敬芳挽蔡鍔)

參考注釋

齊驅並駕

同“ 並駕齊驅 ”。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七:“ 荊公 贈 葉致遠 之作……可謂曲盡圍棋之態。非筆力可以回萬鈞,豈易至此。取 退之 《南山詩》讀之,若可齊驅並駕也。” 宋 張戒 《歲寒堂詩話》卷下:“氣象廓然,可與《兩都》《三京》齊驅並駕矣。”亦作“ 齊驅並驟 ”。 宋 王安石 《上邵學士書》:“是則 韓 、 李 、 蔣 、 邵 之名,各齊驅並驟,與此金石之刻不朽矣。”

豪傑

(1) [person of outstanding talent;hero]∶才智勇力出眾的人

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史記·陳涉世家

(2) 又

三老豪傑皆曰。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安然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人中豪傑

(3) [despotic gentry]∶倚仗權勢橫行一方的人

三湘

(1). 湖南 湘鄉 、 湘潭 、 湘陰 (或 湘源 ),合稱 三湘 。見《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詩:“昔放 三湘 去,今還萬死餘。” 清 吳偉業 《送聖符弟之任蘄水丞》詩之四:“廿載流移復, 三湘 轉運長。”

(2).指 沅湘 、 瀟湘 、 資湘 。 晉 陶潛 《贈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註:“ 湘水 發源會 瀟水 ,謂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會 資江 謂之 資湘 ;又北與 沅水 會於湖中,謂之 沅湘 。” 明 徐楨卿 《送盛斯徵赴長沙》詩:“蠻中瘴遠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陳毅 《嶽麓山頂眺望》詩:“ 嶽麓山 頭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風神。”

但願

[wish;hopefully] 只希望;只願

但願我重新變得年輕

空前

[unprecedented;unparalleled;as never before] 前所未有

空前的創舉

絕後

(1) [without offspring(or issue)]∶指一家族家庭再也沒有後代或繼承人

(2) [never to be seen again]∶指極其罕見,今後不會再有

空前絕後

辛亥

[the forty-eighth year in a cycle of sixty years] 六十甲子的第四十八位

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大局

[overall situation;general prospect;whole situation] 整個局勢;整個局面

共和

[republicanism] 也稱共和制。泛指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制度。與“君主制”相對

偉業

[great cause] 卓著的業績

他的偉業千古流傳

豐功

(1).謂光大其功業。《國語·周語中》:“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

(2).指巨大的功勳。 唐 魏徵 等《祀朝日樂章·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誕敷懿德昭神武,載集豐功表睿文。” 元 王惲 《進<實錄>表》:“況大業豐功,震今耀古。” 清 全祖望 《聖清戎樂詞·三祖》:“二宗之豐功,非筆札所能盡其揚扢。” 郭沫若 《懷念周總理》詩:“盛德在民長不沒,豐功垂世久彌恢。”

已矣

(1) [finish;be over]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看風

給正在進行秘密活動的人觀察動靜。《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沿路上並不是不曾遇見歹人,不是他倆人勻一個遠遠的先去看風,就是見了面説兩句市語,彼此一笑過去。” 王路遙 《小星星》:“她是個小孩子,不引人注意,我就是利用這一點,常用她給我跑跑腿。讓她給你看風,也許很相宜。”

因國

(1).指已經滅亡的故國。因其地為今國所承襲,故名。《禮記·王制》:“天子諸侯,祭因國之在其地而無主後者。” 鄭玄 註:“謂所因之國,先王先公有功德宜享世祀,今絶無後,為之祭主者。” 章炳麟 《秦獻記》:“燔書者,本 秦 舊制,不始 李斯 ,自 斯 始旁及因國耳。”

(2).可以依靠、利用的國家。《穀梁傳·莊公三十年》:“ 桓 內無因國,外無從諸侯,而越千里之險,北伐 山戎 ,危之也。” 范寧 註:“內無因緣 山戎 左右之國為內間者。”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